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一下方丈谈阿里的观点
2025年8月
觉得BABA的业务决策不让人放心,外部事件驱动权重太高。
2025年7月
阿里肯定有在改革,但刚性的东西易改(比如通过出售资产纠正错误的并购战略),软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是很难改的。
2025年7月
阿里象共军,ZZ 挂帅,人定胜天。
2024年5月
阿里巴巴收钱是从商户(卖家)这里收,但是,卖家之所以付钱,是因为这里有买家。 所以买家才是商业地产的根本,就象线下的商业地产,选址是根本,招商运营是其次的事情。
2023年12月
阿里这个公司的发展,确实是让人感慨万千。
其实线上卖场这个商业模式真的是很不错,但是人的膨胀,犯了太多的错误。
人在顺境下的膨胀,可能达到的边界超过人的想像,之前看阿里的很多做法,我觉得无法理解,我也怀疑是不是自己水平太差。现在看,其实就是瞎搞啊,还是常识更加管用。比如:不可能用效率更低的东西(比如线下)去拉效率更高的东西(线上),比如,不能通过投资解决流量问题,比如,不能通过投资建立企业间的“战略合作”。阿里起于市场,最后却陷入了战略臆想。
2018年
阿里是网上商业地产(或者叫做平台)模式,它建立巨量的卖家与巨量的买家的链接。巨量的买家带来了商业品类的极大丰富和服务的深入、个性化,而这又吸引了巨量的买家,这种链接模式,具有极强的网络效应,即卖家越多,买家越多,买家越多,卖家越多。可以说,只有互联网才能实现这种几乎没有边界的网络效应。
而京东是商场模式,即刘强东去进货,通过快递员(物流系统)送给买家。
但是,刘强东的选品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商品的丰富程度受限;快递员(物流系统)不但并不具备网络效应,而且是一个边际效应递减明显的业务,即投入大了一倍,客户满意度可能只增加了5%。
京东对客户的服务,无从调动海量卖家的积极性,做不到深度和个性化。
$阿里巴巴-W(09988)$ $美团-W(0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