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为高增长高估值买单了,稳定的传统行业长期也不见得比高增长行业差的。滚雪球首先要规避高增陷阱。

用户头像
st焦化
 · 广西  

杰里米・西格尔教授是沃顿商学院的金融权威,他的一系列研究数据粉碎了我们对 "高增长 = 高回报" 的固有认知。这位被巴菲特推崇的学者通过 50 年市场数据证明: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新兴产业,往往让投资者亏得最惨;而被视为 "过时" 的传统行业,却悄悄创造了惊人财富

一、穿越回 1950 年你会选错吗?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穿越回 1950 年的美国,眼前有两个投资选择:

埃克森美孚:代表 "旧经济" 的石油公司,业务模式传统,估值低

IBM:代表 "新经济" 的科技公司,正在引领计算机革命,前景无限

你会选哪一个?99% 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IBM。但西格尔教授的研究让人大跌眼镜:从 1950 到 2003 年的 53 年间,埃克森美孚的年化回报是 14.42%,总收益 1260 倍;而 IBM 年化回报 13.83%,总收益仅 961 倍

为什么高增长的 IBM 反而输了?

关键就在估值差异股息回报

1950 年 IBM 市盈率高达 27 倍(股价是利润的 27 倍),而埃克森美孚仅 13 倍

IBM 股息率 2.18%,埃克森美孚却有 5.19% 的股息率

埃克森美孚投资者靠股息就拿回了 15 倍本金,而 IBM 投资者只能依赖股价上涨

这就是增长率陷阱投资者对高增长公司的过度乐观,推高了股价,最终导致未来回报被透支。就像给气球吹太多气,看起来很大,却容易破裂。

投资者为 "未来" 支付过高价格

西格尔发现,投资者常犯的错误是用今天的价格购买明天的增长。他研究了 1950 年美国市场交易量最大的 50 只股票,发现 50 年后表现最好的 4 家公司是:

卡夫食品(年化回报 14.7%)

雷诺烟草(年化回报 14.3%)

埃克森美孚(年化回报 14.42%)

可口可乐(年化回报 14.6%)

这些公司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业务稳定的传统行业,估值低、股息高。而当时备受追捧的科技公司和新兴产业,大多未能跑赢市场。

二、指数化投资的局限性

西格尔教授也曾大力推崇指数化投资策略,认为长期持有标普500指数基金可以获取稳定的年化回报(约10%)。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指数化投资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指数不断用快速成长的新公司取代增长缓慢的老公司,反而降低了整体回报

这一发现源于他对标普500指数原始公司与后来加入公司表现的对比研究。原始公司往往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而新加入的公司虽然增长潜力大,但过高的估值往往抵消了增长带来的收益。例如,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原始公司(如菲利普莫里斯)的年化回报率高达17.3%(1925-2012年),几乎是指数整体回报率的两倍。如果在1925年向这家公司投资1000美元并加入股息再投资计划,到2012年底,其价值将超过10亿美元。

西格尔教授的这一发现也得到了沃伦·巴菲特的支持。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巴菲特坚持认为科技股估值过高,而西格尔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科技股虽然刺激经济增长,但很少有人能在科技创新的投资中赚到大钱。这是因为投资者往往为创新和美好前景支付过高的价格,最终导致实际回报远低于预期。

三、低估值才是王道

市盈率(股价 ÷ 利润) 是衡量估值的关键指标。西格尔的研究显示:

投资低市盈率股票组合的年化回报,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 3 个百分点

即便是高增长公司,如果市盈率过高(超过市场平均 2 倍以上),长期回报往往跑输

这就像买房子:同样的房子,有人愿意支付 10 年租金的价格,有人愿意支付 20 年租金的价格,而我们身边无数人买的房子租金收益率还不到2%每年,相当于50倍估值去买了房子,这不就是在房价在高增长下的估值泡沫吗?当增长放缓时,只剩一地鸡毛。

四、股息的 "滚雪球" 效应

股息是上市公司给股东的分红,看似不起眼,却是长期投资的隐形冠军。西格尔发现:

标普 500 指数过去 50 年的总回报中,股息再投资贡献了超过 60% 的收益

高股息率公司(股息 ÷ 股价 > 4%)的长期回报,比低股息公司高出 5-7 个百分点

可口可乐为例,如果你在 1965 年投资 1 万美元,仅靠股息再投资,到 2020 年就会变成超过 1000 万美元,而如果只靠股价上涨,只有约 200 万美元。

五、新兴市场与热门行业常被高估

增长率陷阱不仅存在于公司层面,在行业和国家层面同样适用:

行业:夕阳产业打败朝阳产业

能源行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年化回报 12.3%,超过标普 500

金融行业(高增长热门行业):年化回报仅 9.8%,低于市场平均

铁路行业(被视为过时):长期回报竟然跑赢科技行业

国家:高增长≠高回报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 A 股市场长期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西格尔解释: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过度乐观,导致初始估值过高,最终侵蚀了未来回报。相比之下,增长缓慢但稳定的美国股市,反而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可靠的收益。2007年3200点的时候,上证是43倍估值,2025年3200点的时候是13倍估值,估值吞噬了3倍多的增长利润。

六、如何避开增长率陷阱?

基于数十年的研究,西格尔给出了避开增长率陷阱的实用建议:

关注低估值公司:选择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

重视股息率:优先考虑股息率 3% 以上、分红稳定的公司

警惕热门概念:当所有人都在谈论某个新兴产业时,往往是估值最高的时候

长期持有:给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足够时间,让复利发挥作用

指数投资优化:如果投资指数,可通过排除高估值科技股来提高回报

七、投资的本质是理性,而非激情

别迷信 "新" 和 "快":少碰刚上市的新股(10 只里只有 1 只能打败指数),也别盯着增长最快的行业 / 公司,它们往往被炒得太贵。

多看看 "老古董":选那些市盈率低(性价比高)、股息率高(愿意分钱)的老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埃克森美孚这类业务简单、活得久的企业。

指数投资要 "偷懒":标普 500 指数总喜欢把老公司换成新公司,结果反而拉低了收益。不如长期拿着那些 "老成员",甚至直接买低估值、高股息的指数基金,操作越少,赚得越稳。

下次当你被 "下一个腾讯"" 下一个茅台 " 的故事吸引时,不妨想想埃克森美孚IBM 的例子 ——投资的智慧,往往藏在平淡无奇的数字里,而非激动人心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