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光电:卡位AI眼镜爆发期,从1到100的核心受益者

用户头像
方向Aerfa
 · 浙江  

这个国庆假期,消费电子领域迎来一个标志性事件:Meta新一代AI智能眼镜Ray-Ban Display(起售价799美元)在美国线下市场首发即售罄,11月前的试戴预约全部排满。这款搭配神经腕带、能通过肌肉信号操作眼镜的设备,展现了市场对下一代AI硬件的热烈反响。

事实上,AI眼镜的爆发在今年上半年已初现端倪。2025年上半年,Ray-Ban Meta系列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仅第二季度就售出约75万副。Meta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60%,其中AI眼镜细分市场增速高达25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爆发的背后,是光学显示、无感佩戴等关键技术难点的突破,以及产业生态在APP调用、实时翻译、导航等实用化场景的协同进步。随着AI眼镜逐步成为新一代信息交互平台,2025年正成为智能眼镜的“新纪元”。

在这一产业爆发初期,产业链上游一家精准卡位的公司——水晶光电002273.SZ),正成为从1到100阶段的核心受益者。

01 销售火爆:AI眼镜的“iPhone时刻”将至?

Meta Ray-Ban Display的销售盛况超出了市场预期。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在Threads上透露,该产品在全美各地的线下零售店几乎全部售罄,公司正积极补货,并计划在本月将销售点数量增加一倍。

这款售价799美元的设备包含眼镜与神经腕带套装,其线下独家销售策略背后有着深思熟虑:工作人员需要帮助客户测量合适的腕带尺寸,并展示最佳使用效果所需的正确佩戴位置和松紧度。这种注重体验的销售方式,反映了AI眼镜作为新型交互设备的特殊性。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2025年智能眼镜品类出货量将增长247.5%,到2029年整个市场的硬件出货量将达到431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8%。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Meta已占据60.6%的市场份额,为其供应链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订单保障。

02 产业爆发:从“尝鲜”到“常用”的临界点

AI眼镜正迎来从“尝鲜”到“常用”的临界点,这主要得益于三大驱动因素:

技术成熟:光波导技术较BB等其他方案具有轻薄、大视角、高亮度等优势,更适用于日常佩戴。2024年下半年起,AR眼镜2.0时代来临,解决了此前产品在光学显示和佩戴舒适度上的痛点。

生态完善Meta为Ray-Ban Display提供了开发者SDK,吸引应用开发者为其创建丰富的应用生态。随着AI模型进步,用户未来可能不再需要手动操作传统APP,而是通过语音指令由AI直接执行任务,这使得AI眼镜成为更理想的个人随身硬件。

巨头竞逐:除了Meta苹果也将在未来几个月进入智能眼镜市场,首先推出一款无显示屏的眼镜与Meta竞争。此外,亚马逊正研发两款AR眼镜,一款面向配送司机,一款面向消费者。巨头的纷纷入局,加速了市场教育和生态建设。

03 核心受益者:水晶光电的精准卡位

在AI眼镜产业爆发的浪潮中,水晶光电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产能布局,成为了产业链上最具价值的环节之一。

技术领先,良率突破:作为全球几何光波导技术龙头,水晶光电为Ray-Ban Meta供应定制化镜片,良率超80%。公司同时布局反射和衍射双技术路线,其中反射光波导与Lumus合作开发,专注消费级AR眼镜轻量化需求。在衍射光波导领域,公司与Digilens合作开发体全息技术,支持30度视场角,用于Meta高端AR眼镜。

产能充足,全球布局:2025年上半年,水晶光电光波导订单同比增长150%。为响应Meta“去中国化”供应链策略,公司泰国工厂扩建后产能提升至每月50万片,确保了及时供货能力。公司已在全球建成六大生产基地,包括浙江台州、江西鹰潭、广东东莞及越南等地。

客户多元,绑定巨头水晶光电不仅是Meta的核心供应商,也是苹果光学核心供应商。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30.20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7.35%。其中,消费电子业务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2.8%,体现了公司在消费电子光学领域的稳固地位。

战略清晰,三曲线增长:公司已规划清晰的成长路径:第一成长曲线围绕消费电子核心客户;第二成长曲线聚焦车载光学,AR-HUD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第三成长曲线战略布局AR/VR,将反射光波导定为“一号工程”,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突破反射光波导的全球性量产难题。

04 未来展望:不止于Meta,不止于眼镜

水晶光电的未来增长空间不仅限于Meta供应链。公司正积极拓展与其他巨头的合作机会,其衍射光波导技术已适配苹果带屏眼镜研发需求。随着智能眼镜市场全面爆发,水晶光电在光学显示方面的领先技术和成本优势,使其能够充分享受产业从1到100的爆发式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