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A股相关概念股深度分析

用户头像
惟昆
 · 江苏  

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建设取得关键突破,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这对于追求终极能源梦想来说,确实是令人振奋的一步。
下面这个表格,整理了一批与BEST项目及核聚变产业链紧密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帮你快速了解它们的核心优势和特点。
核心环节 公司名称 (代码) 核心优势/与BEST项目关联 未来发展潜力/看点
🧲 超导材料 西部超导 (688122) 全球低温超导材料龙头,其超导线材产品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积极对接国内重大可控核聚变项目,2025年聚变收入有望达6亿元(预期同比增长140%),订单能见度高。
永鼎股份 (600105) 国内唯一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的企业,产品通过ITER认证并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等场景。 2025年高温超导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业绩弹性大。
⚙️ 核心部件与设备 合锻智能 (603011) 直接参与BEST项目,承担了BEST装置真空室的研制。真空室是可控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 作为"合肥BEST链主"企业,深度绑定国家重点项目,根据机构预测,其2025年净利润有望扭亏为盈。
安泰科技 (000969) 全球唯一为EAST装置批量提供全钨偏滤器的供应商,并独家承担ITER钨铜复合部件制造。 在偏滤器和第一壁等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领域技术壁垒极高,2025年核聚变订单达5.2亿元。
国光电气 (688776) 为ITER提供全球首台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并参建CFETR偏滤器模块。 被券商研报列为产业链链主企业,2025年核电领域订单同比增长28%。
航天晨光 (600501) 据券商研报指出,该公司是此次成功安装的BEST装置杜瓦底座的承制方。 直接受益于BEST项目核心部件的制造,体现了其在大型真空部件领域的工程化能力。
英杰电气 (300820) 为国内核聚变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关键电源配套服务,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 中标"环流三号"快控电源系统,2025年聚变业务营收占比预计达19%,技术壁垒高。
🏗️ 工程建设与系统集成 上海电气 (601727) 国内磁约束核聚变主机系统配套最全的企业之一,承接全球首套高温超导核聚变设备。 在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上展出了聚变主机真空室、冷屏、杜瓦等关键设备,综合实力强劲。2025年三季度融资净买入额居概念股首位。
中国核建 (601611) 承担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主机安装总包。 作为国内核聚变反应堆建设的主力军,2025年新签聚变堆土建工程订单34亿元,工程经验丰富。
东方电气 (600875) 国内首台HL-2M装置磁体系统供应商,发布50MWe聚变汽轮发电机组原型机。 在聚变发电的能量转换环节提前布局,与新兴聚变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
🔬 行业核心驱动逻辑
这次BEST项目的突破,之所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背后有坚实的逻辑支撑:
1. 国家战略与工程化提速:BEST装置计划在两年后建成,并目标在2030年实现聚变发电演示。这种明确的时间表,标志着聚变研发正从纯科学研究加速走向工程验证阶段。同时,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的"国家队"——中国聚变公司的亮相,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的国家战略属性。
2. 全球竞赛与政策加持:全球范围内,核聚变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德国政府近期通过了"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的行动方案,承诺投入超20亿欧元。美国核聚变公司也获得了巨额售电协议和技术认证。此外,我国首部《原子能法》明确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研发,为行业提供了长期的政策保障。
3. 产业链订单持续释放:随着BEST、CFETR以及"中国环流四号"(HL-4)等多个大型装置的推进,产业链正进入密集招标期。这对于上游的超导材料、核心部件(真空室、偏滤器、第一壁材料)、专业电源等环节的公司来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订单和业绩增量。
💡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面对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前沿赛道,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量,并务必注意潜在的风险。
· 投资策略参考
· 关注直接受益的"链主"企业:优先关注那些直接参与BEST等国家级项目、且技术壁垒高的公司,例如负责真空室的合锻智能、制造杜瓦底座的航天晨光以及提供关键电源的英杰电气。
· 布局高壁垒的核心材料:超导材料是聚变装置的"生命线"。西部超导(低温超导)和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在该领域优势明显,有望持续获得订单。
· 着眼系统集成与长期运营:像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和中国核建这样的央企巨头,具备系统集成和工程建设能力,能覆盖更长的产业链,在行业成熟后有望成为核心参与者。
· 需要注意的风险
· 技术迭代与商业化周期长:可控核聚变仍是前沿科技,其最终商业化应用预计仍需较长时间(可能十年以上),技术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
· 业绩贡献度有限:对于多数公司而言,目前核聚变相关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仍然较低。相关订单对短期业绩的拉动可能有限,需要客观评估。
· 概念炒作风险:市场热情可能导致部分概念股股价短期波动较大,需仔细甄别企业与聚变项目的实质关联度和订单落实情况。
💎 总结一下
BEST项目的关键突破,为整个核聚变产业链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在这个充满机遇的赛道中,上游的材料与部件供应商将率先受益,扮演"卖铲人"的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