退税政策对中青旅的实质性利好分析

用户头像
不动如佛
 · 北京  

一、消费场景融合,直接提升景区收入

景区内“消费-退税-再消费”闭环形成
中青旅旗下的乌镇、古北水镇等景区已接入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系统。境外游客在购买文创、非遗手工艺品等商品时,可当场获得9%-13%的退税款,并直接用于景区内其他消费(如餐饮、住宿),形成闭环生态。例如,乌镇试点期间,境外游客人均消费增至1800元,部分游客客单价突破2000元。
这一模式不仅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黏性,还推动景区二次消费转化率显著提升,试点数据显示相关景区二次消费占比高达63%。

高附加值商品扩容,优化收入结构
退税政策将智能家居、国潮服饰等品类纳入退税范围,与中青旅景区内的国潮店、非遗工坊等业态高度契合。例如,乌镇景区内智能家居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倍,带动高毛利商品占比提升。

二、政策红利下的战略布局机遇

免税牌照的想象空间
中青旅作为光大集团旗下核心文旅平台,有望通过国企改革整合资源,获取免税牌照。若成功落地,其景区内免税店可与离境退税形成协同,进一步吸引境外游客消费,构建“文旅+免税”复合业态。
目前,光大集团正推进“大旅游”战略整合,中青旅可能吸纳会展、酒店等资源,完善消费链条。

金融赋能降低运营成本
依托光大银行支持,中青旅融资成本比市场低20%,为其拓展退税相关场景(如支付系统升级、门店改造)提供资金优势。此外,“先游后付”等消费金融产品可增强游客消费意愿,改善现金流稳定性。

三、入境游复苏与产品创新

入境游产品线升级
中青旅针对政策推出“退税+文旅”主题线路,例如北京中轴线骑行、中医药文化体验等,客单价较常规产品溢价40%(达1.6万元)。2024年新政发布后,其欧洲高端团预订量增长220%。

支付便利化提升竞争力
景区接入支付宝、微信“退税钱包”等系统,支持42种货币实时兑换,降低境外游客支付门槛。乌镇试点显示,支付便利化使境外游客停留时间延长0.8天,带动综合收入增长。

四、政策协同与长期价值重估

政策叠加效应
离境退税与文旅部“入境游振兴计划”、支付便利化政策形成合力。例如,北京市文旅局与中青旅合作开发非遗传承项目,进一步吸引文化体验型游客。
2024年入境游客消费总额同比增长77.8%,中青旅作为头部企业将优先受益于市场扩容。

估值逻辑转变
政策推动下,中青旅从传统景区运营商向“消费场景服务商”转型。其乌镇、古北水镇等项目的流量变现能力被重新评估,叠加免税预期,可能迎来价值重估。

总结

离境退税政策对中青旅的利好体现为:短期收入增长(景区消费闭环)、中期战略升级(免税布局与金融协同)、长期市场卡位(入境游龙头地位巩固)。尤其在“政策+资源+场景”三重驱动下,其成长空间显著扩大。

$旅游及酒店(BK0060)$ $中青旅(SH600138)$ $凯撒旅业(SZ00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