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AI的尽头是电力,作为“新基建”的底层支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持续且庞大的用电需求,为电力行业带来长期增长动力。
在今年1-8月,火电电力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去年仍有较大增长。但这么好的业绩,今年的电力股居然是被市场忽视的。
国家推行的容量电价机制,标志着火电商业模式从单纯的“发电赚钱”转向 “容量+电量”两部制电价。
容量电价政策本质,就是保证火电电厂即使在待命状态下,也能获得稳定收入来支付固定成本(包括折旧和维护),使其“愿意并能够”安心扮演调峰角色。
火电厂现在的核心任务从“多发多赚”变成了 “保障系统安全,并获取稳定回报”。
对于未来,α(个体公司超越行业的)机会正在显现。火电公司正朝着“公共事业”的#估值# 逻辑靠拢,从周期股变成成长型的价值股。
主要机会在盈利稳定性和现金流改善带来的“价值修复”和“分红价值”。
节后火电股的三季报,将拉开火电股估值修复的翻倍行情。
$大唐发电(SH601991)$$华能国际(SH600011)$$京能电力(SH6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