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林老师新乡化纤系列文章的梳理与总结

用户头像
树叶渡大江
 · 北京  

一、公司的主业

氨纶纤维和粘胶纤维是纺织业中游两种主要产品,也是新乡化纤目前主要的经营业务。

氨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由于有很高的弹性和伸长性,也被称为弹性纤维,常用于运动服、泳衣、紧身衣、袜子、内衣等需要弹性的服装中,行业门槛不高,竞争十分激烈。

粘胶纤维是一种人造纤维,根据形态不同可以分为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两类产品。粘胶短纤用于制作内衣、外衣和各种装饰用品,相对低端,价格较低。粘胶长丝具有天然真丝的特点,质地轻薄、柔软、色泽亮丽、抗静电、透气、吸湿和穿着舒适,因此也被称为“人造丝”,较为高端,产量较小,价格昂贵。粘胶长丝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大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国家严格限制新增产能。

二、公司的瓶颈

粘胶纤维主要的原材料来自于木浆粕溶解浆,也就是来自于木材。由于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国,中国木浆粕溶解浆大部分需要进口。数据显示,2023年据说达到40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90%左右。可以说已经影响到中国纺织业中游产品粘胶纤维的产业安全,也影响到规模更为庞大的纺织业下游产业的安全。新乡化纤是粘胶长丝的行业老大,目前有15万吨的产能,但产能增长受到国家严格限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这使得新乡化纤不能不向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端寻找发展出路。

三、公司的变革

2021年新乡市就召开了一场菌草推广交流会,主要议题就是如何推广菌草应用,参会企业主要来自于发电、饲料、肥料等行业,新乡化纤是唯一一个来自于再生纤维素制造行业的企业。

公司将拿回的菌草做试验,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成功生产出了菌草浆粕。

新乡化纤随后用两年多的时间攻克了菌草制浆、抽丝、纺丝等多个科研难题,掌握了从菌草种植、浆粕生产、纤维素提取到纺丝的全套工艺技术,并建设了一条1000吨级的菌草浆粕小试生产线。其中,菌草生物质纤维的制备技术尤为关键,包括高效的纤维素提取、浆粕制备以及独特的纺丝工艺。

四、菌草浆的优势与经济价值

菌草纤维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孤挺花宁碱,这种物质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孤挺花宁碱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24小时杀菌率均大于99%,这就使其以出色的抗菌性被应用于纺织领域,并极大地扩展了菌草纤维的使用范围。如医用抗菌口罩、手术衣、纱布等医疗用品,纸巾、化妆棉、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毛巾、袜子、内裤等易沾细菌的生活用品,汽车内饰、公共座椅坐垫等公共易污染部件。使用化纤纤维作为基本原材料的,以后都可能转为使用菌草纤维产品。

按照三吨菌草一吨草浆计算,芦竹的收购成本即使按每吨1000元计算,草浆的原料成本也就每吨3000元。生产成本是多少?还没有数据,即使是按每吨草浆的生产成本2000--3000元计算,草浆的整体成本也就每吨5000--6000元,如果草浆的销售价格在万元左右,则产品的毛利率达40~50%。

菌草有一个最经济运输半径,超过这个半径运输就不经济。一个百万吨级的草浆项目,按三吨干草生产一吨浆计算,至少要集中连片的几十万亩地。为了保证厂区的供水供电和职工的工作生活便利性,适合的地块还不能离城市和交通枢纽太远。

公司计划将最大的菌草基地放在新疆。公司5000吨草浆中试线投产,验证了工业化生产草浆可行性后,将在新疆开始征地(或租地)和菌草种植。

五、新疆的战略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总面积的1/6。南疆108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66%。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万平方公里,大致位于南疆的中部地带,其东边为库姆塔格沙漠,沙漠连着沙漠,南面是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西边和北边则是天山山脉。在南边、西边和北边的雪山、高原与沙漠之间,分布着“珍珠串”似的绿洲带,这些依托叶尔羌河、和田河等形成喀什、和田、阿克苏等绿洲带,面积仅占南疆4%,却承载南疆90%的人口。

在这些绿洲与沙漠之间,绿洲与雪山之间,以及绿洲的内部,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盐碱荒漠地。盐碱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南疆年平均降雨量在150毫米以下,而平均蒸发量达到2000~3000毫米,水分增发后盐分随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积累,无法被雨水淋溶带走而产生的。整个新疆约有超过2亿亩的盐碱荒地,其中大部分在南疆,这些盐碱地如得不到治理,就会慢慢形成荒漠地,再进一步就会被沙化,形成新的沙丘。

在南疆,沙漠治理和盐碱地改良是当地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现实需求,属于国家一直推行的南疆生态环境改善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建设兵团来说,防止沙漠侵袭和蔓延是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每年移动的速度是5~20米,必须把它控制住,否则常年累积下来,绿洲也要变沙漠。

对沙漠的治理主要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2024年11月28日完成全线“锁边合龙”,标志着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3046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全线闭合。

但”锁边合龙”只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的第一阶段,只是暂时遏制了沙漠的扩张,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提升防护带的稳定性和生态效益,实现长久的治沙成果。也就是说,塔克拉姆干沙漠的治理光靠“锁边”还不行,还得要“扩绿”,要通过建设宽阔的绿化带把沙漠紧紧的锁住。

新疆在我国主要发挥三个基地作用,分别为能源基地、原料基地,战略缓冲基地。在这里主要涉及是原料基地,相信西部大开发,前提是顺势而为。

六、菌草为什么适合新疆

一些根系发达的巨菌草仅需生长80—100天就能固沙,一丛巨菌草种植百天左右根系分布面积高达18平方米,可固沙11立方米。其中芦竹(菌草的品种,公司的主要种植原料)几经改良后具有粗而多节的根茎,秆直立,高大,粗壮,可分枝,株高3~10m,茎粗1~4cm;根系发达,可向周边延伸达9.3米,入土最深与根须厚度可达1.5米,能避免大面积水土流失,且能大量吸收保持地表水;叶片宽大鲜绿,宽2~5cm。它生长较快,且耐旱、耐涝、耐高温、耐寒、耐盐碱及耐瘠薄,具有极强抗逆性。

芦竹虽然是高抗逆性植物,耐旱耐寒耐涝耐盐碱,但它在一年的生长期内仍然不断需要水的浇灌。根据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芦竹每亩地的年耗水量大约在170~250立方米之间,初种第一个月与其它月份的耗水量区别并不大,而且要求每周浇灌两次。这一用水量有多大呢?相对于新疆种植得比较多的棉花和小麦来说,用水量还是少了30~50%。

南疆最大的问题就是干旱缺水,这是制约芦竹在盐碱地种植的最大的问题。但在南疆,是如何解决芦竹种植所需的水呢?一是污水处理后的微咸水或中水,城市生活和工业园区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在内地,这些污水经处理达标后一般都是直接排放的。但南疆水资源宝贵,这些污水处理后被集中起来使用,称为微咸水或中水,这些中水虽然不能作为生活用水,也不能作为经济作物(如玉米等)用水,但作为种植芦竹用水,完全没问题。二是一些河流、天然湖泊和人工水库。三是雪山和冰川融化的雪水。四是地下水位升高,南疆的盐碱地,别看表面十分干燥,但许多地方还是有地下水的,只是地下水的水位比较低,不好抽取。加上新疆又严格控制地下水的使用,但随着菌草的普遍种植,盐碱地的水土保持功能逐步恢复,地下水的水位也会逐步抬高。

七、菌草的衍生价值

菌草中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过去是采用强酸方法从木浆粕中提取纤维素的,木浆中含有的其它成分都作为废水排掉,既浪费又对环境影响非常大。从菌草浆中分离出的纤维素作为纺织业的原材料,这是制浆项目的主要目的,副产品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也是重要的生物基原材料。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菌草中的占比近45%。如果新乡化纤在新疆实现三到四百万吨的制浆项目,公司就可以极低的成本每年获得一两百万吨的生物基原料,公司不但成为纺织行业最主要的可再生纤维原材料供应商,而且还会成为许多行业的生物基产品的原料供应商。

还有一个就是碳汇。菌草的光合作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且根系发达,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土壤中。根据介绍,每亩芦竹的固碳能力达到10.5吨。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因交易类型、地区和项目性质而有所不同。目前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在80-100元/吨之间。目前新乡化纤正在跟环保部沟通菌草入碳之事,每周测量一次,连续测量两年。

八、公司的长期竞争壁垒

生产可再生纤维的以木材为原料的调解浆技术门槛很高,而以菌草为原料的调解浆技术门槛更高,公司估计5~10年内都不会出现同样类型的企业。有这5~10年的时间,最适合大规模种植菌草的优异区域,估计公司该占据的都占据了,其它企业即使突破了技术门槛,估计也难以有足够的土地供给发展。

其实公司的国企身份有时反而好办事!公司的菌草项目需要拿地几十万亩至上百万亩,甚至几百万亩,不管是租赁土地方式还是定价收购菌草方式,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公司的目标是实现“以草代木”,彻底解决我国调解浆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对这么一个重要的事业,如果完全由民企去做,国家是不放心的。

九、当下的投资价值

5000吨草浆中试线投产,说明项目具备从实验室走向车间。公司的目标是5年100万吨,10年500万吨。按成本6000元/吨、售价10000元/吨、毛利4000元/吨估算。5年100万吨规模仅占2023年进口替代的25%,毛利40亿....以上不包含各种副业。

不确定因素,菌草种植在新疆推进不及预期。即使成立,目标产能打折扣,利润也是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