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高速为何总是涨个不停(二)

用户头像
长线是金11
 · 湖北  

今天紧接着昨天的文章,继续写高速公路这门生意为什么这么被市场所看好。

从2013年开始,粤高速A的总体趋势就一直以上涨为主,今年年内虽然有所下跌,但是下滑幅度仍然十分有限,并没有改变大的格局。再看看同行另一只代表性股票宁沪高速,走势也大体上差不多。

当然,你可以说正因为它在上涨,所以大家就会产生看好情绪,但是这何尝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呢?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因为大家都在看好,所以股价才始终走在上升通道之中。

因此,我个人觉得归根结底还在于这些年业绩的稳定性。因为业绩稳定所以上涨,因为上涨又引来更多人看好,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上涨趋势。

当然,我们也知道高速这么生意看似垄断,可是缺点其实也不少,从本质上讲它并没有公路的所有权,只是拥有某个时段的承包经营权,并且还会受到诸多限制。(例如价格管控,节假日免费、维护保养成本高等等)

那么为什么市场能够做到忽视上述缺陷呢?原因可能在于:

1、区位的不可复制性。

高速公路属于城市间点对点的连接线,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是其他地区完全比不了的。从独占性、稀缺性角度讲,现有的黄金路段更是优中之优,这一点房子的逻辑一致。

2、无定价权的问题似乎已有所缓和。

首先,高速公路的收入最大头是过路费,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汽车渗透率、保有量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日均车流量也就非常高,相应收入也就越高。

此外,过路费标准通常也有讲究,按照现行的定价模式,高速公路的通行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及地方部门制定,虽然每个省份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货车的收费标准要高于小型汽车,收费往往是小型汽车的几倍。

也就是说像长三角珠三角这样工厂、货运密集的地方,货车占比高,收费毛利率要明显占优一些。这也是这里的高速比其他区域盈利能力更强的一项重要原因。

其次,更大的人流、车流决定高速公路上广告牌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服务区门面的租赁也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用。

货车占比高,广告牌、服务区可以随市场供需关系调整价格,这几项因素决定粤高速A的毛利率没有那么不可控,反而要比其他公用事业类企业明显高出一大截。

3、经营期限限制看起来也没那么可怕。

高速公路公司的特许经营期限通常不超过30年,少数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经批准最长可达40年。

理论上讲,一旦特许经营期届满,高速公路公司需依法无偿将收费权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机构,意味着特许经营期结束后,旗下资产就没了。特许经营权到期后的高速公路,要么变成免费高速,要么转为城市快速路,比较典型的就是沪嘉高速公路,以及粤高速控股的广佛高速公路。

然而,现实操作中最终免费的高速总体占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改扩建来延长收费期。例如粤高速旗下的佛开高速,改扩建后分路段延长至2036年和2044年;京珠高速广珠段,改扩建后预计延长至2050年左右。

虽然这种改扩建涉及到高资本支出,最终也是需要股东来买单,但是市场往往看不了那么远,只要没立竿见影影响到当下业绩,又解决了吃饭家伙被收走的麻烦,自然也就不会引起市场情绪的激烈反应。

既然如此,那么高速公路这门生意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肆意追高了呢?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纵观历史,粤高速同样也有过低迷期。

刚上市的前10年,粤高速的业绩一直在高速增长,但是从2006年开始,步入了长达七八年的瓶颈期。营收停滞不前,投资收益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从2007年的4.9亿下滑到2013年的1.3亿,累计下滑幅度超过70%。

那阵子股价表现稀烂,完全可称得上惨目忍睹,直到2013年,开始重新有所好转。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两点:第一,公司控股的两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佛开高速)的改扩建工程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工阶段。当时改扩建期间,高速路的通行能力受到了不利影响,且在改扩建完成后还出现了财务费用、折旧摊销的大幅提升,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利润。

第二,新参股项目的质量并不算高,导致投资收益的增速有所下滑。当时茂湛、广肇、江中三个前期都处于亏损阶段,后随时间推移才逐渐扭亏为盈。

上述两种情形,在粤高速未来的存续期间必然还会再次遇到,大家要特别关注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的时间节点,高速生意有其自身不可改变的特点,并不是说每时每刻都一定是旱涝保收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创作者中心 $粤高速A(SZ0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