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八菱应该是可以翻3倍左右的公司

用户头像
铭泽_泽明
 · 广东  

ST八菱从上市前就路途艰险,传闻是董事长顾女士哭着过会的,然后上市不久这位董事长就被人告侵犯公司原股东权益 ,什么狗血淋头的剧情啊。上市后,我们这位顾女士也是乱操作频发,首先在2014年投资盖娅互娱并且在不久就跨界收购印象恐龙文化公司,接着在2017年不断传出被红太阳、车行天下借壳的传闻,随后在2019年投资了干智能厕所的、收购了医药公司北京弘润,最后在2020年被爆出被全资子公司海南弘润的负责人违规用母公司4.3亿资金作担保。以上的行为都是失败的不能再失败的资本操作,无一例外都给公司带来了巨额的亏损,而那份违规担保更是让公司带帽ST至今。

为什么?这样的烂公司我却说他能够翻3倍呢?因为它已经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它不能够再烂了,未来只有向好。这里我将从公司资产表,为大家给出为什么未来只有向好的原因秘密。以下是ST八菱2025年半年报。

这里我们只关注三个科目:存货、合同负债、长期股权投资。以下是我在ST八菱2025年半年报截取的一些关于这三个科目的一些说明。

这个是存货的说明,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列表,我们应该发现几点:原材料与期初相比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而库存商品却保持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库存商品增加明显,存货这一项的主要增长来源于库存商品。为什么会增长这么多库存商品呢?

这里公司就做了解释,说是因为报告期内订单增多,储备库存量增加。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未来的业绩是不是有找落了,增加了大概3千万多的库存可以在下个季度多卖的,那么未来三季度按照这个比例是不是该卖到1.8亿多元的收入吧!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一件公司未来的产品不好卖,那么它的库存是不是应该变少,因为你知道未来不好卖,你就应该不储备那么多库存,要不就是堆积仓库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会让库存变多:产品卖都卖不出去,压在手里了,之前生产的堆到一起了。

所以这个我们要通过另外一个科目去进行这种可能性的排除,因为压在手里卖出去是很糟糕的。这个去验证的科目就是:合同负债。

这里的合同负债全部都是预收款。预收款顾名思义就是客户提前给的定金,一般在汽车零部件这个定金是10%左右不等,换算到收入大概这里就是3亿元左右的收入。而且我们还要关注一点就是:这里的合同负债是没有超过1年账龄的,也就是说都是短期内要交货的,可以快速转化成收入的。那么为什么合同负债会这样爆发式地增长呢?

这里公司同样做出解释,说是因为收到客户的预付货款增加。这个不就与存货那段:报告期内订单增加,储备库存量增加这段话对应上了。相互印证,排除了是因为库存卖不出去导致把库存压在手里的糟糕局面,也印证了公司的产品很受欢迎,客户踊跃购买。那么为什么客户会突然间永远购买呢?

我觉得是因为这里100生产基地整体搬迁项目的完成。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把老厂迁移到新厂,然后再把新厂升级改造。这个新厂进行了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改造,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先进的产品,实现更高水平的产出。之前在这个项目没有完成时,由于在升级,承接客户需求的能力自然就弱了,再加上现有的老机器能造出来的产品自然也少人要,所以就客户就没有很多提前预付款,只是提前告诉,然后到时间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工厂升级完毕了,能够造出客户喜欢的产品了,客户自然愿意提前付款,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我们就从这个存货与合同负债出发,是不是可以去判定未来公司的主营业务会迎来一轮爆发期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去估一估:按照存货1.9亿(一般是成本),合同负债2千多万。一般情况:汽车零部件企业会提前按照目标客户的计划提前1个月左右备好产品给客户,客户大概会预付定金10%左右,特别是新的好产品。那么我觉得这里可以创造的收入大概在3亿元左右,由于这批货是好货,大概能够给到的净利润是10%左右,也就是3千多万。所以说未来下半年,至少公司自己的主营业务3千万净利润打底。

ST八菱除了自己的主营业务,投资收益带来的利润也是以往公司的核心,甚至是顶梁柱,长期占公司的总净利润的60%以上。这个投资收入主要来源于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重要联营企业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这家重要的联营公司在公司2025年半年报中的披露十分详细。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一点就是这里的收入的增长与净利润的增长。那么为什么这个联营企业的收入与净利润会增长的这么快呢?原因在于第一季度时公司说明:重庆八菱联营公司订单量的增多。其实这家联营公司远没有达到顶峰,因为这家公司同样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航天智造的顶梁柱,并且还在为重庆八菱的扩产提供支持。

未来随着重庆八菱在龙兴生产基地产能扩建爬坡完成与安徽生产线项目完成,以及新产品的研发上线,预计联营企业可以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年提供大概1亿元左右的投资收益的确定,今年大概只能完成7千万左右的投资收益确定。

我们上面已经论述了公司自身的主营业务大概可以在下半年提供大概至少3千万多的净利润,但是正常情况应该是5千万没有问题的。而投资收益大概能够提供7千万左右的投资收益。结合起来,大概是1.3亿的净利润水平。如果按照20PE市盈率保守估计,大概市值是26亿元。

如果是俩年后呢?联营企业应该可以提供1亿元左右,而自己主营业务在安徽工厂与其他工厂升级改造完成,产能爬坡完成后,应该能够达到2亿元左右的净利润。那么就是净利润为3亿元,这个时候,如果还以20PE的市盈率估计,就是60亿元左右的市值。我们还没有加上,官司打完后收回来的钱。而现在就是19亿市值,所以它为什么不能够翻3倍呢?$ST八菱(SZ00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