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先说明风险。
1.风险
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今年的涨幅较大,无论金价还是金矿股。
今天分享的这个票vgz(vista gold corp )涨幅也有两倍多了。涨的越多,回撤的风险就越大。
另外一个,这是一个还未开发未投产金矿,被收购的时间点也不确定。这和我原先投的票的特点是截然相反的。
在我的体系里,好的投资是现在就很好很便宜,未来可能更好更便宜。所以,我一般不投未投产的矿,除非估值上给出巨大的折扣,我才愿意风投试一试,vgz就属于这种情况。
2.缘起
今年春天,港股的金矿股突飞猛进,当时我一方面加快了对海外金矿股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快了对还未投产金矿的关注。
市场经济里,资金就像水流一样,哪里低估哪里有机会,资金就会流到哪里去。
所以,港股金矿股涨多了,海外矿就会跟上。投产的金矿涨多了,未投产的金矿也会水涨船高。
金矿很多,未投产的更是多如牛毛,怎么筛选,我去年曾在雪球分享过一篇文章:投矿的几点体会网页链接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优先投“大国民”,也就是
优先投大矿
优先投国内(一类地区)
优先投民企(股东权益一致)
对于未投产的金矿,还要加一条,优先投许可。也就是优先投拿到了所有许可证,只要钱到位就可以开工的矿。
开矿是个综合的社会工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利益,无论是人层面的政府原住民还是动物层面的花鸟鱼虫都得搞定,否则拖个十来年,一点也不稀奇。
总结一下,就是“大国民许”。
我们按照这四个标准一卡。
大矿(资源量200吨以上),国内(一类地区,大陆欧洲北美澳洲),民企(股东权益一致),拿到所有许可。
再加上一条,估值便宜,估值非常便宜,目前我的能力圈内,就是vgz了。
今年春天,我就这样筛到了vgz,但没有开仓,一直到最近海外的矿股,未投产的矿股也陆续起飞,我才陆续建仓。
3.简介
vgz只有一个矿mttodd,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资源量大约328吨,储量大约162吨,品味0.9克吨左右,露天未投产金矿。
首先这是一个大矿。
是目前澳大利亚第二大未投产金矿,资源量300吨左右,有着典型的规模效应。有两版可研,一版年产量5吨左右;另外一版年产量15吨。
其次这个矿在一类地区。
澳大利亚北领地政权稳定,税制清晰,基建过关,通胀可控。澳大利亚全国统一征30%所得税,资源税各个省不一样北领地是3.5%,这比原先的7%下调了一半。我们大陆所得税25%。资源税也是因省而异,灵宝黄金所在的河南是6%。资源税的基数是收入,所得税的基数是睡前利润,所以资源税的税基更大。
这个矿在北领地首府城市达尔文港的东南250公里,有已经建成的公路通车,基建过关。
澳洲通胀2.5%左右,这在全世界算是较好水平。
再次这个矿股东权益中规中矩相对一致。
大股东是美国的一家基金公司,持有13%;管理层总共持有4%左右。这种矿股股东结构,在港股如果买得给出天大的折扣,法律0监管,太容易出老千。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属于正常结构。管理层4%,比一般矿股的1%还有多,可以加分。
最后这个矿拿到了所有许可。
全世界的金矿从发现到投产平均时间15年左右。这里面最不可控的环节是许可,尤其发达国家。以至于美国加拿大的时间差不多到了28年左右,被环保癌各种折腾反复论证。
vgz如果按照原来的可研,年产15吨,那么所有许可已经到手不用修改,钱到手后立刻开工,2年投产。
vgz如果按照今年的可研,年产5吨,那么还有一个许可修改对齐的过程,需要1年到1年半左右。
总结一下,这个是一个在一类地区,已经拿到所有许可,股东权益相对一致,资源量300吨,品味0.9克吨,设计年产量5-15吨的大型露天金矿。
那这个矿,大约值多少钱呢?
4.估值
这种未投产金矿,有很多估值方法,我们来介绍三种,对比看一看。
注意的是,估值对比的前提是标的类似,入选的标准就是我们全面所说的四条,大国民许,尽量接近。
第一种简单粗暴,按照资源量来估。
比如2022年10月紫金矿业收购海域金矿30%股权,代价40亿。海域金矿资源量562吨,品味4.2克,地下矿。
又比如2024.1月,山东黄金从集团手里收购西岭金矿,花了103亿。西岭金矿资源量592吨,品味4克,地下矿。
这两起收购,关于估值当然作了各种论证。如果看最后的结果,有一定相似度,前者资源量每吨0.23亿,后者0.17亿,平均数0.2亿每吨。
对比下来,vgz的矿品味0.9是缺点,但是是露天矿,部分对冲了这个缺点。规模效应上设计产量都可以到15吨差不多。
有个巨大不同是,当时的金价是1600-2000,现在的金价是3600,也就是翻了一倍。金价翻了一倍,金矿的净利润可不是翻一倍,而是翻好多倍。所以收购价也会翻好多倍,我们保守一些,就按翻一倍计算,也就是每吨资源量0.4亿。
那么vgz资源量328吨,估值328*0.4=131.2,美元131/7.1=18亿。
现在股价1.85,市值2.3亿,18/2.3=7.8,还有6.8倍的涨幅空间。
第二种情况,按照npv来估。
上文提到,vgz这个矿mttodd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未投产金矿。而澳洲第一大未投产金矿hemi正好去年12月被澳洲第一大金矿企业nst收购,可以对比看一看。
hemi矿在西澳洲,资源量376吨,品味1.5克吨,露天未投产金矿。优点是品味比vgz矿高很多,缺点是矿石含砷,需要建设高压釜冶炼。
这个矿去年12月被收购,收购价33亿美元。
当时金价2650美元左右,5%折现率,税后npv是38亿美元。收购价/当时金价npv=33/38=0.87。
vgz的mttod这个矿,现在金价是3600,我们保守一些,按照3300计算。
如果采用产量5吨的方案,npv是22亿美金;如果采用15吨的方案,npv是40亿美金。
按照nst的标准,收购价是当时金价npv的0.87,那么vgz这个矿最低22*0.87=19亿,最高40*0.87=35亿,我们取一个中间数19+35=54/2=27亿。
现在股价1.85,市值2.3亿,27/2.3=11.7倍,还有10倍以上涨幅。
第三种按照类似标的市值来估
港股正好有个类似标的可以对比参考,中国罕王。
中国罕王有两个业务,一个是高纯铁,另一个是澳洲两个还未投产的金矿。
如果只是国内高纯铁业务,罕王股价长期徘徊在0.5港币,也就是10亿港币市值。
现在市值60亿左右,可以理解澳洲的两个金矿给了50亿估值。
罕王澳洲两个未投产金矿,一个北领地资源量94吨,品味0.9克,这个矿和vgz矿高度相似,距离200公里左右。
另外一个在西澳洲,资源量64吨,品味2.6克,这个是露天加地下矿,许可还没拿齐。
罕王的矿总体来说,相对vgz,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北领地的矿距离港口更近,大约100公里。
其他全是缺点,比如规模小,北领地矿资源量94吨,规模只有vgz矿的三分之一不到。西澳洲的矿还没拿到所有许可,这个估值上要打巨大的折扣。
以上是中国罕王的两个澳洲矿,市场给了50亿港币估值。我们就按照相同估值标准(虽然我认为vgz应该有溢价,因为罕王西澳洲的矿还没拿齐所有许可),94+64=158吨资源量,50亿港币。50/158=0.32,每吨资源量0.32亿港币。
那么vgz的矿,资源量328吨,328*0.32=105亿港币,美元105*0.13=13.6亿美元。
现在股价1.85,市值2.3亿,13.6/2.3=5.9,还有5倍左右涨幅。
(另外,我不是说中国罕王总体高估了,如果金矿顺利投产的话5吨矿产金,大约10-15亿利润。pe4-6左右。)
5.结语
vgz这个矿不会自己开发,只能被收购,以上是我推测的大体被收购价。在美国和加拿大,换股收购是常规常见操作。
总结一下,这个是一个在一类地区,已经拿到所有许可,股东权益相对一致,资源量300吨左右,品味0.9克吨,设计年产量5-15吨的大型露天金矿。
现在金价3600左右时,它的市场收购价,低13.6亿,高27亿美金。现在股价1.85,市值2.3亿,所以低则5倍涨幅,高则10倍以上涨幅。
如果看好金价,那么vgz是一个不错的风投标的。如果金价大幅下跌,那么vgz这种未投产金矿跌幅会更大。
个人持有vgz,利益相关。以上是个人观点,可能错误,据此投资,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