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访问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先生时,问他有没有极为崇拜并认为是模范的公司,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3M公司,这点毫无疑问。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推出什么。奇妙的是,他们很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推出什么东西来。但是,即使永远不能预测3M会做什么,你却知道这家公司会继续取得成功。”我们同意休利特的说法。的确,如果拿生命做赌注,赌我们研究的哪一家公司会在今后50~100年内继续成功和适应,我们会把赌注下在3M上 $3M公司(MMM)$
当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3M是以失败、以一个重大错误起家的。3M开采金刚砂矿的创业观念遭到几近致命的打击,之后,这家小公司试了好几个月,想找出一些可能行得通的东西,找出任何可以做的事情。弗吉尼亚·塔克在《巨人品牌:3M的伟业》一书里写道:在1904年11月寒冷的冬天里,董事会每周都在开会,寻找一个解决之道。这些创办人决心不放弃(公司),幸运的是,他们的员工也戮力同心,每一个人都做了一些个人牺牲(包括有人无偿上班),以便把公司维持下去。
最后,董事会同意一位投资者的建议,认定3M应该脱离采矿业,转而制造砂纸和砂轮。(有这么多从失败的矿场采来的无用的低级矿砂,公司还能做什么别的东西?)所以,3M在绝望之余放弃矿业,战略性地转移到研磨产品上。这绝不是出于谨慎的计划。
从1907~1914年,3M受困于质量问题、利润低微、库存积压和现金周转的危机之中。但是,在年轻而有书卷气、从会计人员转为销售经理的麦克奈特默默有心的推动下,公司开始振作起来,实验、改善能使公司勉强存活下去的产品。
1914年,3M把年仅20多岁的麦克奈特提升为总经理。麦克奈特天生就是一个造钟师,很快就开辟一个5英尺×11英尺的角落储藏室,投资500美元设置水槽和胶水槽供实验和测试之用,创立了3M的第一个实验室。用人造的矿物实验数个月后,3M推出一种极为成功的新砂布,叫做Three-M-Ite,这个产品使3M能够发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股利,而且在发明75年后,仍然列在3M的产品名录里。
麦克奈特外表虽然羞怯、谦虚,却有永不餍足的好奇心和追求进步的驱动力,经常一周工作7天,以便推展3M羽翼未丰的事业,而且他总是在寻找公司可以追求的新机会。例如,在1920年1月,麦克奈特打开一封不寻常的信,信上写道:请把贵公司用来制造砂纸的每一种规格的矿砂样品寄给费城的印刷油墨、铜粉和金色印油制造商弗朗西斯·G·奥基。
3M并不出售原料,所以这中间没有生意可做,但是麦克奈特一则受好奇心驱使,一则始终在寻觅可以推动公司前进的有趣新构想。他自问:“奥基先生为什么要这些样品?”
3M因此碰到了公司历史中最重要的产品,因为奥基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防水砂纸,后来证明在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厂和油漆工厂里是极为有用的产品。(这里打个岔,奥基向许多家矿业和砂纸公司索取样品,但是除3M之外,没有一家愿意问他为什么需要这些样品。)3M公司很快取得使用这项技术的权利,开始销售“干湿两用”砂纸。
3M不只得到了这些,的确干湿两用牌砂纸甚至不是交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麦克奈特这位总是专注于建构组织的卓越建筑师,不仅和奥基签约并感谢了他,还雇用了他!奥基把费城的工厂关闭,搬到圣保罗,成为3M专攻新发明方面的重要人物,一直到19年后才退休。
3M早年几乎夭折的历史在麦克奈特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希望公司内部有足够的变化,以求自保:开始时,我们把所有的鸡蛋(失败的矿场)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依靠产品多元化……贸易战不可能同时打击所有的产品,而且至少我们的一部分业务总是会有利润。
但是,就像麦克奈特雇用奥基的例子所显示的,麦克奈特不希望公司的演进和扩张只靠自己一个人,他希望创造一个能够从内部继续自我突变、由员工发挥个人首创精神推动公司继续前进的组织。从下面这些3M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麦克奈特的做法:“要听听有创见的人的话,不管开始时这些话有多荒谬。”“要鼓励,不要挑剔。让大家发挥构想。”“雇用能干的人,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果你在众人四周筑起围篱,你得到的是绵羊。给大家所需要的空间。”“鼓励实验自由。”“试一试,而且要快!”麦克奈特直觉地了解到,鼓励个人首创精神会产生进化式进步的原料——没有方向性的变化,他也明白这种变化后来并不是都有用的。
(给大家自由,并且鼓励大家自主行动)一定会造成错误,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管理层独裁,告诉手下人应该怎么做事,大家犯的错误一定不会比管理层犯的错误严重。但是,管理层犯错误,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会扼杀首创精神。如果我们想继续成长,一定要有许多具有首创精神的人。
事实上,在砂纸之外,3M第一次尝试自我突变是设法打进汽车蜡和亮光用品市场。结果证明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最后公司放弃了这一类产品。但是,3M的第二次突变极为成功。在麦克奈特创造的不妨一试的气氛下,一位名叫迪克·德鲁的年轻员工去拜访客户,来到一家汽车喷漆工厂的现场,听到一阵极为粗鲁不敬的叫骂声。当时汽车漆成两种颜色已经很流行,但是分隔两种颜色的胶水和胶带却遮蔽不了,汽车上漆后会留下难看的大斑块和不均匀的分隔线。
“难道没有人能供应我们有用的东西吗?”油漆工远远地隔着油漆间气恼地抱怨着说。“我们可以!”3M来的这位访客回答说,“我敢说,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一些修改,做出保证有效的隔离胶带。”
但是德鲁发现,3M的实验室里没有这种现成可以修改的东西,所以他像真正的3M人一样,自己发明了3M隔离胶带。德鲁抓住一个表面上看似问题的机会——这种过程后来出现了好几千次——终于使3M公司完成了脱离砂纸的第一次渐进式转变。5年后,很多公司和3M接触,想购置防水包装胶带,为此,德鲁以隔离胶带的科技为基础发明了一种注定会成为世界家喻户晓的产品——思高牌透明胶带。思高牌胶带不是计划中的产品。1920年的时候,3M没有一个人知道公司会涉足胶带业务,而且绝对没有人预期这种产品在30年代中期会变成公司最重要的产品系列。思高牌胶带是麦克奈特创造的组织气氛下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什么高明策略性规划的结果。
但是,比思高牌胶带更重要的是,3M把进化式的程序制度化,促成了思高牌胶带的发明。曾任3M公司研究部门主管、后来担任总裁的理查德·卡尔顿早在1925年就在3M公司的技术指导手册里明文规定了“变化与选择”的策略:(我们)必须具有产生和测试构想的可靠程序……每一个构想都应该有机会证明其价值。理由有二:第一,如果构想很好,我们需要它;第二,如果构想不好,我们证明它不实际之后,就等于买了保险,也求得内心的平安。
图为3M的视觉丽(Scotchlite)反光板科技产品系列。卡尔顿还增加了另两项评估和选择构想的重要标准,且都以3M的核心理念为基础:第一,被选中的基本上必须是新构想,3M只希望选择创新的构想,第二,构想必须符合人类某种可以证明的需要——可以解决某种真正的问题。创新如果不能“转变成某个地方、某些人觉得有用的产品和工艺”,3M不会有兴趣。
有趣的是,3M却不是完全根据市场规模来选择创新构想的。3M有“制造一点、销售一点”和“采取小小的步骤”之类的座右铭且深知大东西经常是由小东西演进而来的。但是,由于事前不能预知哪一种小东西会变大,就必须尝试许多小东西,保留有用的,抛弃没有用的。3M的营运根据“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没有哪一个市场、哪一种终端产品因太小而可以弃之不顾”。公司采用一种政策,容许员工在面对问题和构想时,可以抽发细小的“新枝”,大部分新枝不会成大气候,但是有任何新枝显现出希望时,3M一定会让它成长为整枝树枝,甚至一棵大树。这种发芽抽枝的方法在公司里人尽皆知,以致3M有时候干脆把产品系列画成一棵长了很多树枝的大树。
3M故事的绝妙之处,在于公司超越了麦克奈特、奥基、德鲁、卡尔顿和公司早年所有创意十足的个人,他们创造了一家公司,一部突变机器,不论谁来当CEO,都会继续演进。虽然3M的领袖永远不能预测公司未来会向何方发展,却毫不怀疑公司会长期健步如飞。这家公司已经变成一座滴答作响、生气勃勃、不知疲倦的时钟,有着无数配合良好的有形机制,可以刺激持续不断的进化式进步。例如:
诺顿和3M不同。诺顿是根据一个很好的创业观念设立的,从一开始就赚钱,创立15年后,已经把投资者的资本增值15倍(参见附录2)。3M 1902~1914年间还只是奋力求生存,而诺顿已经成为研磨产品工业的领袖,而且年复一年展现出优异的经济回报率。1914年,诺顿的规模足足是3M的10倍,获得的利润也远远超过苦苦挣扎的3M。但是,诺顿早年虽然远比3M优秀,却无法和3M这部“恒动机器”并驾齐驱。3M逐渐超前,最后在规模和获利能力方面远远超越了诺顿。
3M奋勇前进,到1990年,销售额终于突破130亿美元,拥有数百种创新的产品。相形之下,诺顿发现自己成为敌意购并的目标,不能再以独立的企业实体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