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整体维持震荡,指数并未出现破坏性的形态,但银行板块的明显调整打击了红利投资者的信心。作为本轮行情的启动板块,银行股的回落不仅带动了大金融品种的走弱,也使市场的压力逐渐加大。
与我而言,波动对于持仓心态的考验是真实存在的。接近满仓的状态意味着一旦市场进一步下探,我的操作空间会相对有限,这是必须要承受的风险。正因如此,我只能依靠估值来锚定信念。只要持仓公司仍然稳健,分红逻辑清晰,波动就只是“价格的噪音”,而不是“价值的改变”。事实上,我反而乐见这种情形。当红利品种被市场抛弃时,往往是长期投资者可以以更低成本获取筹码的绝好时刻。
这种思路与西格尔教授在《长期投资的未来》中强调的逻辑高度契合: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并不构成长期投资者的真正风险;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长期回报的累积。他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数据证明,长期持有高股息、低估值的企业,可以显著跑赢大盘,而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最终回报几乎影响有限。换句话说,波动是市场给予长期投资者的机会,而非威胁。通过波动投资者能够在低位买入更多股份,从而提升未来的复利回报。
因此未来要重点考虑两个部分,争取在不放弃红利逻辑的同时,增加应对不确定性的韧性:仓位上,尝试腾挪,把涨幅过快、估值修复较多的个股换入被错杀的低估个股;心态上,把市场的剧烈波动看作是“时间换空间”的过程,提醒自己红利投资的核心是长期回报,而非短期账面浮盈。
总体而言,在市场的调整中要确认领悟一个核心认知:红利投资依靠的不是情绪,而是价值。波动不是敌人,而是朋友。保持耐心,抓住市场给予的机会,才是长期持有者最应做的事。历史数据已经证明:长期持有、稳定分红和低估值,才是构建复利回报的核心逻辑。
本周操作:建仓平安银行,加仓常熟银行,加仓格力电器,建仓重庆百货,建仓华特达因。
下周策略:
持股待涨。
持仓前十:
中国平安,中创智领,腾讯控股,格力电器,东航物流,厦门国贸,常熟银行,邮储银行,晋控煤业,普门科技。
2025年9月28日账户收益率由上周的17.07至16.46%,仓位97%。
(2022年16.75%,2023年-2.22%,2024年13.61%)
我的投资方法就是买的便宜
我喜欢晚上睡的安稳,所以分散是能做到的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