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david_404
 · 广东  

回复@oknmjyqsx: 别被表象和传统思维骗了。看空Vala的几点,恰恰暴露了你根本没看懂这家公司在做什么。
1. 关于护城河:谁说护城河必须是硬件?Vala真正的壁垒是它的 “共創人生态” 。131个共創人就是131个自带干粮的“移动商业主理人”,他们用这辆车赚钱,形成活生生的案例和分销网络。大厂有规模,但船大难掉头,它们会为了一个可能才几万台的新品类彻底改造渠道和运营模式吗?Vala构建的是一个人带人、车生钱的社群,这比任何技术专利在初期都更护城河。
2. 关于需求:Vala根本不是在做“美式房车”!它精准解决了中国房车市场的核心痛点:太贵、难开、不实用。它是一辆能日常开的MPV,更是一个“移动创业空间”。用户买的不是房车,是一个 “开咖啡店/烘焙坊的创业机会” 。它切入的是新能源车和微小商业的交叉口,这是一个全新赛道,用老黄历看不了新问题。
3. 关于销量和定价:盯着Q3环比下降是刻舟求剑。中报写得明明白白,主力已是实现批量交付的 vala Pro。跟理想小米比价格更是关公战秦琼。你花26.8万买BBA是买面子买性能,花26.8万买Vala是买 “一个创业项目+一辆车” 。它的竞品不是其他车,是“开店租金+装修+一辆货车的总成本”。对创业者来说,这账一目了然。
4. 关于小订数据:我同样不信任何厂家的小订数字。但Vala的底气不在于那个数字,而在于全国冒出来的 13家实体体验中心 。这都是共創人真金白银投的,如果车完全卖不动,他们会当傻子吗?小程序用户从3.7万冲到6.7万,这才是实打实的市场热度。
5. 关于市值和贾跃亭:拿贾跃亭类比是侮辱。FF十年交不出车,Vala已经实打实交了几百辆车在路上跑,并且产生了真实的商业流水。13亿港币的市值,市场赌的是它 “汽车+社群+移动商业” 这个新物种模式的未来。这确实有风险,但把它和骗局划等号,非蠢即坏。
总结:用传统造车的尺子去量Vala,量出来的全是毛病。因为它根本不是在造一辆更好的车,而是在创造一个“移动商业与生活”的新平台。你看不懂这个,自然就看不懂Vala。//@oknmjyqsx:回复@huntfor10x:被限流了就在这说吧。
不看好的理由有几点:1. 这个生意是个伪命题,这个来源于竞争,多次发帖提醒强调了,别说护城河了当手里没有特别硬核的东西很容易被竞品颠覆,特别是竞品都是大厂,大厂有规模,规模有规模效应。2.需求是真正存在的吗?为什么中国一直培育不出来房车,为什么美国欧洲那么多房车和市场,中国是汽车大国却不是房车大国?值得好好想想。3.q3 环比销量下降-7.8%,这是致命的。这个产品这个定价这个量,还在下降,问问自己 26.8w自己是不是会买这个车。理想 i6 23w 送 6w 权益,“史上最低毛利的产品”,su7 yu7 model3modelY 问界都在前面呢,还有一大堆 bba 40w现在 25w 上下的产品。买的是车,不是玩票。4.小订数据这点,一看就是跟风玩票,甚至还是找补。李斌话怎么说的“如果把小订数据加一起都上亿了”,从什么时候不看上牌数据开始看小订大订转化了,这些东西是厂家自己披露的,公信力呢?消费者会因为卖的多自己就去买?厂家在给自己心底打气...5.现在市值 13 亿+港币。这是什么估值,企业一共卖了 342 辆车,贾跃亭在美国一共卖了 20 辆车不到,也有说 11 辆的,他公布个小订数据会是多少?ps 老有杭州的私信我或套我话,杭州 ip 一律不回了。

@huntfor10x :$VALA(02051)$
业务观察 20251001
自愿性公告如期而至,这点值得肯定,港股的信息披露普遍频次少,质量低,这方面vala才是做的不错的。
1. pro,交付117台,这个成绩不及格,确实让我失望了,本以为可以在250-300之间,不知道中间是出了什么问题。
2. home 10天预定量395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