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迪斯尼是比当下判断泡泡玛特简单很多的题目

用户头像
林文丰
 · 广东  

巴菲特投资迪士尼发生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远在他成为全球知名的“股神”之前。

迪士尼当时发展成什么样的公司? 在1966年,迪士尼已经是一家享誉全球的娱乐公司,但其规模和业务范围远不及今天。当时公司的核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创意驱动、IP(知识产权)价值巨大,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公司。 $迪士尼(DIS)$ $泡泡玛特(09992)$

具体来看,1966年的迪士尼拥有以下几大块业务:

传奇的动画电影制片厂:

经典片库:到1966年,迪士尼已经创作了一系列动画史上的不朽杰作,如**《白雪公主》(1937年)、《木偶奇遇记》(1940年)、《灰姑娘》(1950年)**等。这些电影的片库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可以反复变现的价值。

近期成功:公司刚刚在1964年推出了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该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奥斯卡奖,证明了公司依然拥有顶级的创意和制作能力。

一个成功的、可复制的主题公园:

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位于加州阿纳海姆的全球第一家迪士尼乐园自1955年开业以来,已经运营了超过十年,并被证明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能够持续产生巨额现金流的“印钞机”。巴菲特正是看到了这座乐园的价值。

未来的蓝图:当时,华特·迪士尼正在秘密地为他的下一个宏伟计划——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进行规划和土地收购。这个未来的巨大潜力在当时并未完全被市场所认识。

初具规模的媒体和消费品业务:

电视节目:迪士尼通过《彩色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Color)等电视节目,不仅获得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些节目成为了宣传其电影和主题公园的强大营销工具。

IP衍生品: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卡通形象的授权和商品销售,已经是一个成熟且利润丰厚的业务。

当时市场的担忧(也是巴菲特的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是,创始人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的健康状况在1966年已经出现问题,他本人也于同年12月不幸去世。整个华尔街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没有了华特,迪士尼还是迪士尼吗?” 这种悲观情绪导致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这正是巴菲特看到的机会。他认为,即使华特不在了,公司拥有的强大IP和迪士尼乐园这座“护城河”的价值依然存在。

迪士尼成立多久了? 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10月16日。

巴菲特是在1966年通过他的私人投资合伙企业(Buffett Partnership, Ltd.)投资的迪士尼

所以,当巴菲特投资时,迪士尼公司已经成立了大约 43 年。

投资的后续: 巴菲特在1966年以每股38美分的价格(拆股调整后)投资了400万美元,购买了迪士尼约5%的股份。仅仅一年后,即1967年,他就以每股59美分的价格卖出,获得了约55%的回报。他后来多次承认,过早卖出迪士尼是他投资生涯中“犯下的大错”之一,因为他错过了后来迪士尼几十年的惊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