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间《华尔街见闻》报道,美国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立讯精密达成硬件制造协议,计划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推出首款设备,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款OpenAI 设备的组装合同。此外,OpenAI 还与组装 AirPods、HomePods 和 Apple Watch 的歌尔股份接洽,希望为其未来产品供应扬声器模块等组件。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的产品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还考虑开发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产品。
《华尔街见闻》报道内容看,早在今年5月份,OpenAI 就已经开始快速推进公司产品创新,本次与立讯合作,核心在于把 AI 模型“装进口袋”——由 OpenAI 定义产品、提供大模型,立讯精密负责把原型变成可量产、可以规模上市的消费级终端。首批设备预计 2026 年底~2027 年初亮相,形态可能是“无屏智能音箱”或随身别针式可穿戴,主打随时唤醒、随时记录、随时响应的 AI 原生交互。OpenAI负责“从 0 到 1”,即产品定义、ID 设计、模型能力、软件栈、整机体验。而立讯精密则负责“从 1 到 100 万”,即把原型做成可量产、可良率爬坡、可全球交付的消费级硬件,并承担后续迭代中的制造与供应链优化。双方发挥各自优势。
从产品形态和功能上分析,我认为会利好消费电子产品产业链中的“声学+电池+主控”产业环节,我来解释下原因:
首先,声学是体验的入口,也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无屏设备 100% 依赖语音 I/O,必须上「双麦波束成形+回声消除+大振幅扬声器」,整套 BOM 成本 14-15 美元,是 AirPods 系列的 1.5 倍;歌尔、美律技术成熟度最高,直接替代难度极大 。
其次,电池容量,口袋设备的尺寸且24 h 随时在线,电池容量 1,800-2,000 mAh,是 TWS 耳机的 8-10 倍;单价跳到 6-7 美元。
第三就是主控功耗门槛 <25 mW,OpenAI 要求“Always-on 关键词唤醒”功耗低于 25 mW,只能上 6 nm 制程 WiFi-BT combo 。
关于主控芯片,据说恒玄科技6 nm WiFi-BT SoC 已有送样,Always-on 功耗 22 mW 满足 <25 mW 硬指标,一颗芯片价值 4–5 美元,若拿下 50% 主控份额,对应 8~10 亿元增量,占 2025 年收入 20+%,弹性也可以的。
$恒玄科技(SH688608)$ $立讯精密(SZ002475)$ $歌尔股份(SZ0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