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归藏先生
 · 上海  

$牧原股份(SZ002714)$ $巨星农牧(SH603477)$ $唐人神(SZ002567)$
这个板块头部企业已经出栏了8000万头,市占率超过10%,上市猪企的出栏量市占率已经25%。从这些数据可以轻易得出猪周期已经很平滑了,基本上不会有暴涨暴跌的情况出现,这个行业貌似没啥板块性机会了。
但是生猪行业还是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产能略过剩,4043万头能繁母猪使得整个行业都是微利,仅牧原等头部厂商可以赚钱。2、行业负债率很高,猪瘟后,规模企业疯狂扩张,负债率已经从40%飙升到70%,如果企业一直内卷不盈利的话,高负债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今年宏观环境很弱,外部局势复杂,为了走出通缩,提振CPI,降低企业负债,国家提出了反内卷政策,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将改变很多行业,包括生猪。
本来平平淡淡,没啥投资价值的生猪行业迎来了外力作用,去产能,使得行业再一次出现了非常重大的投资机遇。此次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如下:1、去产能,要求减少100万头能繁母猪。2、限制体重120kg。3、限制二次育肥。
我们做投资一定要搞明白出政策初衷和动机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背景下理解为什么出这样的政策。具体到生猪行业,去能繁母猪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限制体重和二次育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多去掉点能繁母猪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搞那么复杂呢。其实本质原因就是来自CPI的压力,去年下半年猪价可是一度涨到了18-20块钱,现在只有14块钱,猪肉对CPI不仅没有正贡献,而且成为了拖累。去能繁母猪是解决不了短期猪价的问题,只能影响十个月之后的价格,但是减重就能影响短期价格,目前TOP30都在减重,虽然短期对价格有冲击,但短期抛售压力缓解,下半年猪价就会涨起来,这是发哥开的速效药。按照测算,去能繁+减重最少去掉行业6%以上的产能,甚至有数据称2024年商品猪体重135kg,如果到120kg,光这一项就减去12%的产能,当然执行的时候不可能一头超过120kg的猪都没有,所以需要打打折扣。在一个本身就只过剩2-3%产能的行业,减掉6-10%产能,价格肯定会涨的。
总结下:去能繁母猪是长效药,降体重是速效药,用了速效药,可见发哥对CPI的重视程度。
所以次轮猪周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轮周期,需要站在猪周期之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目的是要走出通缩,那么一定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如果不及预期,那就会继续加码,直到达到目的。
次轮猪周期供给侧改革其实是从5月份开始的,市场毫无反应,主要原因就是市场认为猪周期太分散,且以民企为主,国家是管不好这个行业的。而且有背市场经济规律,认为肯定执行不好的。其实生猪行业本身就不是一个很过剩的行业,目前行业是微利的,能繁也就过剩了2-3%。随便发点力,猪价就涨了。生猪相比光伏、钢铁等行业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农业不交税的,不涉及地方政府利益的,政府是有意愿配合的。所以千万别觉得生猪行业是块难啃的骨头。
我认为次轮猪周期是仅次于猪瘟的历史第二大周期。很多猪肉企业的头均市值是历史最低,甚至低于2018年的时候,低估值是高弹性的基础。
希望猪周期热闹起来!!时隔6年,猪周期该回来了!
最后感谢一凡大神的专业数据及科普,时隔多年捡起来猪周期。@一凡帝诺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