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行业增长前景与光伏ETF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用户头像
如梦幻影2050
 · 浙江  

一、投资要点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光伏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周期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虽经历阶段性调整,但长期增长趋势不变,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将达到655GW左右,同比增长约10%。在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结构优化三重逻辑共振下,光伏ETF作为布局光伏产业的便捷工具,正迎来新一轮配置机会。

投资建议:光伏产业长期增长动能强劲,光伏ETF具备显著的投资价值。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较高,叠加产业链供需格局有望触底回升,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1)光伏龙头ETF(159609)等跟踪行业核心资产的ETF产品;2)聚焦技术创新与降本增效的细分领域ETF;3)关注海外市场拓展与储能协同发展带来的增量机会。

二、光伏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规模

2.1 全球光伏市场持续扩张,中国领跑地位稳固

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虽有增速放缓,但整体规模仍保持稳健增长。根据SolarPower Europe最新发布的《2025-2029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655吉瓦,较2024年的59 7吉瓦增长约10%。届时全球累计光伏容量将突破2.2太瓦。报告同时提出了三种预测情景:最可能实现的"中情景"为655吉瓦,"高情景 "可达774吉瓦,"低情景"则可能降至548吉瓦。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531吉瓦至583吉瓦,上调至570吉瓦至630吉瓦;将中国今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215吉瓦至25 5吉瓦上调至270吉瓦至300吉瓦。这一上调主要源于国内项目并网基础扎实,装机增长确定性强,风光大基地等项目稳步推进。

区域分布 方面,中国预计将贡献全球53%的新增装机,其次是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16%)、美洲(14%)、欧洲(13%)以及中东和非洲(4%)。这一分布格局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他地区市场的逐步崛起。

2.2 光伏产业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 核心驱动力

光伏产业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25年6月,太阳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的电力来源,在当月供应了欧盟22.1%的电力。这不仅显示出太阳能产业在欧盟迅速发展,还表明太阳能正在欧盟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全球发电结构来看,太阳能份额在 过去3年中几乎翻了一番,仅去年就增长了1.3个百分点,占世界电力结构的7%。这种增长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并使得传统电力供应创下新低。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电力需求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将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而可再生能源在这一期间将满足全球电力 需求增长的95%,其中太阳能光伏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一半。

就人均太阳能发电量而言,全球已经有三个主要光伏装机国家——澳大利亚 、荷兰和德国,已经超越了每人1千瓦的里程碑。目前全球平均水平为人均276瓦,欧洲人均光伏为480瓦,而中国在2024年底累计光伏 装机约880吉瓦,人均630瓦。如果中国能保持2024年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到2026年下半年,中国就能实现"每人一千瓦"的目标。

2.3 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回升,行业盈利逐步改善

经历了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深度调整后,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多晶硅价格从2025年6月底的3.44万元/吨低点,快速反弹至7月底的4.71万元/吨,一个月内涨幅高达 36.9%。截至8月27日,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6-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79万元/吨。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在回答投资者关于硅料价格走势问题时表示:"未来多晶硅价格随着开工率的变化,可能会有小幅上升,在6万—8万元/吨的概率较大。 "他进一步表示,这主要受制于当前硅料行业开工率较低,企业生产成本会出现上升;未来能耗指标、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也将日趋收紧,进一步 提高生产成本。

产业链价格的回升带动了企业盈利的改善。在现行价格下,协鑫科技预计8月底到9月可以实现全公司盈利。这表明随着产业链价格的逐步企稳,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恢复。

二、光伏板块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2.1 政策支持:全球能源转型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全球气候治理和能源安全双重目标驱动下,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继续强化对光伏产业的支持。2025年,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2 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一政策目标将持续支撑国内光伏需求韧性。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两项政策的颁布,有望 在2025年引发光伏装机的热潮。

欧盟方面,SolarPower Europe的"Let's Flex"活动继续推进,该活动分享了关于太阳能+电气化+灵活性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见解,并指出到2030年,太阳能可以帮助欧盟每年节省320亿欧元的净能源系统成本 ,到2040年每年可节省高达1600亿欧元。欧盟的这一政策框架为光伏产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

美国市场方面,虽然面临政策不确定性,但《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持续实施仍为光伏市场提供了支持。根据Wood Mackenzie的最新预测,2025年美国 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60GW,同比增长20%。尽管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实施了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但这也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2.2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双轮驱动

技术创新是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光伏技术在多个方向取得突破,推动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在电池技术方面,TOPCon路线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随着分布式结束全额上网时代及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政策节点将近,2025年Q1后半段开始终端需求持续向好,产业链中下游价格随之修复。根据测算,头部企业210R电池片已有1-2分/W净利,综合考虑各型号产品出货比例后,整体仍在盈亏平衡以上,率先实现阶段性盈利转正 ,技术优势十分明显。

XBC路线市场关注度大幅提升。截至2025Q1,全行业BC落地产能接近50GW,在建产能接近45GW。效率 端,2025年3月隆基、爱旭、Maxeon量产组件效率均迈上24%,高效产品开始持续投放市场。根据测算,ABC组件总成本约为0. 73元/W,与TOPCon成本差距缩窄至0.05元/W左右,预计到年底ABC组件总成本有望降至0.68元/W以下。

HJT路线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25Q1,14家异质结760W+俱乐部成员产能总规划超100GW,实际落地约40-45GW。效率端,同版型HJT组件量产功率比TOPCon最多可高出20W,2025年3月760W+俱乐部提出"异质结领跑计划",预计到2026年初HJ T组件量产功率提升至750W左右。

金属化工艺变革成为降本关键。截至2025年3月26日,Q1沪银价格上涨11%至8345元/kg ,光伏银浆价格上涨10%至8199元/kg,现阶段银浆耗量下降已接近极限,贱金属替代方案才有望带来更大的降本和盈利空间。其中银包铜浆料已成熟应用于HJT电池,Q1晶科&帝科提出用于TOPCon路线的银铜电极方案,根据测算,银铜电极导入背面,电池金属化成本有望 下降0.01元/W以上。

2.3 市场需求:新兴市场崛起与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

光伏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的欧美市场向多元化市场转变。据BNEF预测,2025年新兴市场光伏装机占比有望提升至40%,需求结构的多元化,显著降低了光伏产业 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

中东地区成为光伏需求的新引擎。沙特、阿联酋等国推出大规模光伏招标计划,目标到2030年实现50%的电力 来自可再生能源。2025年5月,非洲整体进口了1.57GW中国太阳能面板,其中阿尔及利亚的进口同比增长了6300%,几乎一夜之间 成了光伏大买家。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印度市场也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 年印度的全面太阳能战略开始结出果实,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太阳能市场,超过2024年,其年安装量将翻一番,预计将继续强劲增长。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也为光伏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光伏与储能的协同效应,正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新动力。随着光伏发电占 比提升,电网对储能的需求激增。国内多个省份明确要求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套储能,海外户用光储系统经济性显著提升。例如,特斯拉Power wall在欧美市场供不应求,阳光电源固德威等企业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伏道路、移动 能源等新兴应用也在加速商业化落地,为光伏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2.4 成本下降:光伏度电成本持续降低,经济性优势凸显

光伏产业的持续降本增效,使得光伏发电的经济性不断提升。根据SolarPower Europe的报告,技术改进已经将多功能太阳能 转化为成本最低的能源。全球太阳能组件创历史新低价格,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太阳能价值链上的产能过剩使太阳能产品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实惠。

具体来看,2025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持续下降。TOPCon电池方面,截至Q1末头部企业TOPCon电池非硅 成本约0.14元/W,预计年底有望降至0.13元/W以下。BC组件方面,成本差距不断缩小,预计到年底ABC组件总成本有望降至0. 68元/W以下,相比同期TOPCon组件成本缩窄至约0.04元/W。

储能成本的下降也为光伏应用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成本持续下降,为115美元/kWh,较2024年下降15%。中国市场的储能系统价格更是创下新低,例如三峡牟平储能系统 采购项目的中标价格低至0.499元/Wh。储能成本的下降使得光储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性显著提升,为光伏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2.5 储能协同:光伏与储能结合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伏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 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1.3GW,同比增长110%,首次突破100GW,累计装机规模是"十三五"时期末的32倍。这一数据表明,储能已经成为支撑光伏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

根据CNESA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保守场景下将达236.1GW,理想 场景下超291GW,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0%。随着沙戈荒大基地、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新场景拓展,以及材料、结构与智能化技术协同 创新,新型储能将在保障电力安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更核心作用。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 装机有望达86GW/221GWh,同比增长27%/36%,平均储能时长约为2.6小时。其中2025年全球大储装机72GW/188 GWh,占新型储能装机比重约84%/85%。中国、美国是大储主要市场,欧洲、中东市场也逐渐起步。国内通过强制配储政策+电力市场化 建设,海外通过补贴激励和市场化回报,推动大储商业模式逐渐完善,装机不断增加。

光伏与储能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还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为光伏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三、光伏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因素

3.1 产能过剩与价格波动风险

产能过剩是光伏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仍面临产能过剩压力。根据TrendForce 集邦咨询的数据,2025年全球组件产能达1343GW,产出675GW,产能扩张周期终结,未来三年组件产能的CAGR将大幅下降。

多晶硅环节产能过剩尤为严重。目前硅料全行业仍有35万—40万吨库存待消化,产能规模依旧远高于下游需求。虽然近两个月价格回升带动全行业开工率进一步提高,但市场普遍关心价格上涨是否会拖累产能出清进程。对此,兰天石认为,即便未来2年至3年内多晶硅的价格升至5万— 6万元/吨,也不会有企业新建产能。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主要集中在"提升硅料品质"与"降低生产成本"两方面。

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 波动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不确定性。例如,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均价为3.68万元/吨,同比下滑28.8%。这种价格波动不仅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可能导致行业投资意愿下降,影响长期发展。

3.2 国际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壁垒是光伏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2025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定 ,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规避关税行为的进一步打击,同时也对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美国清洁能源转型及东南亚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商务部的最终裁定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惩罚性税率创历史新高,针对特定企业及"不合作"主体设置超常规税率,例如柬埔寨部分企业因不配合调查,总税率突破3500%;差异化精准打击策略,优待配合企业,重击中资关联企业,严惩不 合作对象;借"跨国补贴"垒关税高墙,认定中国政府通过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硅片、太阳能玻璃等关键材料,对东南亚中资光伏企业实施"跨国补贴"。

这一贸易壁垒对全球光伏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东南亚四国曾占据美国光伏组件进口量的近80%,但新关税使多数企业税率超10 0%,产品价格竞争力丧失,出口量预计将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时,这也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3.3 政策调整与监管变化风险

政策调整与监管变化也是光伏产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电价政策将严重影响光伏投资回报的测算模型;而在美国,除了微观补贴政策的调整(如IRA或取消),光伏是否能重新获得政治支持,特朗普政府对化石燃料的偏爱,全球宏观经济 逆风地缘政治动态的转变,包括光伏在内的贸易战的继续,正在引入更高程度的市场不确定性,市场表现可能根据这些风险的演变情况,分歧很大 。

具体来看,中国2025年对其太阳能市场设计进行重大改革,其年新增装机增长或有很大的不确定。在政策调整方面,中国需要关注分布式 光伏补贴细则及新型电力系统方案落地,同时警惕欧盟碳关税升级对出口的影响。

此外,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各国政策的不稳定性也给光伏 产业带来挑战。政策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对光伏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企业需要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3.4 技术迭代与路线选择风险

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带来了技术路线选择的风险。2025年,光伏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TOPCon、HJT、XBC等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企业面临技术路线选择的挑战。

在技术路线方面,2025年TOPCon电池技术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市场份额超过 80%,HJT、BC技术路线未来两年市场占比将在3%左右。然而,技术迭代的速度和方向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如果选择错误的技术路线,可能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

例如,N型电池绞杀P型产线,TOPCon技术市占率突破80%,导致超600亿元P型产线计提减值。某二线厂商 因技术误判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达23.7亿元。研发投入陷"黑洞效应",头部企业研发费用率攀升至11.4%,但HJT量产效率仅较20 23年提升0.3个百分点,技术迭代成本远超预期。

此外,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存在不确定性。例如,钙钛矿技术虽然在实验室效率上取得突破,但在大规模量产和长期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企业在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投入能否获得预期回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5 宏观经济与融资环境风险

宏观经济环境和融资条件的变化也会对光伏产业产生重要影响。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利率波动、通胀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光伏项目的经济性和融资难度。

利率变动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根据分析,利率下降预计将推动 2025年太阳能容量增加,因为利率降低会增加对太阳能项目的需求。较低的利率直接降低了太阳能项目的资本成本,使其对开发商和投资者更 具吸引力。这种增加的可负担性预计将推动安装量激增,从住宅屋顶系统到大型公用事业农场。

然而,高利率环境也可能对光伏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美国2025年Q1太阳能安装量下降7%,仅安装10.8GW。尽管关税对2025年的安装影响最小,但各种不利因素导致各细分 市场出现下降。住宅安装量预计将在2024年下降30%后略有下降,这是由于高利率和市场压力的影响。

此外,融资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光伏项目的开发进度和规模。在融资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开发商可能会推迟或取消部分项目,导致光伏装机增长不及预期。

四、光伏ETF投资价值分析

4.1 光伏ETF市场概况与产品特点

光伏ETF是指跟踪光伏产业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低成本的方式投资光伏产业。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光伏ETF产品,如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57)、华泰柏瑞中证光伏 产业ETF、鹏华中证光伏产业ETF、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等。

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57)为例,截至2025年9月5日,该ETF在市场表现上颇为亮眼,盘中涨幅达到8.27%,成交额高达5.770亿元,基金最新规模则为24.950亿元,折溢价 率维持在0.3%的水平。该光伏ETF紧密跟踪光伏产业指数(代码:931151),该指数在同一天的涨幅为7.45%。在ETF的十大 重仓个股中,阳光电源的表现尤为突出,单日涨幅达到16.67%。

光伏ETF的主要特点是其持仓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 等全产业链龙头。以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隆基绿能阳光电源TCL中环等全球光伏龙头,合计权重超60%。 这种持仓结构,既能让投资者分享行业整体增长的红利,又能通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抵御单一环节的价格波动风险。

4.2 光伏ETF的投资优势分析

投资光伏ETF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光伏ETF能够有效分散单一企业风险。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激烈,价格 波动较大,单一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通过投资光伏ETF,投资者可以同时持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龙头企业,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其次,光伏ETF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交易成本。与直接投资股票相比,ETF的交易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例如,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 (159857)的流动性较好,成交额较高,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第三,光伏ETF能够避免个股选择的困难。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快,竞争格局变化大,普通投资者很难准确判断个股的投资价值。通过投资光伏ETF,投资者可以获得行业平均 收益,避免因个股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损失。

第四,光伏ETF具有较高的透明度。ETF的持仓和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投资者可以清楚 地了解自己的投资组合构成,以及基金的运作情况。

最后,光伏ETF是布局全球能源革命的有效工具。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 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投资光伏ETF,投资者可以分享全球能源革命的红利,把握光伏产业的长期增长机会。

4.3 光伏ETF的投资风险分析

尽管光伏ETF具有诸多优势,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其面临的风险。首先,光伏ETF面临行业系统性风险。光伏产业受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例如,光伏ETF(515790)年内跌幅达54%,16只成分股市 净率跌破0.73倍,行业融资规模同比萎缩68%。

其次,光伏ETF面临政策风险。各国光伏政策的调整,如补贴退坡、配额变化等,都可能对光伏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光伏ETF的表现。例如,欧盟取消户用光伏补贴致中国对欧出口暴跌32%,美国《通胀削减*案》修订 版将海外供应链份额限制在20%,直接封锁40%出口通道。

第三,光伏ETF面临国际贸易风险。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美国、欧盟等地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影响光伏企业的出口和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光伏ETF的表现。例如,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定,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对中国光伏企业的 海外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光伏ETF面临技术迭代风险。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可能导致某些企业的技术和产能被淘汰,进而影响光伏 ETF的表现。例如,N型电池绞杀P型产线,TOPCon技术市占率突破80%,导致超600亿元P型产线计提减值。

最后,光伏ETF还面临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等其他风险。投资者在选择光伏ETF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风险因素,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4.4 光伏ETF的投资策略与配置建议

基于对光伏行业前景和光伏ETF特点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投资策略和配置建议:

首先,建议投资者将光伏ETF作为长期配置的工具。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短期内可能 面临波动和调整,但长期增长趋势明确。投资者可以采用定投等方式,分批建仓,降低择时风险。

其次,建议投资者关注光伏ETF的估值水平。经过前期调整,光伏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以光伏ETF(159857)为例,其持仓的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龙头股,PE(TTM)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行业基本面呈现边际改善趋势:政策端,全球能源转型目标明确;技术端,N型电池渗透率快速提升;需求端 ,新兴市场崛起与光储一体化趋势强化。估值与基本面的背离,为光伏ETF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配置性价比。

第三,建议投资者关注光伏ETF的流动性和规模。流动性好、规模大的ETF通常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好的跟踪效果。例如,光伏ETF(515790)规模最大, 达到117.05亿份,该ETF半日涨幅为1.52%,成交金额达到3.19亿元。

第四,建议投资者关注光伏ETF的成分股构成和行业分布。不同的光伏ETF可能在成分股选择和权重分配上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其表现。投资者应选择成分股覆盖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权重较高的ETF 产品,以获得更均衡的行业 exposure。

最后,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光伏ETF的仓位。光伏行业波动性较大,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控制投资比例,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单一行业。

五、光伏ETF产品对比与选择指南

5.1 主流光伏ETF产品特点比较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光伏ETF产品,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的产品。以下是几款主流光伏ETF的特点比较:

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57):截至2025年9月5日,该ETF盘中涨幅达到8.27%,成交额高达5.770亿元,基金最新规模为24.950亿元,折溢价率维持在0.3%的水平。该ETF紧密跟踪光伏产业指数(代码 :931151),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隆基绿能、阳光电源、TCL科技等全球光伏龙头,合计权重超60%。

光伏龙头ETF(516290):全称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自2021年8月9日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参与光伏 产业的投资工具。该基金紧密追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采用完全复制法,力求精准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光伏龙头ETF(159609):华安证券表示,2025年光伏产业链供需格局将"触底反弹"。全球光伏产业链在2024年历经寒冬,2025年有望迎来转机,价格与盈利周期向上修复,同时要关注铜浆、钨丝、BC等新技术突破。该ETF具有行业集中度高、流动性较好等 特点,是布局光伏产业的便捷工具,有望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

光伏产业ETF(515790):规模最大,达到117. 05亿份,该ETF半日涨幅为1.52%,成交金额达到3.19亿元。

光伏ETF基金(516180):截至2025年4月17日,光伏ETF基金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81.9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 为10.62%。截至2025年4月17日,光伏ETF基金近2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14%。该基金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估值处于 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1.62倍,低于指数近1年85.93%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7日,光伏ETF基金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81.9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 为10.62%。截至2025年4月17日,光伏ETF基金近2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14%。

5.2 光伏ETF选择的关键指标

选择光伏ETF时,投资者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跟踪误差:跟踪误差是衡量ETF是否有效跟踪标的指数的重要指标。例如,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日均绝对跟踪偏离度为0.010%,期间日跟踪误差为0.013%,较好 地实现了基金的投资目标。跟踪误差越小,说明ETF的运作越有效,越能准确反映标的指数的表现。

管理费率:管理费率是影响ETF长期收益的重要因素。不同ETF的管理费率可能存在差异,投资者应选择费率较低的产品,以降低投资成本。

规模与流动性:ETF的规模和流动性直接影响其交易成本和执行效率。一般来说,规模大、流动性好的ETF具有更低的买卖价差和更好的价格发现功能。例如,光伏 ETF(515790)规模最大,达到117.05亿份,该ETF半日涨幅为1.52%,成交金额达到3.19亿元。

折溢价率:折溢价率是指ETF的市场价格与其净值之间的差异。折溢价率过高可能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因此应选择折溢价率较低的ETF产品。例如 ,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的折溢价率维持在0.3%的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持仓透明度:ETF的持仓透明度是指投资者能否及时 、准确地了解基金的持仓情况。高透明度的ETF产品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投资组合,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风险收益特征 :不同的ETF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例如,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的风险和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的ETF产品。

5.3 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光伏ETF配置建议

基于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我们提出以下配置建议:

长期投资者: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回报、能够承受短期波动的长期投资者,建议将光伏ETF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长期持有。在配置比例上,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总资产的5%-15%配置于光伏ETF。长期 投资者应关注ETF的长期业绩表现和跟踪误差,选择规模大、流动性好、跟踪误差小的产品。

短期交易者:对于追求短期交易机会、能够把握市场波动的短期交易者,建议关注ETF的流动性和折溢价率,选择流动性好、折溢价率低的产品。短期交易者可以利用技术分析和市场 情绪指标,把握ETF的短期交易机会,但应注意控制仓位和止损,避免过度交易和损失扩大。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将光伏ETF作为组合的小比例配置,控制在总资产的5%以内。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应关注ETF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波动性 较低的产品,或者通过定投等方式分批建仓,降低择时风险。

激进型投资者: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追求高收益的激进型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光伏ETF的配置比例,达到总资产的15%-20%。激进型投资者可以关注ETF的行业分布和成分股构成,选择行业集中度高、龙头 企业权重较大的ETF产品,以获得更高的行业 exposure。

机构投资者:对于机构投资者,建议关注ETF的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和管理费率,选择符合机构投资要求的产品。机构投资者可以将光伏ETF作为配置光伏产业的工具,也可以结合其他投资策略,如套利 、对冲等,提高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无论哪种类型的投资者,都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和资金状况,合理配置光伏ETF,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自身需求的变化。

六、光伏ETF投资策略与时机选择

6.1 基于行业周期的投资策略

光伏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投资者可以根据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光伏ETF的配置策略。

行业低谷期:当行业处于低谷期时,通常表现为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盈利下降等。此时,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是长期投资者布局的良好时机。例如,2 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处于调整期,光伏ETF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配置机会。在行业低谷期,投资者可以采用定投或分批建仓的方式,逐步增加光伏ETF的配置比例,降低择时风险。

行业复苏期:当行业处于复苏期时,通常表现为需求回升、价格企稳、企业盈利改善等。此时,行业基本面开始好转,但估值尚未完全反映基本面的改善,是投资者增加配置的时机。在行业复苏期,投资者可以 适当提高光伏ETF的配置比例,把握行业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

行业繁荣期:当行业处于繁荣期时,通常表现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企业盈利大幅提升等。此时,行业估值较高,投资者应警惕过热风险,控制配置比例。在行业繁荣期,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减仓,锁定部分收益 ,但仍应保留一定比例的配置,以分享行业持续增长的红利。

行业调整期:当行业处于调整期时,通常表现为需求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等。此时,行业基本面开始恶化,投资者应控制风险,适当降低配置比例。在行业调整期,投资者可以考虑减仓或暂时退出,但对于长期 投资者而言,也可以在调整过程中择机加仓,为下一个周期做准备。

6.2 基于估值水平的投资策略

光伏ETF的估值水平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投资者可以根据ETF的估值水平,调整配置策略。

低估值区间:当ETF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通常意味着行业基本面被低估,是较好的买入时机。例如,截至2025年4月17日,光伏ETF基金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 净率PB为1.62倍,低于指数近1年85.93%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在低估值区间,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配置比例,把握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

合理估值区间:当ETF的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时,意味着行业基本面与估值基本匹配,投资者可以保持现有配置比例,继续持有。在合理估值区间,投资者应关注行业基本面的变化,根据基本面的变化调整配置策略。

高估值区间:当ETF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时,意味着行业基本面可能被高估,投资者应警惕风险,控制配置比例。在高估值区间,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减仓,锁定部分收益,但仍应保留一定比例的配置,以分享行业持续增长的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估值水平只是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之一,投资者还应结合行业基本面、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单纯依靠估值做出投资决策。

6.3 光伏ETF与其他资产的组合配置策略

光伏ETF可以与其他资产类别进行组合配置,以分散风险、提高收益。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组合配置策略:

光伏ETF+宽基指数:将光伏ETF与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组合配置,可以在获得光伏行业增长机会的同时,分散单一行业风险。例如,截至2025年9月5日,上证指数的平均价格为3420.68,而2024年为3058.58,表明市场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在市场整体上升的环境中,光伏ETF与宽基指数的组合配置可以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光伏ETF+债券:将光伏ETF与债券组合配置,可以在保持一定收益的同时,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债券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的波动性,可以在光伏行业调整时提供一定的缓冲。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调整光伏ETF和债券的配置比例,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光伏ETF+其他行业ETF:将光伏ETF与其他行业ETF,如科技ETF、消费ETF等组合配置,可以进一步分散行业风险,提高组合的多元化程度。投资者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轮动规律,动态调整不同行业ETF的配置比例,把握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

光伏ETF+储能ETF:将光伏ETF与储能ETF组合配置,可以把握光伏与储能协同 发展的投资机会。光伏与储能的结合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两者的组合配置可以获得更全面的行业 exposure。

在组合配置时,投资者应关注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和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关性较低、风险收益特征互补的资产进行组合,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目的。

6.4 光伏ETF投资的时机选择技巧

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机对于光伏ETF投资的成功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时机选择技巧:

关注政策变化:光伏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变化往往是行业周期的重要驱动因素。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光伏政策的 变化,如补贴政策、配额政策、电价政策等,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关注产业链价格变化:光伏产业链价格的变化是行业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可以关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品的价格走势,把握行业供需格局的变化。例如,多晶硅价格从2025年6 月底的3.44万元/吨低点,快速反弹至7月底的4.71万元/吨,一个月内涨幅高达36.9%。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回升通常是行业复苏的信号。

关注装机数据:全球和主要市场的光伏装机数据是行业需求的直接反映。投资者应关注各国光伏装机数据的发布,把握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例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531吉瓦至583吉瓦,上调至570吉瓦至630吉瓦;将我国今年 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215吉瓦至255吉瓦上调至270吉瓦至300吉瓦。装机数据的上调通常意味着行业需求超预期,是投资的积极信号。

关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投资者应关注光伏技术的最新进展,如TOPCon、HJT、XBC等 技术路线的发展,把握技术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

关注市场情绪:市场情绪是影响ETF短期表现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 ETF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成交量变化等指标,把握市场情绪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机。

关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全球能源转型 是光伏行业长期发展的大背景。投资者应关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展,如各国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情况、传统能源价格的变化等,把握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技巧,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光伏ETF的投资时机,提高投资成功率。

七、结论与展望

7.1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光伏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放缓。根据SolarPower Europe的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655吉瓦,年增长率保持在2027-2029年间的低两位数,到2029年结束时达到 930吉瓦。然而,满足全球太阳能理事会到2030年实现8TW的宏伟目标将需要大幅加快部署速度,平均每年约1TW新增装机。

在技术 发展方面,N型电池将继续主导市场,TOPCon技术市占率预计将超过80%,HJT、BC技术路线未来两年市场占比将在3%左右。同时 ,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光伏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如银包铜浆料、0BB等金属化降本技术的导入,将进一步提高光伏产品的竞争力。

在市场格局方面,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但全球光伏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印度、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增长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据BN EF预测,2025年新兴市场光伏装机占比有望提升至40%,需求结构的多元化,显著降低了光伏产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

在应用场景方面,光伏与储能的结合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光伏发电占比提升,电网对储能的需求激增。国内多个省份明确要求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套储能,海外 户用光储系统经济性显著提升。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伏道路、移动能源等新兴应用也将加速商业化落地,为光伏产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7.2 光伏ETF投资价值总结

基于对光伏行业前景和光伏ETF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光伏ETF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增长潜力: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伏ETF可以帮助投资者分享全球能源革命的红利,把握光伏产业的长期增长机会。

估值优势:经过前期调整,光伏板块估值已 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与基本面的背离,为光伏ETF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配置性价比。

分散风险:光伏ETF可以有效分散单一 企业风险,避免个股选择的困难,是布局光伏产业的便捷工具。

流动性优势:光伏ETF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交易成本,投资者 可以在市场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透明度高:ETF的持仓和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投资者可以清楚地了解 自己的投资组合构成,以及基金的运作情况。

避免个股风险: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快,竞争格局变化大,普通投资者很难准确判断个股 的投资价值。通过投资光伏ETF,投资者可以获得行业平均收益,避免因个股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损失。

7.3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投资建议:

配置建议:建议投资者将光伏ETF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将总资产的5%-15%配置于光伏ETF。长期投资者可以采用定投等方式,分批建仓,降低择时风险。

产品选择:建议投资者选择 规模大、流动性好、跟踪误差小的ETF产品,如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57)、光伏ETF(515790)等。在选择时,应关注ETF的跟踪误差、管理费率、折溢价率等指标。

策略建议:建议投资者根据行业周期、估值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动态调整光伏ETF 的配置比例。在行业低谷期和估值低位时增加配置,在行业繁荣期和估值高位时适当减仓。

组合建议:建议投资者将光伏ETF与其他资产,如宽基指数、债券、其他行业ETF等组合配置,分散风险,提高组合的多元化程度。

风险提示:投资者在投资光伏ETF时 ,应注意以下风险:

1. 行业系统性风险:光伏产业受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2. 政策 风险:各国光伏政策的调整,如补贴退坡、配额变化等,都可能对光伏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3. 国际贸易风险: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美国、欧盟等地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影响光伏企业的出口和盈利能力。

4. 技术迭代风险: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 可能导致某些企业的技术和产能被淘汰。

5. 宏观经济风险: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利率波动、通胀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光伏 项目的经济性和融资难度。

6. 流动性风险:在市场极端情况下,ETF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光伏ETF的风险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光伏ETF,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自身需求的变化。

7.4 未来光伏ETF投资的关注点

展望未来,光伏ETF投资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全球能源转型 是光伏行业长期发展的大背景。投资者应关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展,如各国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情况、传统能源价格的变化等,把握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关注技术创新与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投资者应关注光伏技术的最新进展,如TOPCon 、HJT、XBC等技术路线的发展,把握技术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

关注新兴市场的崛起:印度、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增长 将成为光伏行业新的增长点。投资者应关注这些市场的发展动态,把握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

关注光伏与储能的协同发展:光伏与储能 的结合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投资者应关注光伏与储能协同发展的进展,把握两者结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关注全球贸易政策变化: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如美国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等,可能影响光伏行业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格局。投资者应关注全球贸易政策 的变化,把握市场机会,规避潜在风险。

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和融资条件的变化会对光伏产业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 应关注全球经济增长、利率变动、通胀压力等因素的变化,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对光伏行业的影响。

通过关注以上方面,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光伏ETF的投资机会,提高投资成功率。

八、附录:光伏行业关键数据指标

8.1 全球及主要市场光伏装机预测

以下是全球及主要市场的光伏装机预测数据:

| 地区 | 2024年新增装机(GW) | 2025年新增装机(GW) | 同比增长(%) | 数据来源 |

|------|-------------------|-------------------|------------ |----------|

| 全球 | 597 | 655(中情景) | 10 | SolarPower Europe |

| 全球 | 597 | 774(高情景) | 30 | SolarPower Europe |

| 全球 | 597 | 548( 低情景) | -8 | SolarPower Europe |

| 中国 | - | 270-300 | -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

| 欧洲 | - | 80 | 15 | 券商观点 |

| 美国 | - | 45 | 13 | 券商观点 |

| 中东非 | - | 20 | 54 | 券商观点 |

| 印度 | - | 35 | 43 | 券商观点 |

8.2 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价格走势

以下是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价格走势数据:

表格

产品 2025年上半年均价 同比变化(%) 最新价格(2025年8月) 价格趋势

多晶硅 3.68万元/吨 -28.8 4.79万元/吨 企稳回升

硅片 - - 0.95元/片(182尺寸) 企稳回升

电池片 - - - 企稳回升

组件 - - 0.64-0.68元/W(TOPCon双玻) 企稳

8.3 光伏ETF产品关键指标比较

以下是几款主流光伏ETF的关键指标比较:

表格

ETF名称 代码 规模(亿份) 跟踪误差(%) 管理费率(%) 折溢价率(%) 流动性

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 159857 24.95 0.013 0.15 0.3 高

光伏ETF 515790 117.05 - - - 高

光伏龙头ETF 516290 - 0.010 - - 中

光伏ETF基金 516180 - - - - 中

8.4 全球储能市场预测数据

以下是全球储能市场的预测 数据:

表格

地区 2025年新增储能(GW/GWh) 同比增长(%) 应用场景 数据来源

全球[__LINK_ICON] 86/221 27/36 大储为主 TrendForce

中国 - - 大储、工商储 Trend[__LINK_ICON][__LINK_ICON]Force

美国 - - 大储 TrendForce

欧洲 - - 大储、户储 Trend[__LINK_ICON]Force

中国 40.8-51.9(新增) - 新型储能 CNESA

中国 116.3-1[__LINK_ICON]31.3(累计) - 新型储能 CNESA

8.5 光伏行业技术进展关键数据

以下是光伏行业技术进展的关键数据:

表格

技术类型 量产效率(%) 实验室效率(%) 成本(元/W) 市场占比(%) 发展趋势

TOPCon 25.4 - 0.73 80以上 主导技术

HJT 25.6 - 0.73 3左右 稳步发展

BC 26.0 - 0.73 3左右 快速增长

钙钛矿 - 26以上 - 少量 实验室阶段

$光伏ETF(SH515790)$ $光伏概念(BK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