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南国无忧
 · 广东  

东方甄选之前在董宇辉时代是直播带货公司,现在转变成线上山姆,山姆替代逻辑。食品安全和品质一直是国内中产以上阶层的一个痛点,东方甄选是在做对的事情。以前山姆利用全球供应链来提供品质商品,现在甄选尝试用国内供应链,通过品控来实现类似山姆的商品品质,同时性价比更高,还突出食品类的配料表干净这个亮点,同样也是通过会员制增加用户购买黏性。

近1个月东方甄选股价涨幅超过1倍,甄选股东赚了钱,就会加大购买甄选商品,同时积极向亲友推广甄选,会员数因此1个月内据说增加了8w,增加的会员体验商品后又变成甄选股东,股价上涨和会员增长短期内形成共振,已经出现了饭圈化的倾向。

短期内甄选的逻辑没撒问题,那长期呢,长期甄选有护城河么?

目前甄选线上山姆这条赛道还属于蓝海,还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甄选现在营收还是百亿量级,也还不足以吸引电商巨头亲自下场。接下来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甄选即便会员数不断增长,最终净利润也被证明比较微薄,那长期看,会员数就不能转变成有效业绩,那甄选的长期价值也有限;另一种可能是甄选证明最终净利润还能不错,那甄选营收后续成长到千亿量级,还想不吸引电商巨头下场,那是很难的。现在为了外卖闪购这种微利业务,几个巨头都打得头破血流,很难想象有一块千亿级营收利润还不错的业务,电商巨头会视而不见。一旦电商巨头下场,那甄选不论从资金量,还是流量,还是团队规模,人才优势,都难以跟电商巨头相比,甄选能做到的严格品控,电商巨头只要觉得有利可图,也同样可以做到,前提是甄选先帮验证了线上山姆这条赛道可行。有些股东经常说的甄选每年食品检测费就几千万,但这几千万在电商巨头那里又算什么投入呢,究其根本,利用国内供应链加上严格品控,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护城河,电商巨头们要不要去做,只取决于这种商业模式是否被验证有利可图。

1个月前的甄选股价还是一眼便宜,做出买入决策是容易的,但是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卖出决策要么依赖于估值,但是目前甄选并不好相对准确的估值,而且短期如果形成抱团,股价也容易出现严重透支。以目前甄选股东群体这种饭圈化趋势,是有可能形成抱团的。那不能依赖估值来提供卖出指标,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业务转折信号,长期看甄选的商业模型并没有太大的护城河,那么电商巨头下场可能就是一个业务转折点,之后市场不再能独享,蓝海会变红海,就是卖出信号。在这之前,甄选目前这种会员增长趋势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也就可以持股不动。

$东方甄选(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