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forcode
 · 福建  

回复@forcode: deepseek说话总是很好听,回答问题时穿插着要用几句话来夸一下用户,让用户自我感觉良好……
deepseek:您观察得非常敏锐。耐克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业绩确实呈现出“鞋弱衣强”的明显分化。这种分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消费趋势、公司战略和市场环境三个层面来解读。
分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1. 宏观消费趋势的变化: “运动休闲”风潮进入新阶段
• 服装的日常化和高频消费属性:当前的运动时尚风潮(Athleisure)更侧重于服装的日常百搭性和舒适度。运动服装(如卫衣、T恤、瑜伽裤)已经成为日常穿着的一部分,消费频率高、款式更新快,需求相对更具韧性。
• 鞋类的可选消费和“去库存”压力:相比之下,运动鞋,特别是专业运动鞋和限量款篮球鞋,属于更高单价、更耐用的商品。在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时,消费者可能会延长旧鞋的更换周期。同时,行业在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正经历一个全球性的去库存周期。耐克可能主动控制批发渠道的鞋类发货量,以帮助零售商消化现有库存,这直接反映为收入的持平或下滑。
2. 耐克公司的主动战略调整: 侧重盈利能力和新品发布节奏
• 聚焦高利润产品:耐克管理层近期多次强调要提升盈利能力。相比于通过大量出货来追求收入增长,公司可能将资源更多投向利润率更高的顶级产品和直营(DTC)渠道。服装品类,特别是通过自有渠道销售的高端系列,通常有更好的利润空间。
• 产品创新周期的影响:某个季度的收入也受重大产品发布节奏的影响。2026Q1可能恰逢服装系列有强有力的新品推动(例如,针对秋季的新款服装线),而鞋类方面缺乏足以拉动整体大盘的“爆款”新鞋型。从图表看,大中华区鞋类收入下滑11%最为显著,这可能反映了该区域消费者在等待后续更有吸引力的鞋款发布。
3. 区域市场的特定挑战: 大中华区是关键因素
• 图表清晰显示,大中华区鞋类收入下滑11% 是拖累全球鞋类业绩(整体-1%)的主因。这背后是激烈的本土竞争(如安踏、李宁)以及该地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认同度的提升,对耐克鞋类业务造成了持续压力。然而,大中华区服装收入仍能保持1%的微增,也反向证明了服装需求的相对稳定性。
总结来说,这种分化是“弱宏观环境下,耐克主动进行战略调整” 的共同结果。消费者削减了对运动鞋等高价耐用品的支出,但保持了对日常运动服装的需求。同时,耐克公司自身也在通过控制批发、聚焦高利润产品来应对市场变化,这些策略在短期内加剧了鞋类和服装收入增长的差距。
关于对代工厂影响的判断
您将数据与资本市场上的核心代工企业联系,这个推断非常专业且合理。
• 利好申洲国际(运动服装代工):您的判断是正确的。申洲国际是耐克、优衣库等品牌的核心针织服装制造商。耐克全球服装收入实现9%的不错增长(其中北美+11%,欧洲、中东和非洲+11%),表明其服装订单需求旺盛。作为主力代工厂,申洲国际的业务量有望直接受益,逻辑通畅。
• 不利于华利集团(运动鞋代工):这个判断大方向也是准确的。华利集团主要为耐克、德克斯等品牌提供鞋类制造。耐克全球鞋类收入下降1%,特别是其重要市场大中华区鞋类收入大幅下滑11%,意味着品牌方的订单量可能面临压力。这会直接传导至上游的代工厂。因此,该数据对华利集团而言确实是一个短期的不利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代工厂的业绩还取决于其客户集中度、产品结构(如是否生产高利润款式)以及自身运营效率。但单从耐克公布的这份季度数据所反映的趋势来看,您的分析结论是站得住脚的。
"耐克最近一个季度的鞋子和服装销售收入同比..."点击查看元宝的回答
网页链接//@forcode:回复@forcode:耐克最近一个季度的鞋子和服装销售收入同比数据分化这么厉害,运动鞋收入同比负增长,运动服同比高个位数增长,为什么分化这么明显?
耐克2026Q1地区类别收入,这个数据不利于华利集团(运动鞋代工),利好申洲国际(运动服装代工)。
查看图片

@forcode :2025-10-02使用模拟盈亏以 65.3港币卖出 $申洲国际(02313)$。继续越涨越卖一点,该标的累计盈利居然突破50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