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材科技与圣泉集团对比

用户头像
股市故事搬运工
 · 浙江  

东材科技圣泉集团在 M9 电子树脂领域的竞争格局呈现显著差异,二者在技术路线、产能布局、客户认证及市场定位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深度对比分析:

一、技术实力与产品性能

圣泉集团:全栈技术领跑者

M9 级碳氢树脂(ODV)的绝对垄断
圣泉是国内唯一获得授权量产 M9 级碳氢树脂的企业,其 ODV 产品介电损耗低至 0.0008(@110GHz),适配 6G 通信及 AI 服务器的超高频需求。该材料单价达 200 万元 / 吨,毛利率约 40%,已进入台积电 CoWoS-L 封装供应链,并与国内前三大 CCL 厂商(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建立合作。其独创的酚醛树脂基球形多孔碳技术,解决了硅基材料膨胀炸裂的行业难题,循环寿命提升至 1500 次,支撑电动车 60 万公里续航。

PPO 树脂的国产替代标杆
作为国内唯一规模化供应电子级 PPO 的企业,圣泉的 M8 级 PPO 树脂介电损耗≤0.002,性能对标杜邦 IUPILON™系列,成本低 15%-20%,已通过英伟达 GB200 基板验证,单台 AI 服务器用量达 2.1 公斤。2024 年 PPO 产能 1300 吨,2025 年扩至 2000 吨,目标覆盖全球 30% 的高端市场。

东材科技:高频高速材料专家

马来酰亚胺树脂(BMI)的技术突破
东材的 BMI 树脂耐温性突破 280℃,与日本三菱化学持平,支撑 AI 服务器 24 小时满负荷运行。其碳氢树脂介电常数稳定在 2.4 以下,适配 800G 光模块,已通过生益科技建滔集团认证,间接供应英伟达、华为昇腾。2024 年高速电子树脂收入同比增长 129%,占电子材料业务的 36%。

平台化技术的跨界延展性
东材的激光直写技术从 PCB 向半导体、光伏电镀铜等领域延伸:

光伏电镀铜:设备在通威股份验证中,若替代银浆技术突破,可占据 10%-15% 设备市场份额(2025 年全球规模约 50 亿元)。

生物医药:与药明康德合作开发生物芯片光刻解决方案,进入生命科学高端设备领域。

二、产能布局与市场渗透

圣泉集团:产能扩张与客户绑定

产能释放节奏
2025 年计划将 PPO 产能扩至 2000 吨、碳氢树脂扩至 1000 吨,叠加现有 12 万吨电子树脂总产能,可满足全球 30% 以上的高端市场需求。其泰国生产基地的 SAP ERP 系统上线,助力东南亚市场拓展,目标 2026 年海外营收贡献超 15 亿元。

客户认证壁垒
圣泉通过华为、苹果、英伟达等客户的 1-2 年认证周期,形成技术壁垒。例如,其 PPO 树脂进入生益科技供应链耗时 5 年,当前在生益的供货占比达 20%-30%,并获英伟达 GB200 基板 60%-70% 的订单份额。

东材科技:产能与订单的高匹配度

产能爬坡速度
合肥二期基地 2025 年中期投产,碳氢树脂产能从 500 吨 / 年提升至 3500 吨 / 年,极限产能达 1500 吨。当前订单已排至 2025 年 Q3,产能利用率超 120%,3 月单月发货量破百台,4 月环比再增 30%。

市场份额优势
在国内高频高速树脂市场,东材占据 70% 以上份额,尤其在华为昇腾供应链中近乎垄断。其 BMI 树脂在 AI 服务器 PCB 产线渗透率超 60%,2025 年 Q2 新增订单 1.46 亿元(占 2024 年营收 15%)。

东材科技圣泉集团各有优势,圣泉凭借技术垄断、产能先发及国际化客户结构,在 AI 材料升级周期中更具爆发力;东材则以国产替代和平台化布局构建长期壁垒。对比最近的走势,圣泉集团明显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