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峰控股——在OPE锂电化中弯道超车

用户头像
观测者V
 · 广东  

这是一家做电动工具的公司,分为手持工具和OPE工具。OPE指园林工具,割草机、链锯这些,主要是欧美那边维护自家院子使用的各类动力工具,所以公司主要业务也是做这些工具出口国外,主要出口给北美。公司比较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其自有锂电OPE品牌EGO,这牌子的份额在逐年上升,预示着公司在持续创造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

行业特点:过去的OPE以燃油机器为主,但OPE锂电化是个大趋势,其功率、安全性以及环保占优。燃油和锂电的技术路线差异很大,本质是动力差别,这里可以类比新能源车,燃油ope厂商转型锂电难度大,锂电技术壁垒深厚且和燃油机器的技术重叠小,技术路线很不一样,要做到产品性能和品质达到稳定状态大概需要3-5年时间研发,其中高压(>40V)平台是关键,锂电技术红利是后发厂商弯道超车的关键,也是这家公司最重要的红利。同行有创科实业格力博大叶股份史丹利百得,但是我查了下只有创科算是跟上了锂电化的技术进步,搞出了自己的高压平台。

OPE是品牌生意,本质是消费者在不同设备的不同参数间进行排列组合选择。与燃油品牌粘性不同,在不同产品之间实现电池兼容的前提下,选同一个牌子的锂电OPE能降低消费者超 30%的使用成本,因此对于在锂电化市场发展中占得更多份额的玩家,其地位会更加稳固。比较不好的是行业依赖于下游渠道分销,泉峰目前绑定的是劳氏,经营确实不如家得宝。更多行业介绍可以看这个报告:

网页链接

公司特质:老板是80年代南京大学毕业,干过贸易公司,最后瞄准了工具市场创业,同时持有泉峰汽车(目前亏损,已从泉峰控股剥离),从能力上来看是过硬的。相比同行创科实业,公司更为专注于电动OPE这个细分赛道,其收入占公司收入60%,自家培养的锂电高端品牌EGO,目前市场份额接近20%,是从2018年的10%一路提上来的,至少从数据上看得到其产品力非常硬。我翻了下小红书和油管,基本上对这个牌子的评价都不错,而且用户也更愿意接受锂电化的工具。

看财务数字:公司2022年开始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2020年疫情导致的库存周期扰动。2020年下游大补库,导致2022年开始大规模去库,两家出口的工具商都受到了冲击。2024年开始业绩回暖也是由于去库周期结束了,重新开始补库。半年报披露其业绩中,总收入增长11.9%,其中OPE收入增速有22.8%,占总营收66%,占比持续上升。毛利增长13.1%,毛利率从32.9%增至33.3%,主要由EGO占比提高带来。各项指标基本都在说明OPE这个赛道,尤其是EGO这个品牌对公司越来越重要,影响力越来越大。上半年经调整利润7600万美元,同比增23.4%,算下今年的估值,卖方给了个1.5亿美元的盈利预期,折算下来居然只有10倍!

那么看到这里一个大概的故事就成型了:OPE行业在经历动力锂电化变革,泉峰借助锂电技术红利打造世界知名高端品牌(EGO)。短期受益于北美降息,补库周期,经历了估值修复后,目前估值仍然算低位。

考虑到锂电OPE渗透率依然很低,公司EGO品牌有机会在OPE这个细分赛道做成新龙头并成为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我认为应当将这家公司当作周期成长股来看待,其先发的技术优势有机会持续在这个赛道中积累品牌、渠道优势,将OPE市场作为自己利基市场,但短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拍一下给予明年2亿美元利润下15倍的估值,大概对应目前股价2倍空间。

这票的几个风险因素再罗列一下:

需求端:关联地产需求,未来美国降息会拉动房地产回暖需求提升,且22年以来的去库结束,进入补库周期,周期走到哪一步还看不清。

产业端:锂电渗透率持续提高,锂电的OPE的渗透率目前大概是在25%左右,对比整个电动工具60%的锂电化率还比较低,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产品体验差距。这里同样可以类比新能源车,随着电池电机技术的持续优化,这个用户体验肯定最后是会追上燃油机器的。

关税影响:关税导致上半年工具市场已经同步提价了,这类工具的终端加价倍率高,终端普遍提价对消费者的影响没那么大,而关税暂缓也有利于其产能顺利转移到越南。短期来看是个扰动因素,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说大概下半年会有下降。

$泉峰控股(0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