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阿里云 概念 300839 博汇股份 液冷新贵 阿里系关系密切 无锡国资

用户头像
理想完美
 · 陕西  

300839 $博汇股份(SZ300839)$ 实控人拟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从 销售燃油的公司 变身ai算力商 从阿里系购买算力 为阿里云等数据中心 提供液冷解决方案

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升级并购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定增申请获交易所受理,设立全资子公司加持算力。2025年7月11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发行对象为原鑫曦望合伙,发行股票认购价格5.6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2亿元,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公司设立无锡极致液冷科技子公司,提供IDC、AIDC智算中心液冷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公司设立全资起航、起程子公司,推出变压器油(电力绝缘油),通过对其指标进一步提升,

其应用领域将延伸到储能电池冷却、大型算力中心浸没式冷却等领域。

根据公司2025年7月19日关于子公司购买资产的公告,基于对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领域发展前景的看好,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购买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技术服务、网络设备及服务等,用于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采购总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3.9亿元,交易对手为杭州鑫蜂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史楠和席明贤均曾任职于阿里系核心企业(钉钉),并以个人身份投资该基金。目前,席明贤已担任博汇股份的首席数据官,主导其AI与液冷技术转型;史楠则通过其创立的鑫蜂维公司与博汇股份开展业务合作。• 北京百望金控因其母公司与阿里巴巴存在股权关系,也被视为具有“阿里系”背景。• 需要强调的是,阿里巴巴集团自身并非该基金的直接股东。上述关联主要通过个人和前高管投资、历史任职以及业务生态合作体现,属于一种间接且深度的绑定关系

股权结构中的阿里关联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是鑫蜂维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为 35.4255%。钉钉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这表明阿里巴巴通过钉钉直接持有鑫蜂维的股份。

🔵 2. 官方定位与战略合作 多家权威媒体和官方通稿中,鑫蜂维被明确称为 “阿里巴巴的合资企业” 以及 “钉钉全球首家共创公司”。这意味着其与阿里的关系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深度的战略协同和业务共创。

🔵 3. 创始人与阿里的渊源 鑫蜂维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楠,是阿里钉钉的创始共创伙伴之一,曾与钉钉创始人无招(陈航)在阿里巴巴的创业圣地“湖畔花园”共同参与了钉钉从0到1的创建过程,并担任过“钉钉全球首席布道师”的角色。这种深厚的个人经历背景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与阿里系的纽带。

🔵 4. 核心业务与阿里生态强绑定 鑫蜂维的核心业务是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这完全围绕钉钉生态展开。公司已累计服务超过160万家政企组织,其解决方案深度融合了钉钉平台。此外,鑫蜂维还携手阿里云、钉钉共同推出“AI创新赋能中心”,共同开拓政企数字化市场。在2025年,鑫蜂维还与杰创智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布局“智算云+钉钉AI生态”,这再次体现了其在阿里生态内的关键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无锡液冷,探索并逐步开展液冷综合解决方案、智能算力服务等相关新业务,构建公司在AI算力领域的布局,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博汇股份[300839]·2025-07-28 公告声称公司将从钉钉下属公司鑫蜂维处购买算力资产,交易价格3.9亿,交付时间2025年7月。请问董秘: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公司对算力产业作出那些重要的发展部署?是否是为了配合阿里云和钉钉在AI领域3800亿投资而做出的举措? 博汇股份:您好,基于国家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以及公司产业协同发展的前瞻思考,公司于2025年6月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聚焦提供IDC、AIDC 智算中心液冷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该子公司处于初创阶段,团队搭建与业务开展正在有序推进,液冷团队将结合市场需求和客户属性灵活开展业务,不断加大液冷技术在算力场景中的应用挖掘,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博 博汇股份[300839]·2025-07-28 鉴于阿里云、钉钉、鑫蜂维与蚂蚁数科在稳定币方面的协调关系,请问总经理和董秘:公司除了液冷科技之外还有那些规划以便融入阿里这一重要的发展领域? 博汇股份:您好,公司始终关注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机会,相关信息公司会依规披露,请持续关注公司公告,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博 博汇股份[300839]·2025-07-28 博汇将AI能力应用到海外项目,2025年5月阿联酋市场拓展中,阿里云启动全球AI基建部署,博汇作为“化工新材料案例”参与推广,双方探索共建数据中心和共享物流网络,享受中阿合作框架下的税收优惠政策。请问董秘:以上新闻是否属实? 博汇股份:您好,公司始终积极把握全球市场机遇,并基于技术优势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博汇股份[300839]·2025-07-14 请问董秘:请介绍公司重要股东席明贤和史楠在阿里云、钉钉、鑫蜂维和中鑫智算的任职情况、职务和在AI领域的重要贡献。博汇股份:您好,关于股东在外部机构任职等社会动态,建议您参考相关市场主体的官方公开披露、工商登记系统等平台,以获取较为准确和权威的信息。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博汇股份[300839]·2025-06-24 阿里云的席明贤和史楠团队通过原鑫曦望入主后为公司带来那些技术、专利、人才、市场、客户的优势和潜力促使管理层下决心设立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极致液冷科技的成立是否就是为了融入阿里3800亿的AI投资领域? 博汇股份:您好!设立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是基于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拓宽业务布局,充分发挥公司现有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各业务之间优势互补,拓宽业务范围和市场领域,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潜力。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谢谢! 博 博汇股份[300839]·2025-06-24 据媒体报道,海南华铁微信号于20日11点24分左右发布了一篇文章,文中透露,蚂蚁数科与海南华铁就RWA稳定币生态等进行了探讨。请问董秘:公司新控股股东同样由阿里云的席明贤和史楠团队主导,他们有没有引导公司一起参会与蚂蚁数科进行RWA稳定币生态的探讨? 博汇股份:您好!公司重大经营动态会依法依规进行披露,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新闻报道:鑫蜂维携手钉钉、阿里云全面进军AI领域,以“AI创新赋能中心”为核心驱动政企数字化转型。请问总经理和董秘:鑫蜂维的史楠和阿里云的席明贤作为原鑫曦望的重要股东将如何引领博汇股份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进军AI领域?除了液冷科技还有那些发展前景?是否将进一步介入阿里云的AI出海和全球算力布局? 博汇股份:您好,公司在聚焦主业稳健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同时,会积极以开放的视野关注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寻求并探索成长机会。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海南华铁筹划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推动东南亚等海外智算中心的落地及业务全球化。同样,博汇股份的新控股股东也是由阿里云的席明贤和史楠团队主导,请问董事长、总经理博汇股份是否也将在阿联酋等中东地区复制华铁经验进行AI、AIDC、大模型和算力等方面的投资和运营? 博汇股份:您好,公司已于2月11日发布公告,截至收购报告书签署日,在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主营业务或者对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如果在未来12个月内主营业务做出改变或重大调整,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和义务。谢谢!

博汇股份液冷技术的六大核心竞争优势

博汇股份液冷技术的六大核心竞争优势 一、基础材料自主可控优势 依托母公司40万吨/年基础油炼化能力,博汇股份实现冷却液全自产,相比外购厂商可降低系统BOM成本8%-12%,毛利率达35%-40%quote。其与比利时Solvay联合开发的氟化液配方具备两项关键技术突破:介电强度达80kV/mm(行业平均60kV/mm),工作温域覆盖-40℃至180℃极端环境quote。这种纵向一体化布局构建了材料端的成本护城河。

二、全栈式技术整合能力 通过"三方联盟"生态构建完整技术闭环:

冷却液:自产氟化液+变压器油(延伸至浸没式冷却)硬件设备:引入FastCool浸没式CDU专利技术quote 室外冷源:联合申菱环境开发IDC级冷却塔系统 智能控制:配套群控软件实现PUE动态优化quote 该体系实现从材料到系统的端到端控制,交付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30%quote。

三、性能参数行业领先

关键指标对比传统方案:

指标 博汇方案 行业平均 优势幅度 PUE值 1.2 1.5-1.8 降低20%+ 单机柜功率 200kW 50-80kW 提升150% 冷却液更换周期 5年 2-3年 延长67% (数据来源:机构调研纪要quote)四、应用场景验证充分 超算中心:新加坡国家超算中心6MW项目实现节电38%quote 云计算:国际云服务商GPU集群批量应用quote 政策标杆: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庆阳节点建设quote 五、战略协同效应显著 国资赋能:无锡惠山区国资控股提供政策资源quote 生态合作:通过鑫蜂维接入阿里云生态链quote 产能弹性:冷却液产能可快速扩至百万吨级quote 六、专利壁垒构筑防御 三方联盟累计持有130+项液冷专利,其中44项为发明专利,覆盖:

冷却液纳米改性技术 CDU二次换热结构 浸没式机柜密封方案quote 行业横向对比定位 相较于英维克(冷板式龙头)、中科曙光(超算集成商)等竞争对手,博汇股份的差异化优势在于:

唯一实现冷却液自给的系统厂商quote 通过化工背景获取原材料成本优势quote 国资背景加速政企项目落地quote 当前主要挑战在于作为行业新进入者,需要快速建立数据中心领域的品牌信任度quote。

相关引用

氟材料制冷一、博汇股份液冷技术核心优势博汇股份(300839.SZ)通过子公司“极致液冷科技”联合申菱环境(301018.SZ)和中国台湾FastCool(未上市),形成“三方联盟”,构建了独特的液冷技术生态链,其核心优势包括:1. 全栈一体化解决方案- 冷却液自产:依托母公司40万吨/年基础油炼...

博汇股份:6月19日接受机构调研,弘尚资产、中银资管等多家机构参与

从化工到算力,博汇股份开启增长新纪元

博汇股份获16家机构调研:公司会不断加大液冷技术在算力场景中的应用挖掘,不断拓展...

博汇股份:东吴能源化工、健顺投资等多家机构于7月3日调研我司

$博汇股份(SZ300839)$ 博汇股份发展液冷技术的先天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基础材料研发与生产能力博汇股份在石化、化工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基础材料研发与生产能力,这为其液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化学合成技术能够合成液冷系统所需的各类高性能化学材料,如冷却液等,保障了液冷设备关键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传热技术优势公司具有先进的传热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液冷系统的散...

数据中心液冷产业链新维度拆解:温控、模组、介质及配套生态(下)

把三家公司放到同一张时间轴上看,2024—2025 年恰好出现两条“交叉曲线”:
• 台湾 FastCool 由“材料-器件”向上做系统;
申菱环境由“系统-工程”向下做芯片级优化;
博汇股份300839子公司极致液冷(无锡)作为新锐集成商,正好需要把“芯片-机柜-机房”一次性拉通。
三方一旦深度耦合,会把“极致液冷科技”这个赛道推向三个新阶段。
──────────────────
1. 技术路线:从“单一冷板”走向“混合+浸没”
• FastCool 的两相浸没液(Fluorinate 系列)+ 低温两相冷板技术,能把 GPU 热点温度再降 8–12 ℃;
• 申菱把冷板、CDU、Manifold、干冷器做成全链路预制化模块,交付周期由 4 个月缩到 6 周;
• 极致液冷把以上两种技术打包成 20–80 kW 机柜“白盒方案”,并开放接口给最终用户做二次开发。
结果:下一代 GB200 / 910C 机柜可以先用“冷板+两相浸没”混合模式量产,随后无缝升级到纯浸没,降低技术路线切换风险。
──────────────────
2. 交付模式:从“卖设备”变成“卖 PUE 结果”
• FastCool 负责冷却液与芯片级散热模组的长期性能担保(5 年沸点漂移 <1 ℃);
• 申菱负责机房级 PUE 指标承诺(年均 1.14,热带地区 1.2);
• 极致液冷把机柜、管路、监控做成“交钥匙”合同,按 kW 计费租赁。
结果:客户只需签一个“PUE 服务合同”,无需分别采购冷却液、CDU 和机房空调,TCO 再降 10–15%。
──────────────────
3. 市场节奏:从“示范项目”到“万柜规模”
• FastCool 的冷却液已在新加坡 NSCC、台湾 NCHC 超算中心跑满 3 年,可靠性背书足够;
• 申菱 2024 年液冷订单同比 +200%,字节、阿里、电信等头部客户开始批量化复制;
• 极致液冷与申菱的战略合作目标:2025 年底前在中国大陆+东南亚交付 10 000 台 50 kW 以上液冷机柜。
结果:行业拐点由“示范”进入“万柜复制”,液冷渗透率有望从 2024 年的 8% 提升到 2027 年的 35% 以上。
──────────────────
一句话总结
FastCool 解决“芯片级散热极限”,申菱解决“工程级快速交付”,极致液冷负责“场景化规模复制”。三者叠加,将把极致液冷科技从“高端可选项”变成“AI 算力基础设施的默认配置”

作者:理想完美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理想完美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