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对卡夫亨氏(Kraft Heinz)的投资,已成为他辉煌投资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公开承认的重大失误之一。他坦言,为这笔交易“支付了过高的价格”,而这一错误判断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对品牌护城河的误判、对合作伙伴经营策略的路径依赖,以及对行业变革的低估。
核心错误:出价过高与品牌神话的动摇
巴菲特的核心反思在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2015年联合巴西私募股权公司3G资本(3G Capital)推动卡夫食品与亨氏合并时,对卡夫的估值过高。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犯了几个错误...我们为卡夫多付了钱。”
这一“出价过高”的判断,在2019年初得到了残酷的验证。卡夫亨氏宣布对其旗下卡夫(Kraft)和奥斯卡·迈耶(Oscar Mayer)等核心品牌的商誉进行高达154亿美元的巨额减值。此举震惊市场,并直接导致伯克希尔的持股价值巨幅缩水。商誉减值通常意味着公司未来预期现金流无法支撑其品牌价值,这无疑是对巴菲特当初信赖的品牌“护城河”理论的直接冲击。
巴菲特曾以其对拥有强大、持久竞争优势的公司的青睐而闻名,这些优势通常体现为强大的品牌效应。然而,他后来认识到,消费品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多重因素导致投资失误
导致巴菲特此次投资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低估了零售商的崛起和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的竞争
巴菲特2017 年反思道,像沃尔玛(Walmart)、亚马逊(Amazon)和好市多(Costco)这样的大型零售商变得越来越强大,它们推出的自有品牌质优价廉,严重挤压了卡夫亨氏这类传统品牌制造商的生存空间和议价能力。消费者对传统品牌的忠诚度正在下降,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这种零售渠道的力量转移,侵蚀了卡夫亨氏曾经稳固的市场地位。
2. 对3G资本“成本削减”模式的过度依赖
3G资本以其激进的成本削减和运营效率提升策略而闻名。在与百威英博等公司的合作中,这一模式曾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在卡夫亨氏的案例中,这种“零基预算”被证明是一把双刃剑。
过度削减成本,特别是在营销和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不足,损害了品牌的长期发展潜力。当消费者口味和需求快速变化时,卡夫亨氏未能及时跟上创新步伐,导致产品线老化,难以吸引新的消费者。这种策略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利润率,但却以牺牲品牌的内生增长动力为代价。
3. 对行业变革的反应迟缓
消费者对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卡夫亨氏旗下的许多核心产品,如加工肉制品和含糖饮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公司未能有效调整其产品组合以适应这一新的消费趋势,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4. 财务与会计问题
除了经营层面的问题,卡夫亨氏还曝出了会计问题。公司曾披露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传票,调查其采购部门的会计操作和内部控制流程,这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即使是巴菲特自己选拔的管理层,即使他对公司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依然不能杜绝财务造假。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再信任管理层,也不能放松对公司内部风险的关注,财务报表是排除项,不是通行证。你不能因为觉得管理层靠谱,就觉得公司没问题,更不能把所有钱都押在一只股票上。投资里永远要给“未知”留余地,这不是胆小,是对风险的基本敬畏
5.对行业趋势的反应滞后
美国消费者很早就有越来越认健康食品的趋势,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激增。但卡夫亨氏仍依赖加工肉制品、含糖饮料等传统品类,与当时已经明显显示的风潮相悖。
巴菲特在2025年承认,卡夫亨氏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导致“在对抗部分零售商时碰了壁”。此外,竞争对手如联合利华通过创新(如多芬的女性健康项目)巩固了市场地位。
生意是跟着市场走的,客户需求变了,你不变,就只能被淘汰。在行业出现拐点的时候,卡夫亨氏将重心放在了削减成本上,错失了转型机会。
而市场一直在变,投资者要保持敬畏和警觉,别躺在过去的认知里。
最近美国食品巨头卡夫亨氏(KraftHeinz)宣布将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一家专注于酱料业务,另一家聚焦食品杂货业务。第一家酱料公司将囊括亨氏、费城奶酪、卡夫通心粉奶酪等资产,另一家杂货公司则将涵盖Oscar Mayer热狗、卡夫单片奶酪、乐事多等资产。资料显示,2024年,卡夫亨氏酱料部门销售额约154亿美元,食品杂货业务销售额约104亿美元。
从目前的情形看,十年前由巴菲特主导的这笔460亿美元的并购,算是以遗憾告终了。
事实上,巴菲特也曾说过,对卡夫亨氏的投资一直是他最遗憾的一次投资。
2023年年底,当初一起入局的3G资本已经把股份全卖了,此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卡夫亨氏董事会的人也于2025年5月退出了。
十年前,巴菲特主导的卡夫与亨氏的合并,最初确实削减近20亿美元的成本,使公司利润率领先于同行。但公司竞争力下滑,在产品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方面表现不佳,导致接下来业绩不断下滑和股价下跌,目前公司股价仅是收购时的1/3。
从最新的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公司收入为258.46亿美元,有机增长率为-2.1%,增长乏力。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净销售额为64.79亿美元,同比下降3.6%,有机净销售额下降2.4%,净利润同比下滑了90%,经营形势非常严峻。
2019年,巴菲特就公开承认在购买卡夫时犯了错误,他当时给的结论是买入时支付太多了。2025年8月初,伯克希尔还对其持有的卡夫亨氏股份进行了37.6亿美元的减记。
巴菲特承认,伯克希尔在2015年卡夫与亨氏合并时支付了过高价格。当时合并后的公司估值高达890亿美元,但到2019年市值已腰斩至416亿美元。收购价格过高,业绩下滑,导致2019年卡夫亨氏计提154亿美元商誉减值,伯克希尔因此减记30亿美元投资价值,成为其史上最大季度亏损之一。
巴菲特和芒格 2001
查理,你怎么看麦片和汤公司?
芒格:我认为这些例子说明护城河使得竞争对手的敌意变弱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产品的下游变得更加集中和更加强硬。我的意思是,大型食品杂货连锁店现在有很大的影响力。然后再加上沃尔玛、好市多超市、山姆超市,家乐氏夫妇面对的是一个不同于三四十年前的世界。
巴菲特:是的,品牌和零售商之间总会有一场战争,因为零售商希望自己的名字成为品牌。而且,如果人们对好市多或沃尔玛的信任超过他们对品牌的信任,或者与品牌信任程度相当,那么品牌的价值就会从产品本身转移到零售商身上。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你知道,我所知道的第一个案例是在 30 年代的A&P。我相信 A&P 是这个国家最大的食品零售商。他们也是私有品牌的推动者。比如 Ann Page,我想那是一个很大的私人品牌。他们觉得他们可以说服 30 年代的消费者,他们的品牌要比 Del Monte 这样的品牌,还有 Campbell ' s 这样的品牌要更好。当时的人们一度以为他们会赢得那场战争。
谁知道呢?我不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后来 A&P 的下降,但它是很戏剧性的。曾经有一段时间,这是一个伟大的美国成功故事,但后来却成了一个伟大的美国失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