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生物(SH600161)$ “天坛生物产品重组八因子出来会大幅降价,这几乎是一种政治正确”——国企的目标不是崛取巨额利润,是让老百姓用得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为什么说大幅降价是“政治正确”?
1. 国家队使命:天坛生物作为国药集团旗下的血液制品国家队,其企业目标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更肩负着保障国家血液制品安全、降低患者负担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推出产品直接参与竞争,首要目的就是打破进口产品和现有高价产品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和“降价惠民”。
2. 集采入场券:要想快速进入全国各地的医保市场,参与国家集采或地方联盟采购是最直接的路径。而集采的核心规则就是价格竞争。天坛生物凭借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非营利性导向,在报价上具有极大的战略主动性,完全可以采取“激进”的价格策略来确保中标。
3. 挤压进口空间:目前重组八因子市场近70%由进口产品占据。要撬动这块市场,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价格。一个远低于进口药价格的国产同类产品,将是医保部门和医院都无法拒绝的选择。
市场推演:价格战下的众生相
如果天坛生物真的发起大幅降价,市场格局将发生剧烈洗牌:
市场参与者 可能受到的影响 结果推演
天坛生物 : 1,以价换量,份额快速提升:低价是最锋利的矛,能迅速穿透医院渠道,完成初始份额积累。 2. 利润率承压:单品利润会被压缩,但凭借其庞大的浆站资源和综合成本优势,可以承受更低的利润率。 3. 战略胜利:成功践行“政治正确”,获得政策青睐,并为后续其他新产品铺平道路。 短期看收入,长期看生态位。利润虽薄,但成功卡位,成为市场的重要一极。
神州细胞 :1,遭遇致命价格战:其核心产品安佳因®目前是现金牛和生命线。天坛的降价将迫使神州细胞要么跟随降价(导致营收和利润断崖式下滑),要么放弃部分市场(份额被天坛快速侵蚀)。 2. 投资逻辑受重创:市场给予其高估值的核心是其明星单品的垄断利润。一旦这个逻辑被打破,股价和融资能力将面临巨大压力。 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必须尽快找到应对策略,如开发新适应症、加速其他管线产品上市,否则将非常被动。
进口厂商 市场份额被挤压:其高昂的定价在“政治正确”的国产低价药面前将失去竞争力。医保控压的压力会促使医院优先使用国产产品。 逐步退守高端自费市场或特定细分领域。
重组八因子的利润测算很难,核心变量就是 “降价幅度” 和 “以价换量的效果”。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
· 假设当前重组八因子年均治疗费用为10万元/人。
· 情景一:天坛生物降价30%。那么治疗费用变为7万元/人。它需要吸引比原来多43%的患者使用其产品,才能维持同样的总收入。
· 情景二:天坛生物降价50%。治疗费用变为5万元/人。它需要吸引比原来多100%的患者,才能使收入不下降。
关键在于:
1. 患者池的弹性:大幅降价是否会显著提高血友病患者的治疗渗透率?如果会,那么整个市场的“盘子”会变大,可以实现“价跌量增”。
2. 天坛生物的成本底线:它的生产成本能支撑多低的价格?
3. 神州细胞的应对:它会选择硬扛到底,还是寻求差异化竞争(比如在儿童用药、长效制剂等方面建立优势)?
这是一场“阳谋”式的洗牌
国家意志(通过天坛生物)通过发动价格战,来清洗市场,最终目标是实现关键血液制品的国产化、平价化。
在这个过程中:
· 天坛生物:可能无法获得暴利,但它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获得稳定且庞大的市场份额。其投资逻辑将从“高利润”转向“高份额和永续经营”。
· 神州细胞:将经历痛苦的转型,从依靠单一爆款产品赚取高利润的模式,转向必须在研发和综合竞争力上寻求突破的模式。
作为投资者,如果您投资天坛生物是基于其 “政策护城河”和“永续经营” 的逻辑,那么这场价格战可能正是巩固其行业地位的必要步骤。而如果您投资的是高成长性的创新药企,那么就需要重新评估在政策强力干预下,单一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利润峰值是否会大幅提前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