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冬天的一片雪花
 · 江苏  

成飞集团(现为中航成飞,股票代码:302132)通过借壳中航电测完成上市后,已成为中国军工领域的千亿级龙头企业,其财务表现和战略意义备受关注。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

1. 重组概况

交易方式:2025年1月,中航电测174.39亿元发行股份收购成飞集团100%股权,交易后更名为中航成飞,证券代码变更为302132。

股权结构:航空工业集团持股比例从0.62%提升至78.07%,实现绝对控股。

业务整合:重组前中航电测主营测控设备,重组后新增歼-20、歼-10、翼龙无人机、C919机头等核心业务。

2. 财务表现

总资产:从39.7亿元激增至1256亿元,成为军工板块重量级上市公司。

2025年上半年业绩

净利润同比增长50%,主要受益于军品订单增长及海外市场拓展(如高端无人机订单增长38%)。

2025年全年营收目标800亿元,一季度营收33.09亿元(占比4.1%),预计后续季度将加速交。

合同负债:2025年Q1末达242.38亿元(较2024Q4增加177.9亿元),显示订单储备充足。

3. 战略意义

军工资产证券化标杆:成飞借壳上市被视为中国军工改革“破冰之举”,后续或推动沈飞、西飞等资产证券化。

产业链协同中航电测的航电技术与成飞的整机制造能力结合,提升战机智能化水平(如歼20外贸版采用融合技术)。

国际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海外订单增长38%,主要来自无人机和智能装备领域。

4. 市场反应

股价表现:重组消息公布后,中航电测股价曾单月上涨超500%,市值一度突破1800亿元

机构评级: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7.87亿、47.64亿、57.10亿元。

5. 未来展望

军工改革深化:国资委要求军工企业加速“资本化、市场化”,成飞模式或成后续改革样本。

技术创新:公司正探索AI大模型辅助飞机设计,并推动“数智航空”转型。

综上,中航成飞借壳上市后,不仅财务表现强劲,更成为中国军工高端制造与资本化结合的关键案例,未来或进一步引领行业整合与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