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院校报到率滑落至85%甚至80%以下。青岛电影学院(72.7%)、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85.29%)、齐齐哈尔工程学院(79.69%)、桂林信息科技学院(83.76%)、广州应用科技学院(84.23%)、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81.41%)等院校,面临着严峻的生源挑战。录取了,却不来。 这不仅意味着教育资源的空置,更是办学危机的尖锐警报。
据有关资料披露,2025年有我国大学第一方阵之称,令无数考生趋之若鹜的985大学,居然有数百名新生未报到,其中: 哈工大31人、武大42人、中大58人、同济69人、山大105人(破纪录)、中南150人, 多校未报到率超1%。普通院校更甚,民办校或超10%,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招1550人,498人未报到(超3成)。虽然未报到的新生原因多种多样,但与学校盲目新建校区扩大招生有直接的关系。 早在一年多前,我就针对山大(山东大学)新建一个超大校区(7805亩)的现象,发表了题为《大学之“大”,应该大在哪里?》一文(见下面链接),指出大学的大,是在于有大学问,有大知识。而不是以学校面积之大论英雄。果不其然,山大今年不光招生员额不满,而且录取的新生居然有100名未报到。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新生入学率正在呈下降趋势,一年比一年少。现在还在开疆拓土建新校区,或者正在规划建新校区的高校应该停下来,好好反思一下,大学发展之路在何方?大学应该怎么办?大学之“大”,应该大在哪里?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