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大药厂(00950)$ $创新药(BK2526)$ 李氏大药厂是个非常冷门的老药厂,创始人为三个年过70的李家姐弟,看了一些公众号视频感觉李家姐弟其实很有朝气,永远奋斗在一线,企业文化看上去也非常好。公司新药引入合作、仿制、自主研发多头递进,2024年开始已经到了初步转型成功的阶段,公司亦于前几年分拆专注眼科新药的兆科眼科于香港18A上市。
中报其实重点不在于中期利润6700万,增长7.5%,去年年底有几千万(联营公司担保损失等)的减值,如今年大幅减少减值,今年总利润很大可能超过1.5亿,动态PE 才7倍左右,还有兆科眼科27%左右股权按现价即7亿左右市值,公司低估的可怜。看上去公司也不擅长和资本市场沟通,一个券商研究报告也没有。我初步评估这是一个十倍潜力股,值得深入研究。
中报解读我重点看李氏大药厂的未来,众多产品我也没有时间一一研究,初步看到了四个未来的重点:1.PD-L1 索卡佐力单抗 2.普拉睾酮阴道栓(Intrarosa®) 3 肝癌新药AU409颠覆性AI制药成果 4.重组安菲博肽注射液
李氏大药厂的PD-L1单抗已进入2025年医保预审目录,期待最终入医保成功。年中报告中最重要的不是半年营收利润增长情况,而是以下这段话:
“ 回顾期内的已资本化项目包括与扩大PD-L1生产规模有关的66,221,000港元,旨在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并增强在即将进行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时的竞争力。”
经查询索索卡佐力单抗PD-L1已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预审,意味着公司11月份将积极进入国谈程序,药很有独特性,也是大量患者急需,公司也有诚意降价扩展规模,相信成功概率非常大。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虽然PD-L1产品竞争激烈,基于该产品的独特优势,仍然有很大的海外BD潜力。
索卡佐利单抗(Socazolimab)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双重抗肿瘤机制
• 经典免疫检查点抑制:阻断 PD-L1/PD-1 信号通路,解除 T 细胞抑制,恢复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 保留完整 Fc 段,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可直接动员 NK 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二次杀伤,形成“免疫+直接杀伤”的双重打击 。
2. 疗效优势已在 III 期研究中得到验证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联合卡铂+依托泊苷一线治疗,中位总生存期(OS)从 11.58 个月延长至 13.90 个月,死亡风险下降 20.1%;在<65 岁男性患者中,生存获益可超过 4 个月 。
• 宫颈癌: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后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提高疾病控制率 。
3. 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 不良反应谱与常规化疗/免疫联合方案相似,未观察到新的严重安全信号;3 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4. 临床及商业化差异化定位
• 国内第 6 款、国产第 4 款获批上市的 PD-L1 单抗,已先后获批宫颈癌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两大适应症,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宽松 。
• 全人源 IgG1 抗体,免疫原性低;理论上所需剂量较低,可降低长期治疗成本 。
• 后续正在开发骨肉瘤、黑色素瘤(联合溶瘤病毒 Pexa-vec)等新适应症,管线延展性强 。
总结:凭借“免疫检查点阻断+ADCC”双机制、已证实的显著生存获益、可控的安全谱以及差异化的适应症布局,索卡佐利单抗在 PD-(L)1 抑制剂红海中仍具备明显的临床和商业竞争优势。
索卡佐利单抗(善克钰®)已获批两大适应症(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竞争格局及医保准入预期如下。
结合行业销售爬坡规律,对其销售峰值及爬坡情况评估如下
📊 一、核心假设与测算依据
1. 疾病人群规模- 宫颈癌:中国年新增复发/转移性患者约5.5万人,PD-L1阴性人群占比约40%(约2.2万人)
- 小细胞肺癌(ES-SCLC):年新增患者约7.3万人,广泛期占比70%(约5.1万人),其中65岁以下男性(显著获益人群)占比约50%(约2.5万人)
2. 市场渗透率与定价
- 渗透率:- 宫颈癌:若纳入医保,PD-L1阴性人群渗透率可达50%(竞品仅覆盖阳性人群),PD-L1阳性人群渗透率约20%(与竞品共享市场)。
- 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渗透率峰值预计60%,显著获益亚组(65岁以下男性)渗透率可达80%。
- 定价与医保影响:
- 当前自费价格:11,500元/盒(100mg/瓶),年治疗费用约13.8万元(按12盒/年计)。
- 若纳入医保:预计降价50%–60%,年治疗费用降至5.5万–6.9万元,患者自付比例约20%–30%。
3. 治疗周期与市占率
- 宫颈癌平均治疗时长12个月,小细胞肺癌为8个月(联合化疗周期)。
- 市占率:宫颈癌领域因“全人群适用”优势,市占率可达35%;
小细胞肺癌领域因疗效数据突出(尤其亚组),市占率峰值或达50%。💊
二、适应症销售预测
1. 宫颈癌适应症- 销售爬坡曲线
- 2026年(医保执行首年):渗透率12.5%,销售额约4.25亿元(按降价后价格6.9万/年,覆盖0.6万患者)。
- 2028年(峰值年):渗透率50%,销售额19亿元(覆盖2.2万患者,市占率35%)。
- 峰值销售额:19亿–22亿元(2028–2030年)。
2. 小细胞肺癌适应症- 销售爬坡曲线:
- 2026年:整体渗透率15%,亚组渗透率25%,销售额约4.1亿元(覆盖0.75万患者)。
- 2029年(峰值年):整体渗透率60%,亚组80%,销售额28亿元(覆盖3.5万患者,亚组贡献超60%)。
- 峰值销售额:28亿–32亿元(2029–2031年)。
两大适应症销售峰值对比
三、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 医保准入成功率:- 进入预审名单后,最终谈判成功率约70%(需满足“临床急需”和“性价比”要求)。- 若谈判失败:销售额或仅为峰值的30%(依赖商保和患者援助计划)。
2. 竞争格局变化:- 宫颈癌:2024年恩朗苏拜单抗(PD-1)、赛帕利单抗(PD-1)已纳入医保,但仅覆盖PD-L1阳性人群,索卡佐利单抗的“全人群”优势仍突出。- 小细胞肺癌:阿替利珠单抗(罗氏)和度伐利尤单抗(阿斯利康)已进医保,但索卡佐利单抗的亚组生存期数据(延长4.3个月)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3. 适应症拓展潜力:- 骨肉瘤、黑色素瘤联合疗法处于临床阶段,若获批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峰值销售额或再提升15%。
📈 四、结论:销售爬坡与峰值总结1. 爬坡速度:- 中国创新药平均达峰时间约7–8年,但索卡佐利单抗因两大适应症均为临床急需领域,预计达峰时间缩短至3–4年(2026–2029年)。
- 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因临床数据亮眼(2年生存率翻3倍),爬坡速度可能快于宫颈癌。
2. 峰值总和:- 保守情境(医保未覆盖或竞争加剧):双适应症峰值合计约40亿元。
- 乐观情境(医保准入+亚组优势巩固):峰值可达50亿–54亿元(占国产PD-(L)1市场约25%)。
⚠️ 五、风险提示- 价格降幅超预期:若医保谈判要求降价70%以上,峰值销售额或下调30%。
- 同类药物上市:如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的PD-1/VEGF双抗若扩展至小细胞肺癌,可能分流市场。
- 临床优势可持续性:亚组获益需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验证,否则医生处方意愿可能波动。索卡佐利单抗两大适应症的销售潜力明确,小细胞肺癌领域有望成为国产PD-(L)1单抗的标杆产品,但需密切关注2025年12月医保谈判结果及竞品动态。
下篇再解读即将上市的普拉睾酮阴道栓(Intrarosa®)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