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翼虎-
 · 上海  

1958年,巴菲特通过给出资人的信介绍了他投资一家银行的情况。
巴菲特说:新泽西州联合市的联邦信托公司(是一家银行),我们开始买入时,经保守计算,其每股内在价值为125美元。但出于合理原因,尽管每股收益约10美元,它却完全不派发现金股息,这也是其股价低迷至约50美元的主要原因。这是一家管理出色的银行,盈利能力稳健,却以大幅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交易。管理层对我们这些新股东态度友好,且投资该股票的终极亏损风险极低。
这笔投资兼具以下特点:
1.极强的防御性;
2.价值以稳健速度累积;
3.有证据表明其价值最终会释放(可能在1年内,也可能在10年内)。若按10年计算,其价值可能会大幅增长,比如每股250美元。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70年前的事情在今天的A股同样发生(内在价值按照巴菲特计算类比):
联邦信托:每股收益10,内在价值:125,股价:50
常熟银行:每股收益1.3,内在价值:16,股价:7.3
苏农银行:每股收益1.1,内在价值:13,股价:5.5
杭州银行:每股收益2.9,内在价值:36,股价:16.3
……
巴菲特长期持有银行股,每个银行股的持有周期非常长,并取得了不菲的收益,向巴老学习!
@慢慢低 $杭州银行(SH600926)$ $常熟银行(SH601128)$ $苏农银行(SH60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