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牙科集团有限公司估值分析(03600.HK)

用户头像
利贞
 · 广东  

现代牙科集团有限公司估值分析(03600.HK)

作为全球领先的义齿器材供应商、经销商和顾问,已构建起横跨欧洲、北美、大中华区、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的全球化销售网络。

公司通过固定义齿器材、活动义齿器材及其他牙科产品(如正畸类器材、透明牙套等)的多元化产品组合,为全球30,000多名牙医提供服务。

截至2025年7月,现代牙科股价为4.32港元,总市值约40.37亿港元,市盈率(TTM)为9.9倍,市净率1.49倍。

本文将从公司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财务表现、估值方法与模型应用以及风险因素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专业估值参考。

一、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分析

1. 业务模式与全球化布局 现代牙科集团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香港,通过"全球生产+区域销售"的模式实现业务扩张。公司产品组合大致可分为三类:

固定义齿器材:包括牙冠、牙桥及种植体,2024年占总收入60.9%,毛利率55.1%,是公司核心业务。

活动义齿器材:包括全口义齿及局部义齿,2024年占总收入23.8%,毛利率54.9%。

其他业务:包括正畸类器材(如透明矫正器透舒丽)、原材料、牙科设备等,2024年占总收入15.4%,毛利率44.7%。

公司通过策略性收购一系列经销商,在行业里脱颖而出,建立了一个全球专属的销售和经销网络。截至2024年底,现代牙科在欧洲、北美、大中华区、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80间服务中心,直接接触到全球主要义齿市场的客户(包括牙医、牙科诊所、医院、经销商及其他客户),从而理解全球各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及喜好。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现代牙科在义齿加工领域拥有显著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全球市场地位:作为全球义齿加工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通过持续并购和自建产能,已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份额达到领先地位。虽然义齿加工行业极度分散,全球前十大企业市占率不足20%,但现代牙科凭借其全球化布局和品牌优势,已成为行业整合的受益者。

区域市场表现:欧洲市场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收入达16.18亿港元,占总收入48.1%;北美市场收入为7.52亿港元,占总收入22.3%;大中华地区收入为6.62亿港元,占总收入19.7%;澳洲市场收入为2.65亿港元,占总收入7.9%。

技术优势:公司是全球牙科行业数码化解决方案的先驱,拥有四个数码化生产中心,已形成中央数码化流程、设备和网络。2024年,中国内地及越南生产设施生产之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769,564件,较2023年同期增加36.0%。

品牌矩阵:公司拥有备受称许的全球品牌,包括西欧的Labocast、Permadental及Elysee Dental、中国的洋紫荆牙科器材、香港的现代牙科器材、美国的Modern Dental USA及澳洲、纽西兰及爱尔兰的Southern Cross Dental。 现代牙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全球化布局与数字化转型,这两大战略使其能够在义齿行业整合过程中保持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疫情后,全球义齿加工市场加速整合,许多小型技工室被淘汰,订单需求逐渐转移至现代牙科等大型加工服务商。

3. 产能扩张与数字化趋势

现代牙科近年来持续扩大产能,以应对全球市场增长和供应链多元化需求:

越南工厂:2023年3月在越南同奈设立ACESO生产基地,年产能最高可达50万件产品,主要供应北美市场。该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绕着隆德、隆城及仁泽等知名大型工业区,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东莞二期:扩建生产设施以提高产能和效率。

泰国Hexa Ceram:2025年1月完成收购,Hexa Ceram是泰国市场份额最大的牙科实验室,约占28%市场份额,拥有900多名合资格的牙科技师团队,将增强集团在东南亚的市场覆盖和生产能力。

数字化转型是现代牙科另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公司通过口扫设备应用加速,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呈50%+的增速,在行业形成壁垒。随着存量客户和新增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稳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在数码化趋势下进一步上升。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的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达769,564件,较2023年同期增加36.0%。

此外,公司于2020年自主研发了透明正畸品牌TrioClear™(透舒丽),并已于欧洲、大中华等多个市场推出。透舒丽采用独特的三步矫正法,专注于非轻型矫正,结合公司独家的TrioDimForce技术,减少附件的使用,可以节约牙医的诊疗时间。同时,公司全球覆盖超过2万名牙医,借助稳定的客户渠道,透舒丽有望快速放量。

二、财务表现与盈利潜力评估

1. 财务表现回顾 现代牙科近年来的财务表现呈现以下特点:

营收增长:2024年全年营收33.64亿港元,同比增长6.1%;2023年营收31.15亿港元,同比增长6.05%;2022年营收28.3亿港元,同比下降4.23%。公司营收增长已进入平缓期,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

利润表现:2024年净利润4.07亿港元,同比增长1.2%;2023年净利润4.04亿港元,同比增长83.3%;2022年净利润2.2亿港元,同比下降38.8%。净利润率持续波动,2022年为7.8%,2023年升至12.7%,2024年回落至12.1%,显示费用增长(如销售及行政开支)挤压利润空间。

毛利率:2024年毛利率53.5%,较2023年的53.6%略有下降;2022年毛利率48.9%。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2024年有所下滑,可能受中国内地种牙治疗带量采购影响。

现金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1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5亿港元(主要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及升级设备),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28亿港元(主要用于支付股息和银行贷款)。现金流结构稳健,但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显示公司仍在扩大产能。

资产负债:2024年总资产40.75亿港元,总负债13.49亿港元,资产负债率14%,较2023年的16%有所改善,财务状况保持稳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17亿港元,流动性良好。

2. 区域市场表现 现代牙科的收入来源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点:

欧洲市场:2024年收入16.18亿港元,占总收入48.1%,同比增长15.9%。欧洲市场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数字化渗透率提升。

北美市场:2024年收入7.52亿港元,占总收入22.3%,同比下降2.12%。北美市场收入下滑主要受可选医美类种植牙需求疲软及美国经济放缓影响。

大中华区:2024年收入6.62亿港元,占总收入19.7%,同比下降4.4%。大中华区市场受人民币贬值及香港患者减少影响有所下滑,但中国内地市场原列值货币销售增长3.0%。

澳洲市场:2024年收入2.65亿港元,占总收入7.9%,同比增长2.93%。

其他市场:2024年收入3,000万港元,同比增长33.71%。

3. 未来盈利潜力 现代牙科未来盈利潜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数字化转型:全球牙科行业数码化趋势持续推动整合义齿行业,让集团进一步增加其于业内的市场份额。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长强劲,2021-2023年增长66.2%(31万→85.7万宗),2024年达769,564件,较2023年增长36.0%。

产能优化:越南工厂和东莞二期生产设施的全面运作,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全球多个市场的竞争力。越南工厂的劳动力成本较中国低30%-40%,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

东南亚市场拓展:通过收购泰国Hexa Ceram,增强东南亚市场覆盖,利用其在寮国、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经济共同体中已建立的业务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 - 透舒丽隐形矫治器: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234.6万港元,同比增长45.5%。虽然目前占比较小,但随着全球口腔数字化趋势加速,透舒丽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三、估值方法与模型应用

1. PE估值法分析 静态PE估值:

2024年净利润4.07亿港元 - 2025年7月股价4.32港元,总股本9.39亿股

总市值约40.37亿港元 - 当前静态市盈率约9.9倍 (40.37亿港元/4.07亿港元)

行业对比:

亚太牙科设备行业平均PE约21.94倍(剔除异常值后) - 港股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约29倍 - 现代牙科当前PE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反映了市场对其增长放缓和区域风险的担忧。 未来PE估值:

2025年预计净利润:假设净利润率维持12%,2025年营收增长6%-8%,净利润有望达4.3-4.5亿港元。

合理估值区间:按PE 10-14倍计算,合理市值约43-63亿港元。

当前股价低估:当前市值约40.37亿港元,处于合理估值区间的下限,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2. PB估值法分析 当前PB估值:

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2.86港元

总股本9.39亿股

股东权益约26.93亿港元

当前市净率1.49倍 (40.37亿港元/26.93亿港元)

行业对比:

全球牙科设备行业平均市净率约1.65倍(Dentsply Sirona)

现代牙科PB估值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但考虑到其较低的净利润率和增长预期,估值仍有一定吸引力。

3. EV/EBITDA估值法分析 EV/EBITDA计算:

EBITDA:2024年约6.26亿港元(参考2021年数据) - EV(企业价值):

市值+总负债-现金≈40.37亿+13.49亿-8.17亿≈45.69亿港元

当前EV/EBITDA倍数约7.3倍 (45.69亿/6.26亿)

行业对比与情景分析:

全球牙科设备行业平均EV/EBITDA倍数约8-10倍

保守情景:

按8倍倍数,EV≈6.26亿×8≈50.08亿港元,对应市值约36.59亿港元(EV-现金8.17亿)

中性情景:

按10倍倍数,市值约47.79亿港元

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但存在向中性情景上移的可能性。

4. DCF估值模型应用 假设条件:

未来5年营收增长率:2025年6% (数字化转型和产能释放),2026-2027年5%,2028-2029年4%

净利率:2025年维持12%,2026年后提升至13-14%(通过产能优化和成本控制)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0% - 终值增长率:2% DCF估值结果:

2025年自由现金流(FCF):约4.7亿港元 - 2026-2029年FCF逐步增长至5.2亿港元

终值(2029年FCF×(1+WACC-g)/g):约138.7亿港元 - DCF估值结果:现值约45.5亿港元 - 敏感性分析:终值占比约76%,显示长期增长假设对估值影响较大。

四、关键风险因素对估值的影响 1. 区域市场风险 欧洲市场高度集中:

欧洲市场占总收入48.1%,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汇率风险:欧元兑港元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利润。2022年欧元兑港元贬值10.3%,导致欧洲收入按港元计算减少,但按原币种增长4.9%。

政策风险:欧洲老龄化趋势虽然推动义齿需求,但医保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市场增长。

北美市场复苏不确定性:

北美市场收入占比22.3%,2024年同比下降2.12%。

经济风险:美国经济疲软导致种植修复需求不振,特别是可选医美类治疗。

关税风险:美国对中国牙科设备加征10%关税,但公司通过越南工厂转移产能规避成本。北美市场约70%的产品属于本土生产(MicroDental),其他属于越南和国内生产,关税影响相对可控。

大中华区市场挑战:

大中华区市场收入占比19.7%,2024年同比下降4.4%。

集采政策风险:中国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政策对市场价格形成压力,公司有一款产品进入集采挂网竞价,相关价格减半,但销量可观,且占整个集团销售比例不高。

市场渗透率:随着透舒丽隐形矫治器的推广,公司有望在正畸市场获得更大份额。

2. 业务转型风险 数字化转型效果: - 数字化解决方案个案增长强劲,但技术投入和营销费用增加可能影响短期利润。

透舒丽隐形矫治器虽然增长45.5%,但市场份额仍较低,国内隐形正畸市场隐适美市占率超60%,竞争激烈。

产能扩张风险:

越南工厂年产能50万件,泰国Hexa Ceram收购后东南亚产能增强。

产能利用率风险: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若低于预期(如70%以下),可能无法完全释放成本优势,影响毛利率。

整合风险:收购后的整合过程可能面临管理、文化和运营上的挑战。

3. 汇率与财务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收入以港元、欧元、美元等多币种结算,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利润。

2022年欧元兑港元贬值10.3%,导致欧洲收入按港元计算减少,但按原币种增长4.9%。

汇率对冲策略:

公司未明确披露汇率对冲措施,若不采取有效对冲,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现金流与负债风险: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1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5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28亿港元。

资本开支压力:未来产能扩张可能需要持续资本投入,影响自由现金流。 - 分红政策:公司派息比率提升至40%,2024年每股派息9.2港仙,高分红政策可能限制再投资能力。

五、投资建议与估值结论

1. 多维度估值对比 | 估值方法 | 估值参数 | 当前估值 | 合理区间 | 估值结论 |

PE法 | 2024年净利润4.07亿港元 | 9.9倍 | 10-14倍 | 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下限,存在上移空间 |

| PB法 | 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2.86港元 | 1.49倍 | 1.5-1.7倍 | 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但考虑到低净利率,估值合理 |

| EV/EBITDA法 | 2024年EBITDA约6.26亿港元 | 7.3倍 | 8-10倍 | 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存在上移空间 |

| DCF法 | 假设条件:未来5年营收增长6%-4% | 45.5亿港元 | 40-50亿港元 | 当前市值处于合理估值区间下限,存在上移空间 |

2. 投资建议 估值吸引力: 现代牙科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公司PE估值仅为9.9倍,远低于亚太牙科设备行业平均21.94倍和港股医疗器械行业平均29倍;PB估值1.49倍,接近但略低于全球牙科设备行业平均1.65倍。

DCF估值显示当前市值处于合理区间下限,存在上移空间。

投资机会: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增长潜力:全球牙科行业数码化趋势持续,公司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长强劲,2021-2023年增长66.2%(31万→85.7万宗),2024年达769,564件,较2023年增长36.0%。 产能优化带来的成本优势:越南工厂和东莞二期生产设施的全面运作,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东南亚市场拓展:通过收购泰国Hexa Ceram,增强东南亚市场覆盖,利用其在寮国、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经济共同体中已建立的业务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 透舒丽隐形矫治器的市场潜力: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234.6万港元,同比增长45.5%,虽然目前占比较小,但随着全球口腔数字化趋势加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风险提示: 欧洲市场高度集中:欧元兑港元汇率波动和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利润。北美市场复苏不确定性:美国经济疲软导致种植修复需求不振,可能影响北美市场收入增长。 数字化转型效果:技术投入和营销费用增加可能影响短期利润,透舒丽市场份额仍较低。 产能扩张风险: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若低于预期,可能无法完全释放成本优势,影响毛利率。

综合估值结论 现代牙科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下限,具有估值修复空间。公司PE估值仅为9.9倍,远低于亚太牙科设备行业平均21.94倍和港股医疗器械行业平均29倍;PB估值1.49倍,接近但略低于全球牙科设备行业平均1.65倍。DCF估值显示公司合理价值约45.5亿港元,当前市值40.37亿港元处于合理区间下限。 公司未来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数字化转型、产能优化和东南亚市场拓展。随着全球牙科行业数码化趋势加速,公司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长强劲,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越南工厂和东莞二期生产设施的全面运作,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收购泰国Hexa Ceram,增强东南亚市场覆盖,利用其在东盟经济共同体中已建立的业务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

中长期持有:考虑到公司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下限,且具备长期增长潜力,适合中长期投资者持有。 总体而言,现代牙科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下限,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公司在全球义齿加工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增长潜力以及产能优化带来的成本优势,都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了支撑。虽然面临区域市场集中度高、北美市场复苏不确定等风险,但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持续创新,有望在长期保持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现代牙科(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