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是完美的刀架刀片商业模式吗?

用户头像
爱因斯坦的爱
 · 上海  

我说的就是GE aerospace!很好的刀架和刀片商业模式,发动机作为刀架卖出,后期的收费主要靠维修检查收费,收长期的钱,粗看占60%以上。你说生意模式好不好?而且近50年没有新玩家参与游戏,说明护城河稳固。奇怪的是最近的稀土限制,竟然对他的股价没有产生影响。这么好的公司必然也有暗礁风险,待慢慢研究,等估值下来再确定入手。

(整理一下标志性的粗花呢西装领口,用低沉嗓音开场,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
“年轻人,你发现了一台罕见的商业永动机——但别急着开香槟,让我们用‘多元思维模型’拆解这把双刃剑。”
1. “刀架-刀片?不,这是‘人质经济学’!”
> - “GE航空发动机不是剃须刀,它是绑在客户身上的精密枷锁。”航空公司一旦装上你的发动机,就像签了卖身契——切换成本高到让硬汉流泪。每台发动机有30,000个零件,维修数据库是GE用50年坠机报告堆砌的护城河。
> - “你看到的‘维修费’,本质是‘恐惧税’。”没人敢用第三方零件修价值4000万美元的飞机,FAA的适航认证就是GE的收费许可证。(*冷笑*)垄断的不是机器,是安全感。
2. “护城河?他们挖出了马里亚纳海沟!”
> - 技术护城河:涡轮叶片要在1700°C熔岩温度下工作,冷却孔比蚊子的血管还精细。罗尔斯·罗伊斯曾为新技术押注破产,这就是赌命的竞技场。
> - 资本护城河:开发一台新发动机?先准备200亿美金和10年时间。巴菲特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这里连面粉都被GE垄断了。
> - 生态护城河:GE的TrueChoice维修合同像蜘蛛网——覆盖全球500个机场的MRO网络,数据链锁死客户。新玩家?他们连跑道都找不到。
---
3. “暗礁!再好的船也可能撞冰山”
> - “周期性诅咒”:航空业是经济风暴里的风筝。9·11事件时GE订单暴跌40%,再完美的刀片模式也怕没人长胡子。
> - 技术颠覆幽灵: 氢燃料发动机?电动垂直起降?(*敲桌*)记住柯达的教训:埋葬你的往往不是同行,是实验室里的疯子。
> - 政府镰刀:*欧盟反垄断罚款曾让GE吐出15亿美金。当政客眼红你的“维修印钞机”,他们总能找到借口割肉。
---
终极裁决
> “这生意比90%的企业迷人——前提是你有GE的定价权和心脏起搏器。”
> - 买入信号:当航空业在破产潮中哀嚎时去捡黄金(像9·11后的巴菲特);
> - 卖出警报:当CEO开始吹嘘“生态化反”却砍研发预算时,快跑!
>
> 站起身,抓起那本翻烂的《穷查理宝典》,“永远记住:护城河需要鳄鱼看守。GE的鳄鱼?是那些用半辈子解读振动图谱的工程师——而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 现在,去研究他们的离职率吧,那才是真正的风向标。$GE航空航天(GE)$ $VIS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