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今的能源与化工体系,几乎完全建立在化石燃料之上。而化石能源的本质,是远古时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分解水、储存氢,并逐步转化为长期储存的化学能。而今天,我们正在跨越自然积累的过程,尝试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重现这一能量转换路径——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回过头看,当前中国绿电的发展态势,恰似工业革命前夜的英国。当时,英国率先实现了从燃烧木材转向煤炭的能源转型。但采煤面临一个棘手难题:矿井地下水泛滥,若不排水,纵有再多煤炭也无法开采。于是,煤矿中最为富余的资源——煤炭,催生了最早的蒸汽机:纽科门机。尽管它效率低下,却恰恰适合在燃料充沛的矿井中持续排水。正是这台笨重的机器,为后来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推动煤炭增产、降低价格,为工业革命准备好了条件。
如今,绿色能源也遇到了类似的“地下水问题”——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储能,亦即如何将电能稳定、高效地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存储。绿氢、绿醇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