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川哈了个气,大家在说4.7又来了。
4.7的时候,阿川刚上台,没人摸得清他是什么路数。那个节点其实也不是现在的节点,而是他把之前放的狠话落地了,大家没见过这一套,感觉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狠人。现在过了半年,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北美那边则是喊着“trade for TACO”,根本不带怕的。现在刚到喊话阶段,这种非官方的表态发言,我们也不会有很直接的回应。
本来想长文聊聊存储的,实在工作太忙,讲点重点吧。
存储这块分两块来看,一是涨价,二是自主可控和上市,这两块是有区别的。
模组厂、晶粒厂,主要受益的是涨价逻辑。首先,存储是个周期性非常强的大宗商品,价格有高峰期有低谷期,晶粒厂比如海力士美光三星,盈利能力跟随价格波动;而模组厂除了这块之外,他们还有个绝活,体量大商业能力强眼光好的厂,会在价格低谷期囤货晶粒,然后在价格上涨期出货,赚取这部分的差价。所以看盈利能力很简单,看看半年报这几家有多少存货,存货越多赚的越猛。
另一块是自主可控和上市,这块就是两长。长鑫的进展比想象中快,如果月内能把材料报了,甚至有机会年内完成上市。股权这块没啥好聊的,都是碎末,这些家股东会都捞不上发言的。我们要关心的是为什么要上市,IPO的钱拿来干啥,就是为了扩产,不管是HBM,DDR还是AI SSD,我们的存储产能是严重不足的。新建的产能,能做国产替代的都会替代,比如ATE,存储ATE 30亿美元的市场,国产化率是完完全全的零蛋。这玩意巨难,需要高速,多通道,要自研ASIC,但是利润好,而且相对于前道大设备门槛相对没那么高,这也是为什么杀成血海的ATE市场,每一家都在竭力想打入存储的市场。还有键合,高深宽比刻蚀等,相对来说存储对于光刻的要求反而没那么高,所以扩产难度也会相对小一些。
另外,存储涨价对消费电子市场有巨大的冲击,主要影响产品的BOM表以及供应链的选型,这个我们之后再找机会聊。
然后到周三的湾芯展。
周五上午的发布会发言给的规格很高,但是一个面向公众和大行业的展会,保密程度不高,日程安排基本公开,如果有那个东西,消息是包不住的。
能看到的内容里,目前确定的是除了大家熟知的那个外,还有两家参展,一家W,一家Q。W这次给的规格很高,主论坛第一个出场。Q这家做工业软件,包括EDA,这两家的实力和内涵都很不错,都很有机会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等正式发布后我们结合公开信息再聊聊。
嘛,希望到时别因为看不到那个就反噬就行。
大家总会犯“房间里的大象”的毛病,诚然核聚变、脑机、军工、深海、低空这些细分都很有机会出现在未来的蓝图里,但是真正确定性最高,规格最高的,必然还是人工智能和自主可控,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
还有个担心的方面是觉得涨太多涨太高了,说句实话,我们的泡沫率不算高,权重都还被按着。牛转熊?想多了,这个月还有五年一度的大事兜底呢。
周一做好承压的准备,但是如果被阿川一条推吓崩了,那我们这几个月不是白干了?人总要有点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