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新兴产业是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上海在深远海风电、海洋数字化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例如,国家批准上海开展深远海风电试点工作,上海电气推出“全球最大海上浮式平台发电机”等
海缆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 海缆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核心设备,利用海底光电复 合缆的内置光纤作为传感和通信介质,实时监测和采集海缆的温度、应变、扰动、行波等数据, 结合后台的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多维数据融合学习算法,对海缆的状态异常、过热、锚挂、暴 露、冲刷等威胁进行评估分析,及时给予提示和预警。该系统可有效保障海缆运行安全,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光格科技是国内海上风电领域海底电缆监控市场的龙头企业,其海缆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可实时监测海缆的温度、应变、扰动等数据,并提供预警。
光格科技(688450):公司专注于以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为核心的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精益化的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网、海底电缆、综合管廊、石油石化等领域。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2.80亿元/3.01亿元,YOY依次为69.55%/43.61%/7.49%,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37.81%;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0.66亿元/0.69亿元,YOY依次为115.14%/87.45%/4.64%,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61.60%。最新报告期,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17亿元,同比增加46.33%;归母净利润-0.1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0.16亿元而言,亏损有所缩窄。根据初步预测,公司2023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0.00万元-2,000.00万元,同比增长3.50%-10.70%。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分布式光纤传感龙头,具备软硬件一体化供应能力,有望持续受益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向其他技术传统应用领域的逐步渗透及替代。分布式传感器使得整根光纤都可以作为传感器件,具备无监测盲区、监测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寿命长、便于安装铺设、安全性高等优点;但该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目前渗透率相对较低,在电力电网及综合管廊领域的渗透率均不到8%,其他领域(石油石化、交通基建、城市安防)渗透率仅为2%。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分布式光纤传感解决方案的研发,是国内少数具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底层硬件及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的厂商之一,据Frost&Sullivan,公司2021年在国内分布式光纤传感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作为分布式光纤传感细分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及成本下降带动的渗透率提升。
2、公司在电力电网及海上风电监测海缆两大光纤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处于业内领先,整体竞争力较为突出。1)公司深耕电力电网领域,目前已为国网及南网提供了超过1,000条高压电缆及超过1,000公里的电力设施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并打造了总投资82.74亿元的“西安东北郊330kV架空线路落地迁改工程火灾探测项目”、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电缆在线监测项目”等数个标杆项目。其中,公司在高压线缆领域竞争优势突出,2020-2022年高压电缆及通道监控运维管理的资产数字化监控运维系统招标中标金额排名保持国内第一。
2)公司是国内海缆监测领域细分小龙头,根据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021年,公司参与的海底电缆项目的总装机量为14.59GW,监测海底电缆总长5,926km,占同期我国海上风电累积装机量的比例为55.29%,是国内排名前四的海缆厂家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汉缆股份的合作供应商。此外,公司正计划逐步开拓石油石化、城市交通、大型建筑等光纤传感器的主流应用场景
- 行业需求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6月新增风电装机25.84gw,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30.8%。其中,6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6.08gw,同比虽下降8.3%,但环比增长108.2%。风电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 海外市场增量空间打开: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上调了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多个国家计划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此外,美国、韩国、日本、越南等新兴市场也有望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海外市场的增长为风电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公司海缆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核心
设备,利用海底光电复合缆的内置光纤作为传感和通信介质,实时监测和采集海
缆的温度、应变、扰动、行波等数据,结合后台的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多维数
据融合学习算法,对海缆的状态异常、过热、锚挂、暴露、冲刷等威胁进行评估
分析,及时给予提示和预警。该系统可有效保障海缆运行安全,对海洋能的开发
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