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away7788: $LifeMD(LFMD)$
我看了lfmd的财报和电话会议稿,这次财报比较糟糕,但也有迹可循。
1.正如我上次预测的那样,nvo和lly对仿制药的态度以及FDA颁布的法律,其实对上市公司做出了一个选边站的姿态。以前lfmd可以很宽松的去做personalized glp生意,现在不行了,他们选择做品牌药生意。
电话会议里给出了很多有趣的数据。
比如特别提到体重管理的患者在无法报销并且需要自费(500刀/月)的品牌药物时,很多选择了退款,转而去选择上百家仿制药供应商(已经不合规,可能是小作坊或者不知名的小公司)。我感觉hims也加强了personalized glp的要求,但是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在nvo宣布终止hims的合作关系后,我就没有继续追踪hims,毕竟这块我个人搞不清楚未来的走向。
(挺有意思的,看来lfmd选择洗白后,彻底不装了,说的都这么直接,上百家复合供应商hhh)
lfmd管理层也提到过自己也接受personalized glp,会把符合的(这里应该属于严格符合范畴,所以客户应该很少)推荐给第三方药房。
2.这次财报另一个最主要的影响是来自ED药物的REDMX,他们的获客成本提升了15%左右,导致减缓了销量。从财报也可以看出广告成本有点抬头。$Hims & Hers Health(HIMS)$ 好像hims的ED生意也遇到了一些逆风,所以算是一个佐证。
3.保险取得了不错的紧张,目前保险占比依旧很小,不过年底或许能达到10-20%。且通过保险报销的患者会显著增加粘性。这算是lfmd长期不错的地方。他们覆盖的州也在增加,覆盖人数没记错应该是6000/8000万。
4.关于lly和nvo的合作关系,管理层似乎不想说太多。所以这里我是存疑的。
5.从Q1到Q2,其实lfmd经历了一个体重业务的极大转型,总体是不利的,引用的这条6-23的文字我其实也指出了这一点担忧。再就是整个telehealth人头增长只有7000人,from Q1 290,000 to 297,000,我认为是有很多人退出的原因。管理层也给了数据,12个月保留大概三分之一。主要是前30天退出的比较多,他们会全额退款。也说明了和lly以及nvo的品牌合作其实带来了转化但真正长期保留率很低。所以总体来讲还是我预测的那样,大家还是不太能消费得起品牌药,叠加复合药的存在。这里nvo的财报电话会议里应该也提了这点,从侧面得意忘形印证。
就先说这么多吧,小公司的护城河就是这样充满了剧烈波动,尤其经历了这样一个剧烈的转型。我报以理解。会继续关注,跌多了会考虑卖入。因为公司盈利能力其实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
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大家对感兴趣的公司,读一下财报和电话会议稿。
推特上有个总结版本的我感觉还不错 - 网页链接
就先说这么多吧。有点乱。//@away7788:回复@利刃華爾茲:利刃哥还有关注 lifemd 吗?如果有请教下最新季报怎么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