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鼎23.37亿元的商誉,有些人拿出来说事,最近挖了一下其成因及资产现状,以期了分析其对业绩和公司资产的影响。
中鼎股份的商誉主要来源于其系统性海外并购战略,通过收购全球细分领域技术领先企业,快速切入高端汽车零部件赛道并形成协同效应。 中鼎股份自 2008 年起启动海外并购,累计斥资超 60 亿元完成十多起跨境收购,重点布局密封系统、空气悬挂、热管理、轻量化底盘四大核心领域,商誉的形成与以下公司全球化战略步骤密切相关:
(一)2014 年 4 月,中鼎股份通过子公司中鼎欧洲以8000 万美元收购德国 KACO 80% 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KACO 成立于 1914 年,是全球汽车及工程机械高端密封件领域的隐形冠军,拥有 6 家工厂、3 个技术服务中心,客户覆盖特斯拉、宝马、保时捷、大众等全球 90% 以上的主流车企。
KACO 掌握高精度橡胶密封技术(如发动机油封、变速箱密封件),拥有 200 多项专利,其研发的低摩擦密封材料可降低新能源电机能耗 5%-8%。借助 KACO 的客户资源,中鼎股份快速切入国际高端市场,2015 年即成为特斯拉 Model S 电机密封供应商。收购后,中鼎股份将 KACO 技术引入中国,在安徽宁国设立嘉科密封技术公司,新建智能化工厂。截至 2024 年,KACO 中国年营收已超过7 亿元,净利润突破1 亿元,产品配套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国产化率超 60%。吸收 KACO 的氟橡胶配方技术,开发出耐高压(30MPa 以上)、耐高温(-40℃至 200℃)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通过 UL 认证并批量供货宁德时代。引进 KACO 的激光焊接密封技术,将变速箱密封件良品率从 95% 提升至 99.8%,生产成本降低 18%。截至 2025 年 3 月,KACO 对应商誉约3.75 亿元,占中鼎股份总商誉的 16%,连续 6 年减值测试显示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二)2015 年 2 月,中鼎股份通过子公司中鼎欧洲以9500 万欧元(约合 7.3 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 WEGU Holding GmbH 100% 股权。
WEGU 成立于 1949 年,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是欧洲抗震降噪技术的隐形冠军,客户覆盖大众、宝马、奔驰等德系高端车企,产品包括发动机悬置、底盘减震器、排气系统降噪部件等,其研发的硅胶动力吸振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WEGU 拥有 200 余项专利,其核心技术如纳米级表面处理工艺和智能减震系统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汽车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填补中鼎在高端减震领域的技术空白。 市场拓展:借助 WEGU 的客户资源,中鼎股份快速切入欧洲高端市场,2016 年即成为大众 MEB 平台减震部件供应商,2024 年欧洲市场营收占比提升至 32%。
通过收购 WEGU,中鼎股份完善了从橡胶配方研发、精密模具制造到减震总成生产的全链条能力,实现模块化供货。 收购后,中鼎股份在安徽宁国设立安徽威固汽车零部件公司,引入 WEGU 的全自动生产线和检测设备,实现高端减震部件的国产化生产。截至 2024 年,安徽威固年产值超29.2 亿元,纳税贡献 9675 万元,产品配套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国产化率超 70%。 吸收 WEGU 的硅胶混合技术,中鼎股份开发出耐高低温(-40℃至 200℃)、抗老化的新能源电池包减震模块,通过 UL 认证并批量供货宁德时代,产品寿命较传统橡胶部件提升 3 倍。
2024 年,WEGU 全球营收约1.8 亿欧元(约合 14 亿元人民币),占中鼎股份总营收的 5.8%,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超 65%。 利润提升:通过成本控制与技术溢价,WEGU 的净利润率从收购前的 6% 提升至 2024 年的 1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 8%)。 商誉健康:截至 2025 年 3 月,WEGU 对应商誉约4.2 亿元,占中鼎股份总商誉的 18.5%,连续 7 年减值测试显示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三)2016 年 6 月,中鼎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鼎欧洲以1.3 亿欧元(约合 10 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 AMK 100% 股权。
AMK 成立于 1963 年,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核心产品涵盖空气悬挂系统、电机电控系统等,客户包括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等高端车企。收购前,AMK 在空气悬挂领域的全球市占率超 15%,尤其在空气供给单元(ASU)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AMK 掌握空气悬挂系统的核心算法与精密制造技术,其空压机噪音控制(<65dB)、工作压力范围(12-25bar)等参数均优于行业标准。收购后,中鼎股份填补了国内在高端空悬系统领域的技术空白。 AMK 在欧洲市场的客户资源与中鼎股份的国内渠道形成互补,为后续进入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奠定基础。 通过整合 AMK 的电子控制技术,中鼎股份从传统橡胶密封件供应商向智能底盘系统集成商转型,实现产品附加值跃升。
2018 年,AMK 在安徽宣城设立全资子公司安美科(安徽)汽车电驱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最初的 960 万美元增至 2025 年的 1260 万美元,股权结构调整为 AMK 持股 60%、中鼎股份持股 40%。该工厂引入德国精密制造体系(公差控制 ±0.005mm),实现空悬系统国产化率超 70%,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 40%。 截至 2025 年,安美科(安徽)空悬系统年产能达 50 万套,已配套奔驰 EQE、比亚迪仰望 U8 等 32 个车型,累计订单总额超 144 亿元。
吸收 AMK 的双活塞原理与自再生干燥技术,中鼎股份开发出集成电磁阀的一体化空压机,体积减少 40%,寿命周期达 15 万小时(超特斯拉要求 30%)。 控制算法优化:AMK 的毫秒级响应控制程序(50ms 内调整悬架高度)与中鼎股份的机械部件整合,开发出智能底盘一体化解决方案,可降低车辆能耗 8%。
截至 2025 年,中鼎股份在空悬领域已获核心专利 327 项,其中 16 项为控制算法专利,形成技术壁垒。 2024 年,空悬业务营收占中鼎股份总营收的 32%,达 55 亿元,其中 AMK 贡献超 60%。安美科(安徽)2024 年产值突破 20 亿元,净利润超 2.5 亿元。 通过技术溢价与成本控制,空悬业务毛利率从收购前的 20% 提升至 2024 年的 28.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 18%)。
中鼎股份在空悬系统领域的全球市占率从 2016 年的不足 5% 提升至 2025 年的 23%,位居全球第三,国内市占率超 70%,成为唯一进入 BBA 供应链的本土企业。 国产化后,空悬系统单价从进口产品的 1.2 万元降至 8000 元,推动国内高端车型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3% 提升至 2025 年的 25%。 中鼎股份的空悬系统已应用于理想 L9、蔚来 ET7 等高端车型,其开发的石墨烯改性橡胶空气弹簧耐老化性能提升 40%,计划 2026 年量产。
跨领域协同 热管理整合:AMK 的空悬系统与 TFH(另一收购标的)的电池冷却管路结合,开发出智能热管理 - 空悬一体化系统,已获奔驰 EQE、比亚迪仰望 U8 订单。 依托 AMK 的精密制造技术,中鼎股份切入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赛道,其 HR 系列产品精度达 ±1 弧分,寿命超 2 万小时,首批样品已送样优必选,良率突破 92%。
商誉健康:截至 2025 年 3 月,AMK 对应商誉约 7.8 亿元,占中鼎股份总商誉的 34%,连续 8 年减值测试显示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四)2017 年 1 月,中鼎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鼎欧洲以1.85 亿欧元(约合 14.2 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 Bavaria France 持有的 TFH 100% 股权。
TFH 成立于 2007 年,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是全球汽车流体技术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发动机冷却、新能源电池冷却、空气充气管路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客户覆盖宝马、大众、福特、沃尔沃等全球主流车企。交易完成后,TFH 成为中鼎股份在欧洲的重要研发与制造基地。
TFH 掌握多层复合管路技术、智能流体控制算法等核心专利,其开发的新能源电池冷却系统可将电池温差控制在 ±2℃以内,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与寿命。通过收购,中鼎股份填补了在高端热管理领域的技术空白。 市场拓展:TFH 在欧洲市场的客户资源与中鼎股份的国内渠道形成互补,2018 年即在安徽宁国设立特思通(安徽)流体技术公司,实现冷却系统总成的国产化生产,快速切入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TFH 的流体系统技术与中鼎股份收购的德国 AMK 空悬系统、WEGU 减震技术形成协同,构建了 “热管理 + 底盘”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特思通(安徽)工厂引入 TFH 的Creatube 自动一体成型技术,将胶管生产效率提升 3 倍,良品率从 95% 提升至 99.8%,生产成本降低 18%。该技术已应用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电池包冷却管路,2024 年量产规模超 1000 万件。 产品升级:吸收 TFH 的纳米涂层技术,中鼎股份开发出耐高压(50MPa 以上)、耐高温(-40℃至 250℃)的氢燃料电池冷却管路,通过 IATF 16949 认证并进入丰田、现代的供应商体系。
TFH 2024 年全球营收约3.2 亿欧元(约合 25 亿元人民币),占中鼎股份总营收的 13.3%,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超 65%。特思通(安徽)2024 年产值达12 亿元,净利润突破1.5 亿元。 通过成本控制与技术溢价,TFH 的净利润率从收购前的 7% 提升至 2024 年的 1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 8%)。
商誉健康:截至 2025 年 3 月,TFH 对应商誉约4.2 亿元,占中鼎股份总商誉的 18.5%,连续 8 年减值测试显示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以上四大收购是中鼎商誉形成的主力,约合19.95亿,占商誉总值23.37亿的85.36%,其它10个收购因金额较小,形成的商誉不大,即便减值,对利润的影响也不大,就不一一例举了。但再说明一点,中鼎的海外收购,都是由中鼎股份的全资境外公司出手的,商誉形成是技术“代价”,而技术代价却使中鼎的技术水平济身相关行业的世界一流,个人觉得,此代价物超所值。
中鼎股份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 资产减值》执行商誉减值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资产组划分将商誉分摊至最小可独立产生现金流的业务单元,如 AMK 对应空悬系统资产组、TFH 对应热管理资产组,与内部管理架构一致。 可收回金额计算 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参考可比交易(如采埃孚收购威伯科)及市场报价,AMK 资产组公允价值约 35 亿元。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DCF 模型): 关键参数:空悬业务预测期(5 年)增长率 18%,折现率 12%(反映技术迭代风险);热管理业务增长率 12%,折现率 10%。
敏感性分析:若空悬业务增长率下降 1%,可收回金额减少约 2.3 亿元,仍高于账面价值。 减值损失确认2024 年测试显示,所有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均高于账面价值,无需计提减值。例如,AMK 资产组账面价值(含商誉)为 28 亿元,可收回金额达 32 亿元,安全边际充足。
最新动态与风险提示
机器人业务布局2025 年通过收购安徽聚隆减速器设备、设立睿思博机器人公司,切入谐波减速器领域,预计首条产线年产能 3 万颗。该业务目前收入较小(2025H1 约 0.3 亿元),未形成显著商誉。 商誉管理措施 模块化管控:中方团队主导 AMK、TFH 等子公司财务与运营,2024 年海外子公司利润率提升至 8.5%,同比改善 1.2 个百分点。 订单对冲风险:空悬、热管理业务在手订单分别达 158 亿元、78 亿元,覆盖未来 3 年产能,降低业绩波动风险。
潜在风险 :
1、行业竞争加剧:宁德时代、拓普集团等企业加速布局空悬系统,可能挤压 AMK 市场份额。
2、技术路线替代:若固态电池普及导致热管理需求下降,TFH 业务可能面临业绩下滑压力。
3、汇率波动:海外子公司收入占比约 40%,欧元、美元汇率变动可能影响商誉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