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处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行业级全天候人形机器人DR02,这在机器人领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它IP66级的防水防尘能力和宽广的工作温度范围,让人形机器人在更复杂的户外场景中应用成为了可能。
如果你想布局A股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可以从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与制造、传感器与感知系统这几个关键环节来关注。
🔩 核心零部件与运动控制
人形机器人的“骨骼”与“肌肉”,主要由以下公司参与:
公司名称 核心优势 未来发展潜力
绿的谐波 (688017) 全球首个量产三次谐波减速器的企业,传动精度高,寿命长,在全球机器人手指关节领域份额占比高。 作为特斯拉Optimus等知名机器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直接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量产。
鸣志电器 (603728) 步进电机全球市占率超15%,中空轴电机定位精度高。其空心杯电机功率密度提升显著。 精密运动控制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是机器人精密运动的关键供应商。
汇川技术 (300124) 伺服系统龙头,国内市占率超40%,AI视觉识别速度快。 机器人控制器业务增长迅猛,将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升级和人形机器人对高性能伺服的需求。
江苏雷利 (300660) 能量产高精度伺服电机,产品供货特斯拉Optimus原型机,伺服电机收入增长快。 新增自动化产线提升产能,绑定特斯拉供应链,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中大力德 (002896) RV减速器精度高,售价具备竞争力,良品率和毛利率表现优秀。 机器人关节模组收入增长迅速,性价比优势有望助力其切入更多头部厂商供应链。
🏭 系统集成与整机制造
这些公司负责将零部件整合为可工作的机器人,并推动其在实际场景中落地:
公司名称 核心优势 未来发展潜力
领益智造 (002600) 能提供从精密结构件、散热模组到传感器的全栈硬件方案。已获得Figure 03等项目的千台级订单,并升级为整机代工厂商。 深度绑定客户的能力强,机构预测其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可观,将从机器人量产中显著受益。
工业富联 (601138) 英伟达AI服务器核心代工厂,同时为优必选等机器人公司提供整机精密制造服务,产线自动化率高。 强大的制造能力使其在AI服务器和机器人整机制造领域占据优势,双赛道受益。
埃斯顿 (002747) 专注于运动控制和伺服系统,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精度极高。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国内领先,焊接机器人市占率高。 运动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核心,业务占比高,已涉足服务机器人领域,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中联重科 (000157) 工程机械龙头跨界,已开发多款人形机器人并进入工厂试点,务实落地工业场景。 滚动市盈率在概念股中较低,性价比突出。凭借对工业场景的深刻理解,有望在工业应用领域率先突破。
拓斯达 (300607) 通过收购掌握柔性装配技术,可为客户提供"硬件+系统"交钥匙方案。其谐波减速器寿命长且成本低。 研发投入占比高,已获头部客户认证,新能源领域订单增长快。
👁️ 传感器与感知系统
机器人的“眼睛”和“触觉”,是实现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关键:
公司名称 核心优势 未来发展潜力
奥比中光 (688099) 自研Gemini 335双目相机可实现机器人360°无死角视野。拥有全栈3D视觉技术体系。 3D视觉技术稀缺性强,机器人相关订单增速快。长期看,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将极大释放其业绩潜力。
川润股份 (002272) 为华为人形机器人样机提供微型液冷模组,灵巧手技术已落地电力高危阀门操作。 液冷技术可复用于机器人散热领域,解决高功耗带来的热量问题,符合技术趋势。
汉宇集团 (300403) 其微型液冷泵体积小但散热功率高,已用于小米CyberOne样机。谐波减速器良率突破95%。 机器人散热是新兴赛道,公司计划投资扩建产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散热市场占据先机。
💡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投资逻辑
· 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化加速:云深处DR02的IP66防水防尘和宽温域工作能力,解决了户外作业的核心痛点。特斯拉、Figure等全球巨头的持续投入,也预示着行业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前夜。
· 政策与市场形成双重支撑:工信部“十五五”规划明确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部分地方提供单台最高补贴。中国信通院预测,远期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可达10万亿元级别。
· 沿产业链顺序受益:投资机会上,预计会沿“核心零部件先行 → 传感器配套 → 整机集成放量”的路径展开。绿的谐波、鸣志电器等核心部件供应商,以及奥比中光等传感器企业,可能会率先感受到行业增长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风险
· 技术迭代与商业化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仍是前沿科技,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统一,从样机发布到稳定、低成本的大规模量产仍需时间,存在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一赛道,可能导致部分环节竞争加剧,影响企业利润率。
· 估值波动风险:市场对概念股往往给予较高预期,部分公司短期涨幅较大,需警惕估值过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