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风险,今年港股的金矿股一路长虹,涨的多则4倍,少则1倍,今天的主角龙资源也有接近3倍的涨幅。
涨的多了,就可能触发大的回调,这是自然的道理。
龙资源这个票我是今年3元左右建的仓,之所以6元左右还是写文分享一下,觉得还是相对最便宜,也有一些点市场并没有认识到。
1.大体介绍
龙资源在产的金矿在芬兰,前两年大约产量在0.6吨,今年开始大约会在0.75吨,大约有20%的增量。
还有一个更大的金矿在瑞典,因为环保许可的原因,一直在打官司。
2.安全边际
上半年销量0.32吨,归母0.13亿澳元,实际0.17亿澳元。
全年估计0.75吨,归母0.38亿澳元,港币1.93亿,目前股价5.6,市值8.8,pe4.6。
相同体量的集海资源,全年权益产量估计还不到0.75吨,归母1.4亿,市值33亿,pe33/1.4=23.5。
如果按照现在金价3550计算,那么归母0.45亿,港币2.23亿,pe8.8/2.23=3.9。港股目前最低,没有之一。
金矿是重资产,看一下pb1.7。集海资源3.06。
金权益产量/市值
龙资源0.75/9=0.08
集海资源0.7/33=0.02
灵宝黄金7/200=0.035
山东黄金42/1400=0.03
金资源量/市值
龙资源44/9=4.8
集海资源56/33=1.69
灵宝黄金135/200=0.65
山东黄金1985/1417=1.4
所以,在港股,龙资源无论pe还是pb,还是产量市值比,资源量市值比,目前都是最便宜的,并且便宜程度至少1到4倍。
当然,是港股最便宜,不是全世界最便宜。和我前两天分享的澳交所上市ais比,还是比不上。
当时ais0.2澳元,市值2亿澳币,港币10亿。pe3,pb0.7,金产量比市值1.5/10=0.15还白送2.5万吨铜。
3.股权思维
大股东是亚太资源,再向上跟踪是联合集团,实控人是李明治家族的二代李成辉,持有30%股份。
李家一代已经去世,名声一般。但二代相对守规矩,因为已经相对富裕。龙资源的大股东亚太资源分红相对稳定。
今年大股东的要约收购,虽然因为低价而像一场闹剧一样收场。但期间大股东也规规矩矩,没故意做低业绩恶心市场,也没像有的公司故意和二股东串通等等。
总体而言,是个守规矩的富二代虽然有些小气。
4.对芬兰这个国家的误会
今年是我投金矿的第三年,在选区域国家上,我有个体会,最烂的国家有两个类型,一个是腐败政权法律不稳,比如非洲萨赫勒地区国家,另一个是白左圣母心,动辄因为虫子鸟鱼原因把矿拖入漫长的环保诉讼中,比如美国民主党蓝州。
芬兰和瑞典在北欧,潜意识就归到了白左圣母心一类。但最近我又认真看了一下弗雷泽研究院每年公布的矿业投资吸引力地区排名,芬兰竟然从原先的16名跃升到第1,瑞典也高居第四。这超过了原先的矿业友好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排名飞升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变化,比如规则透明度和效率大幅提升。这在龙资源身上可以得到微观印证。今年公司发了一个公告,说芬兰选矿厂的许可证允许产能从30万吨提升到了35万吨,这在环保癌国家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我们看到半年报里,公司矿石开采量从15万吨增加到了20万吨。以后估计全年35万吨是常态,也就是年产量大约35*2.5*0.875=76万克,也就是0.75吨。这比过去0.6吨的产量大约增加了20%。
目前产量提升上来了,下半年的财报就会从销量收入和利润端体现出来。
还有一个误会是觉得北欧总体的资源潜力不大。实际上认真研究一下,欧洲最大的金矿带金矿资源在就在北欧。欧洲最大的在产金矿也在芬兰,kittila矿年产金大约7吨。
龙资源在芬兰的jok矿,近一年公布了三次勘探结果,数据都还不错。所以,对于维持目前的产量没啥问题。如果有扩产,那就是意外之喜。
4.一个彩蛋
龙资源最大的矿其实在瑞典,不在芬兰,资源量大约是芬兰矿的三到四倍。只不过瑞典矿就陷入了漫长的法律诉讼,因为尾矿库的环保原因,只是试生产,没有正式生产的许可证。
原先我觉得这种官司遥遥无期。现在觉得有一丝曙光。一个是因为瑞典的排名,竟然在第四,意味着在矿业投资上不是环保癌,另一个邻国芬兰政策大幅度友好趋势,还有一个金价在不停上涨所带来的整体社会效应在增加。
瑞典这矿试生产过,选矿厂可以用附近关停的,所以一旦许可证拿到手,建设周期比正常的矿要短,可能1-2年就能投产出金。
5.尾声
好的投资是现在就很便宜很好,未来更便宜更好。龙资源现在4pe很便宜,是金矿是芬兰的金矿很好。未来无论金价继续涨还是瑞典矿拿到许可,都会呈现更便宜更好的结果。
个人观点可能错误,据此投资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