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卡位固态电池核心

用户头像
Yang2008
 · 河北  

当升科技卡位固态电池核心

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锂电池在动力、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诉求,而正极材料作为电池性能与成本的关键,正迎来技术路线加速演进的窗口期。

在诸多候选体系中,富锂锰基材料(LRM)凭借丰富储量、低成本的锰资源,以及阳离子+阴离子氧化还原协同机制,展现出超高能量密度潜力(理论可达1000 Wh/kg),成为实现500Wh/kg以上电池的唯一正极材料方案,也是未来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支撑技术。

技术突破:富锂锰基材料率先商业化

2025年9月24日,当升科技宣布完成富锂锰基关键技术攻关,率先开发出适配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

性能指标:放电比容量达280–305 mAh/g,高压实密度、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且与固态电解质匹配良好。

产品布局:

液态电池端:中高容量 220–250 mAh/g,车用化进程稳步推进;

固态电池端:超高容量 >280 mAh/g,综合性能行业领先。

客户覆盖:已进入中、韩、欧美头部锂电企业供应链,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固态材料全面卡位:正极+电解质双线突破

1. 固态正极

已形成 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 多体系布局;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实现超高容量与长循环;已实现 10吨级批量出货,客户包括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

2. 固态电解质

成功开发 氯碘复合硫化物 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 mS/cm,满足低界面压力(<5 MPa)应用需求;具备规模化制备能力,已进入头部客户验证阶段;25年预计实现 50吨出货,26年有望突破百吨,重点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

三元+铁锂正极:盈利基石与后发优势并行

三元正极:25–27年出货 6/8/11 万吨,同比 +50%/+30%/+50%,国际客户占比60%,主供 LG、SK、村田。芬兰 NCM 基地一期 6 万吨预计 2026 年底投产,二期 LFP/LMFP 预计 2027 年底投产。

铁锂正极:采用“一烧极简工艺”,成本优势显著。25–27年出货 11/20/30 万吨,同比 +90%/+100%/+50%,主供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

钴酸锂正极:倍率型市占率约50%,25–27年出货 0.6/0.85/1 万吨,同比 +100%/+42%/+18%,主供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

固态电池市场:到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 614 GWh+,规模数十倍增长,极具“蓝海”属性。

当升科技凭借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 的前瞻性布局,已经形成产业稀缺的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三元构筑稳定盈利基石,铁锂放量凸显后发优势,固态材料则卡位未来千亿市场。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冲刺期来临,公司有望在主业增长与固态爆发双轮驱动下,迎来新一轮高速成长。

$当升科技(SZ300073)$

$先导智能(SZ300450)$

$宁德时代(SZ3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