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 直聘创始人赵鹏谈企业文化

用户头像
林文丰
 · 湖南  

boss直聘赵鹏: 分权而治,各干各的

李翔: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之前有人跟我说,华为创业时,任正非任总跟团队的大部分人是有年龄上的差异的。从一开始,任总在华为就拥有一个长辈的权威。我不知道,你们团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赵鹏:我不能说没有,但我有一些游戏规则去克服这个东西带来的坏处。举两个游戏规则的例子,第一,我们家不是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耍流氓”,我们家是典型的“分权而治”,基本上谁的事谁说了算,这是从我跟我们这些人的分工的角度来看。$BOSS直聘(BZ)$

第二,体现在审批流上叫作能不批就不批,为此还专门讨论了审批流。我们把审批流分为真批和假批。真批是什么意思?这个上级比你懂,比你懂的人帮你批,是有意义的,他知道怎么批,批还是不批。倘若这个人并不比你懂,需要听你做30分钟brief(简报),学了你知识的60%,或者碍于面子批了,或者偷懒批了,这就是假批,最好不要有,假批就是一个企业熵增的重要开始。而且,就算比他懂,产品中心、算法工程中心、市场中心,这些组开展工作,我们也不批的。分权而治,各司其责,在弄清楚三个在不在的前提下,就各干各的,就是这么一个局面。

确实从0到1弄一个犀利的互联网产品不是我擅长的。你要让我抽象一个框架我大概也能说出来,因为我对行业、对用户还是有洞察的。但是你让我把这个东西弄出来,我弄不出来,这玩意儿是工笔画,我的手已经没那么稳了,对色彩也没那么有感了。创始人要知道,是你在吃那些年轻人的饭,还是年轻人们在吃你的饭。如果是一个资源型企业,比如当年我能把这个地块拿到,囤在这里3年涨5倍,那非常清楚,大家吃的是拿地人的饭,这时候你去乱分就不合理。但有些企业分明就是你吃大家的饭,像我们公司吃的就是产研的饭。你吃谁的饭你就应该敬着谁。拿什么敬?一要拿钱,二要拿时间。这是挺简单的老农民的道理。

创始人充其量就是一个部落的酋长,你打仗有战士厉害吗?采摘有大姐厉害吗?跳个大神你也跳不过祭司。需要有你这么一个酋长,但是可不能妄自尊大。最不妄自尊大的方法就是把利益分了,所以我们是勇敢地分。这是主要原因。

真正克服是做不到的,你是CEO嘛,归根到底,组长以上干部晋不晋级,涨不涨钱,发不发股票,发多少股票,还是你在做决定。所以一定需要用别的东西来制衡。

创始人这种“鬼东西”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一个企业的创始人理论上是无所敬畏的,除了国家法律不能触犯,跟董事会说好的不要去碰,其他谁管你啊?一不小心就没有人管着你。一个企业200人,就觉得自己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是创始人这个物种。所以企业文化和企业规则千万不要认为是用来管员工的,一定是用来管创始人的,明明白白说好,贴到墙上,就不要去犯。权力是非常害人的东西,创始人是一个有权力的岗位,所以千万要管住自己。我们家的一个方法就是各干各的

我们家有一个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叫用户满意。吾日三省自己,吾的用户满意吗?吾今天服务的用户满意吗?

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今天吐槽吾的用户如何能够满意?在这之下,至少组长以上干部,都知道自己有几个headcount(职员总数),今年能花多少钱,再经常问问自己那几个在不在。综上就可以自己管自

己了。

李翔:你们有多少组?

赵鹏:我们总部有100多个组。

李翔:每个组大概多少人?

赵鹏:5人到20人不等。

李翔:组上面是什么?

赵鹏:大组。组和大组。

李翔:组、大组,然后呢?

赵鹏:没有然后了。各种委员会是一个联络组织,是规则的制定和看守者,委员会不是一个机构。

李翔:大组组长向谁汇报,向你吗?

赵鹏:我有20来个汇报人,但是很多人也不需要天天汇报。很多人知道OKR,知道公司大概规则是什么样,就不汇报了,两个月见一面也挺好的。

李翔:像分权这种游戏规则,是你开始找创始团队这些人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吗?

赵鹏:其实是基于我一个理性的判断。我们这号人在全世界的同行已经干了17年的情况下出来干这件事情,唯一的活路就是去创造,不创造就没有活路,而创造这件事情的本质是,它一定是踩坑踩出来的。所以你要确保怎么有利于大家去踩坑,你要确保踩坑前回答三个在不在,只能这么干。

研究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如何自上而下地创造,通常都是耍流氓。因为它违反了规律。创造就是布朗运动”的结果。还没创造呢,就知道要创造什么,都是胡扯的,会丧失很多发现。

三个在不在:这一组创新如果败了,试问咱公司还在不在?这一组创新败了,试问你的锐气还在不在?这一组创新败了,试问团队的荣誉感还在不在?综上都在,你就干。有一个不在了,你就想想再干。

工业生产上什么叫聪明?我们苦思冥想也没答案。有一天晚上读《利维坦》,那哥们儿对聪明做了一小段解释,我注解了下,拿回来定义我们工业上的聪明。

第一,总是能明白人家啥意思;第二,总是能让人家明白指有公司特色的解释。自己啥意思;第三,遇到一个课题能够相对快速地形成思路去解决;第四,始终能稳在重点上,不机会主义,不跑偏。综上,在一个工业生产的环境下就是一个聪明人。将来有机会可以再迭代

你让一个年轻人先向你证明以后某个事你可以信任他了,证明他是值得你信任的人,这话听着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根本就行不通。你怎么能让他走投无路到天天需要向你证明?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天天需要我证明你能信任我”待我,那我就打酱油,骑驴找马。然后你再指责我摸鱼,没意思。

所以我坚信信任是给出来的,总要有一个人先给。两个人都在玻璃瓶子里互相观望,最后就是悲剧嘛。所以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勇敢地给。

李翔:比如你刚刚举的很多例子,无论是二十六个月还是三年,整个过程是怎样的?是开始的时候大家没有把话说死,然后保持可能性?

赵鹏:我们要跟人家说我们是谁,这地方是一个要创造什么样价值的地方,你能发挥的是什么,你能获得的成长是什么,大概有一个匡算。否则你就是凭空去请人家。然后人家说愿意跟你继续交流,那你中间就按频次交流,人家有空就聊聊,其实也是为了加深了解。

李翔:站在你的角度,你会认为哪些CEO挖人很厉害?哪些创业者或者CEO,挖人太厉害了?

赵鹏:我觉得张一鸣厉害。张一鸣团队成长的速度确实厉害,而且进去的人生存和发展的概率也相对高。可能跟他正在开疆拓土有关系。挖人厉不厉害,一是挖不挖得到,二是能不能长到一块儿去,这俩都得要。也有一种人挖人厉害,空降兵一死一大片,挖回来的管理者生存概率极低。这个人可能就是挖人厉害,但是种树不厉害。又要挖人厉害,又要种树厉害,这些年觉得张一鸣是一个例子。

李翔:如果说你们公司,包括你自己,要输出一套方法论的话,你觉得会是什么?它其实就是你们这个公司最大的技能点。

赵鹏:我觉得就是前面讲的创造的方法论。找好边界,各干各的。要坚信创造的本质是布朗运动的结果,千万防止在顶层设计之下领导一次企业内部创造的过程。这个东西如果有一天真的能输出的话,我觉得应该对老大型企业-不是指地位的老大,是又老又大,以及想干点正事、想改变点什么、想实现点价值的人,都会有意义。

赵鹏:我们执行的政策是,T5工程师放在我们家的话,薪资中位值约等于百度T6、阿里P7。再辅之以其他,效果甚佳,确实把难度降下来了。人要愿意跟你谈,你先把钱谈明白再谈别的,钱没谈明白,上来就谈别的,不是耍流氓吗?把这个政策放下去,对我们高级工程师的密度建设有很大帮助。

政策是干吗的?政策是让一件事情整体变难,或者整体变容易,它是一个系数。具体的你们再具体干。不是说我有了这个政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没有这么简单。

李翔:你觉得你们这家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

赵鹏:这个组织凝聚了一拨优秀的人,这拨优秀的人能够按照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规则一起做事,从而能够有一些发现新问题、定义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简称进化力。这是这个组织唯一有所谓护城河的地方,也就是它的组织能力。

李翔:听上去就是没有护城河。(笑)

赵鹏:组织能力的建设极其困难,真的有组织能力了,就有护城河了。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词叫相信。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作为一个自然人,你真心诚意地相信你的leader吗?

为什么组织能力重要?当一个行业发生变革时,是谁在推动变革?是人,而不是model。Model这个东西,画到墙上谁都能看到。就像产品那个皮肤,一点都不神秘。你做了6个版本,然后A/Btest,最后说这个icon摆在这儿是正确的。别人明天就会了。什么东西是大家学不走的?

组织中的人相信组织的leader吗?他凭什么相信你?是因为他笨,你洗了他的脑吗?不是吧?所以我觉得这是最难建设的力量,但是一旦建起来以后,人对了,事早晚就对了。人不对,事再对,早晚也是去沟里了

所以你说有没有护城河,我也不觉得这是护城河,这算生命力吧。河焉以护城,长城焉能挡住匈奴铁骑,还是得靠人。所以我们能攻则不守,绝不守。

再有一个就是讲同理心。企业里有时候一

个人权力大点,膨胀了,动不动就说“you arefired(你被开除了)”。说实话,机关里面听上去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没听说过处长将科长开除的。你见过古今中外哪个衙门一个六品对七品说“you are fired”?那他得犯多大罪啊。所以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如说大家是商量着工作,尤其在中央机关。我一个处里5个人,开除谁啊?人家真不高兴我了,我是真没脾气。所以你要有强大的同理心,你要强烈地理解这个人,然后跟他和谐工作。你得把处里四五个人真的团结好,大伙一块儿做事情才好。

这种同理心,我认为是一个leader特别重要的东西。现在有的年轻管理者,认为他是因权力而实施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你奖励一个人还是处罚一个人,归根到底是因为规则。你是一个规则的看守者和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运用规则去打击谁的人。

赵鹏:我们家有一句黑话,把担当比较重要的责任的人,叫作“天花板组”。要时时刻刻知道你其实是这件事的天花板。你想锁死这个公司的进步吗?你如何才能不锁死这个公司的进步?而我本人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我想锁死这个企业的进步吗?如果哪天我发现,我的存在已经变成这个企业进步的障碍了,我就要高唱一句:老而不去者,为之贼也。我就应该离开岗位。倘若我仍然能贡献价值,能守护这个组织的成长,我就应该拼命地干工作。

所以一个企业有一拨人,不管是因为来得早,不管是因为管的人多,不管是因为岗位重要,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天花板组就是你们,要互相看着点,到某一日真的成了天花板的时候,一定要欣然高喊一句“老而不去者,为之贼也”,然后欣然离开岗位,不要叽叽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