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风格还是很分化,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跑不赢指数,甚至有人踏空或者亏钱,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一种不用多说,唯有恭喜(也要注意盈亏同源哦),而后面两类投资者多少有点难受,今晚就分享几个“痛心”时刻,让大伙儿高兴高兴。
先聊印象最深刻的宁德时代,属于是“双重打击”。
现在肯定没人质疑了,一波大涨直接拿回“宁王”称号,但是否还有读者记得,在下半年刚刚开始时,港股宁德和A股宁德简直是天差地别。
当时有朋友问我,AH股该怎么选,我说港股流动性低,而且还有溢价,A股宁德更有性价比。
过一段时间朋友又来了,说H股溢价已经超过40%,怎么看呢?人家表面客气,但我知道心里肯定郁闷得不行,骂我一万遍有余。
不管怎样,好公司也得要买在好价格,我更加坚定表达了A股宁德的性价比。
就是这么“嘴硬”,好在事到如今,终于能松下一口气。
老读者都知道,宁德是跟踪了很久的企业,如果能处于好价格,那就是“非卖品”。当时有成立产品的想法时,就想好一定要给她留出位置。
没想到,随着产品流程的推进,宁德仿佛要给我庆贺一般,一路高歌猛进。
怎么形容呢?好比是看中一样礼物,踌躇满志地存钱,势必要拿下,结果存钱的速度赶不上涨价的速度,只能一点点打消念头。
不过坦白说,在宁德身上倒有没什么遗憾,虽然每天涨得我连呼吸都痛,自己新产品难以参与,但至少是早有心理准备,储能龙头和汽零龙头也是同理。
这一家就有点“过分”了,海康威视。
说好的,基本面下行三年,消化三年,慢慢迎来反转。结果就差“临门一脚”,人家不等了,直接大阳线潇洒离去。
可能有读者会说,长期投资不该在乎这10个点,确实没毛病,但不得不考虑到两个因素:
其一是,价值投资目标就是年化15%-20%,这直接就把大半年的收益幅度涨掉了,难受;
其二是,好不容易第二天就能揣着攒来的钱去买礼物了,前一晚得知临时涨价10%,吐血。
而且无独有偶,光伏龙头和电网龙头,虽然没有涨停的那种冲击感,但这几天也是不声不响涨了挺多,滴答滴答。
再往前追溯,还有一家值得聊几句,就是汇川技术。
上面这些“吐血”,只是新产品没跟上的可惜,算是“天意”,至少平时内部投研会或者文章里都提及到,有所贡献。
下面这家是真要拍断大腿的“人为”,原因是跟踪得紧密,测算出今年净利润是50亿附近,给予20倍估值,最简单就是1000亿市值。考虑到可能修复不及预期,就把1000亿作为了锚定市值。
等啊等,记得特别清楚,最低触碰到1050亿,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已经蓄势待发要重点推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股价触底反弹,再也没回过头。
那次之后,我就在内部主动反思,估值和市值都该是区间的概念,而不用那么较真。时常说分散投资和分批投资,都是用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
当然,所有这些案例都是近1年的事情,大背景是牛市,再往前就有更多惨痛的刻骨铭心。这里就不再展开,如有兴趣且听下回分解。
新产品建仓在即,越是临近越是有好公司不断大涨,肯定不怎么好受,不由自主就想起,孟子云: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还假装着乐观,改成“天将降大任于围棋也,必先苦其心志,涨其标的”。结果领导说好像不对,应该是“挨个涨其标的”。我的心又是一阵痛。
玩笑归玩笑,最核心四个字其实是“动心忍性”,投资本就是一场修炼,有很多事都改变不了,只能想办法应对。
我的应对方案,简单概括就是两句话:
一方面,如果哪里热去哪里就能赚钱,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市场亏钱了,显然这并不是一种长期有效的交易模式,无论何时何股都不可追高;
另一方面,该担心的根本不是没有好公司可以投,而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赌徒注定只能得到没有确定性的结果,要坚持章法。
因此,万变不离其宗,仍然盯着好公司和好价格的基本原则:
好公司是最优先级,如果还有好价格就要有底气,如果是相对便宜就打底仓,如果超出估值区间就耐心等待。
同时,资本市场里有很多金融工具,帮助投资者应对各种情境和需求,其实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就是宽基指数和ETF。先要跟得住,再争取跑得赢。
明天大A股不开盘,就闲聊几句,趁机发发“牢骚”,球友们见笑了哈。
#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之路# $宁德时代(SZ300750)$ $海康威视(SZ002415)$ $汇川技术(SZ300124)$ @雪球创作者中心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