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励飞-U(SH688343)$ 云天励飞+DeepSeek联手,国产推理芯片打响绝地反击战。转载的
当英伟达的芯片禁令还在搅动市场神经时,国产阵营突然甩出王炸——云天励飞的推理芯片与DeepSeek大模型完成"史诗级适配",直接带飞股价涨停!这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而是国产AI产业链打出的一套"组合拳":用自己的芯片跑自己的模型,性能还不输国际巨头,这波操作让整个行业看清了一个真相:国产AI的"无卡可用"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从"卡脖子"到"硬碰硬",这对组合藏着什么杀手锏?
云天励飞和DeepSeek的联手,就像给国产AI装了"双引擎"——一个是硬件"发动机",一个是软件"导航系统",缺了谁都跑不远。
先看云天励飞的"硬实力"。他们家的DeepEdge10芯片平台,堪称推理芯片里的"变形金刚":用独创的"算力积木"架构,把8T到256T的算力做成可拼接的"模块",边缘设备要轻量计算?拼个小积木;智算中心要跑大模型?多块积木组合就行。更狠的是,这颗芯片完全基于国产工艺,从设计到制造都不看别人脸色,相当于给国产AI安了个"中国芯"。
再看DeepSeek的"软功夫"。作为大模型领域的黑马,他们的模型不仅参数规模飙到671B(百亿级),还玩出了"轻量化"的绝活——比如把大模型压缩后,在边缘设备上也能流畅运行。而这次和云天励飞的适配,更是把"软硬协同"玩到了极致:双方工程师用Op fusion tiling(算子融合)、Double buffer(双缓冲)这些"黑科技",让DeepEdge10芯片跑DeepSeek模型时,显存占用砍半,速度提了3倍,相当于"用经济型轿车的油耗,跑出了跑车的速度"。
最让人振奋的是那个叫FlashMLA的模块。原本这是DeepSeek为英伟达GPU量身定做的"加速神器",结果云天励飞的团队硬是在自家芯片上复刻了这套技术,还优化得更适合国产硬件。测试数据显示,在跑130亿参数的大模型时,云天励飞+DeepSeek的组合,推理延迟比"英伟达+国外模型"的组合还低了15%——这意味着以后用国产设备做AI推理,不仅不卡,还可能更快。
为什么这波合作让市场集体高潮?三个维度改写游戏规则
8月22日云天励飞股价直线涨停,市值飙到283.8亿,资本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这对组合戳中了国产AI的三大痛点。
第一,打破"无芯可用"的焦虑。之前国产大模型总被吐槽"只能在英伟达芯片上跑",就像"买了顶级游戏却只能用别人的游戏机"。现在云天励飞和DeepSeek证明:国产芯片能跑国产大模型,而且跑得好。比如他们适配的DeepSeek-R1-Distill-7B模型,在DeepEdge10芯片上能支持128K长文本推理,这意味着用国产设备也能处理一本百万字小说的分析任务,完全满足企业级需求。
第二,打开"从实验室到产业"的通道。AI的价值不在论文里,而在落地场景中。云天励飞的芯片本来就擅长边缘计算——比如摄像头里的实时人脸识别、工厂里的设备故障检测,这些场景以前要么用不起高端芯片,要么用国外芯片有安全风险。现在结合DeepSeek的轻量化模型,超市的自助结账机、小区的智能门禁,都能装上"中国芯+中国模型"的AI大脑,成本还降了40%。有企业已经下单:要给全国5000家门店装这套系统。
第三,重构产业链的话语权。过去国产AI企业就像"组装厂":买英伟达的芯片,用国外的开源模型,赚点辛苦钱。而云天励飞和DeepSeek的合作,相当于从"核心零件"到"操作系统"都自己造。比如他们正在适配的671B MoE大模型,一旦跑通,中国企业就能在千亿参数模型的推理市场里,第一次拥有"定价权"——不再是英伟达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而是国产方案用性能和成本说话。
不止于"替代",这对组合要走得更远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毕竟和英伟达的H100比,国产芯片在绝对算力上还有差距。但云天励飞和DeepSeek的聪明之处在于:不硬拼"参数堆料",而是玩"精准打击"。
比如在智慧城市领域,云天励飞的芯片本来就擅长处理视觉数据(比如摄像头画面),结合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就能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搞定"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文字翻译",这种"一专多能"的能力,比单纯堆算力更适合实际场景。有试点城市反馈,用这套组合后,交通违章识别效率提升了60%,服务器能耗却降了30%。
更关键的是生态的力量。现在已有12家企业宣布加入这个"国产适配联盟",有做安防设备的,有搞工业互联网的,甚至还有手机厂商——未来你的手机里,可能就装着云天励飞的芯片和DeepSeek的模型,让语音助手反应更快,拍照修图更智能。当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国产AI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资本市场的嗅觉早已捕捉到这一点。除了云天励飞涨停,整个国产推理芯片板块都在躁动——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市场看到了"国产替代"的清晰路径:从单点突破到协同作战,从实验室数据到产业落地,从"能用"到"好用"。
或许用不了多久,当我们再谈论AI芯片时,不会只想到英伟达,还会想起云天励飞和DeepSeek的名字。因为这对组合证明:中国AI的崛起,从来不是靠"弯道超车"的侥幸,而是靠"软硬协同"的踏实——用自己的芯片,跑自己的模型,走自己的路,这才是真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