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策略非常清晰:自身不直接生产机器人本体,而是聚焦于打造“大脑与灵魂”——通过输出昇腾AI算力、盘古大模型、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云平台等核心技术,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开放的“机器人鸿蒙宇宙”。
以下是根据产业链环节梳理的核心合作伙伴,它们为机器人打造了灵活的“身体”和敏锐的“感官”。
🔧 核心硬件:机器人的“关节”与“感官”。机器人的精密动作和感知能力依赖于一系列高精尖硬件,这部分企业是生态圈的基础。
- 兆威机电 (003021):灵巧手核心供应商。作为华为灵巧手的核心供应商,兆威机电提供精密的微型传动系统(精密齿轮箱),其微型电机模组精度高达0.1毫米,堪称机器人的“手指关节”,支撑着机器人完成精细化操作。
- 科力尔 (002892):伺服系统主力。科力尔是华为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核心供应商,其伺服系统定位精度可达±0.01度,性能对标国际领先品牌,是保证机器人运动精准、稳定的关键部件。
- 柯力传感 (603662):力传感器先锋。柯力传感为华为提供六维力矩传感器,赋予机器人精准的“触觉”,使其能够感知抓握力度,实现安全的人机交互。其产品测量精度高,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
- 绿的谐波 (688017):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电机的高速运转转化为“慢而有力”的动力。绿的谐波是这一领域的国内龙头,技术实力突出。
🧠 运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机器人的“小脑”。光有关节和感官还不够,协调运动的“小脑”同样至关重要。
- 拓斯达 (300607):运动控制平台专家。拓斯达专注于高性能运动控制平台的研发,为机器人提供“小脑+脊髓”般的控制功能。它是华为“具身智能”的重要合作伙伴,致力于在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
- 禾川科技 (320220):关节执行器专家。禾川科技研发机器人关节电机,并参与华为机器人底层控制系统的开发,具备自主可控的工控芯片技术,目前订单饱满。
👁️ 软件与视觉感知:机器人的“智慧大脑”与“眼睛”。AI算法和视觉感知是机器人智能化的核心,决定了机器人如何理解和应对复杂环境。
- 软通动力 (301236):操作系统核心开发商。作为华为的核心软件合作伙伴,软通动力基于华为的盘古大模型为机器人定制开发操作系统和AI交互方案,是打造机器人“智慧大脑”的关键力量。
- 奥比中光 (688322):3D视觉传感器领军者。奥比中光提供3D视觉感知技术,让机器人能够“看得清、分得清”三维环境,是实现精准识别和自主导航的“眼睛”。
💡 投资视角看华为机器人生态。从投资角度看,华为通过构建技术标准、搭建云平台、整合产业链,正推动中国具身智能产业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这个生态中的企业有望受益于华为的技术赋能和品牌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