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案例:丹纳赫与并购

用户头像
langlang007
 · 广东  

本文:2665字 | 13 分钟阅读

Q

丹纳赫与并购?

A:国内优秀企业,有学习的国外企业,内部对标。

丹纳赫,是美的学习的企业。

一、每周并购进展

根据同花顺的数据,上周内(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8日),3大交易所共披露121条并购重组(含对外投资等)事件:

正在进行中的并购重组89次(其中首次披露40次);

完成资产过户28家;失败4家。

首次披露的家数情况如下:

项目

股权收购

其他资产

51%以下

51%以上

首次公告

33

7

11

收购超过51%股权的并购重组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最新公告日

交易买方

交易标的

并购金额(万元)

是否重大

1

2025-09-27

浙江苏泊尔(002032.SZ)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75%股权

--

2

2025-09-26

甘肃能化(000552.SZ)

甘肃能化煤炭储运有限公司100%股权

10,150.17

3

2025-09-26

江苏东星智慧医疗科技(301290.SZ)

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90%股权

--

4

2025-09-24

渤海汽车系统(600960.SH)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

5

2025-09-24

云南景谷林业(600265.SH)

上海博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

6

2025-09-2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601658.SH)

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

7

2025-09-23

山东华阳迪尔化工(831304.BJ)

山东润禾钾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4,454.04

本周新增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并购重组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最新公告日

交易买方

交易标的

并购金额(万元)

是否重大

1

2025-09-26

上海雅创电子集团(301099.SZ)

深圳欧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40%股权,深圳市怡海能达有限公司45.00%股权

31,700.00

2

2025-09-25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185.SZ)

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

3

2025-09-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04.SH)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16%股权

14,486.00

二、丹纳赫,并购之王

丹纳赫(代码:DHR),1968年,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一家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DHR市值1330亿美元,市盈率39倍。

过去40年,股价表现远超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股价表现超过伯克希尔。

过去40年,并购业绩比肩黑石、KKR:成立时,即产生于反向收购;完成了超过400次并购,年均10单。

1、并购历程

第一阶段:2001之前,原始积累与多元化布局,更像并购基金

典型收购:涉及工具、环境、电子测试、运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例如收购雅博(Hach,水质分析)、福禄克(Fluke,电子测试工具)等。

总体特点:此阶段丹纳赫的并购目标非常广泛,不拘泥于特定行业,主要看重的是有改进潜力的利基市场制造商。

具体成果:1991年,丹纳赫主业是低端制造:扳手、螺丝刀等手工共工具,毛利率24%;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杠杆收购,扩充产品线。2001年,通过并购福禄克(Fluke)和哈希,进入高端制造领域,毛利率提升到38%;这个阶段,通过高端化,逐步成为一家精益运营的工业公司。

第二阶段:2010年之前,迈向高科技,更像一家转型上市公司

典型收购:2004年,丹纳赫以约54亿美元收购了徕卡显微系统。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丹纳赫开始向高利润、高增长的科学与医疗领域战略转型。

还收购一些视频电子,巩固工业技术领域;一系列小型牙科设备。

总体特点:并购目标开始向生命科学、诊断、牙科等更具防御性(抗经济周期)和高技术壁垒的领域倾斜。

具体成果:2011年,转型为多元化科学和技术集团,跨越生命科学、环境、分析、工业技术、齿科等五大平台,毛利率达到51%。这个阶段,DBS等管理手段娴熟,成为一家多元化集团。

第三阶段:至今,打造行业巨头,迈向专业化大企业

典型收购:

2015年,以138亿美元收购颇尔公司: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过滤、分离和纯化领导者。此次收购极大地增强了丹纳赫在生命科学,特别是生物制药上游工艺的实力。

2016年,剥离工业业务成立Fortive:将原有的部分工业技术业务分拆出去,使丹纳赫更加纯粹地聚焦于科学与医疗领域。这是一个关键的“做减法”决策。

2019年,以21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的生物制药业务:这是丹纳赫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震惊业界。收购后,该业务被更名为 Cytiva(思拓凡),与颇尔公司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使丹纳赫成为生物制药工艺全流程的绝对领导者。

2021年,剥离牙科业务成立Envista:进一步剥离非核心业务,使公司结构更清晰,资源更集中。

2023年宣布,丹纳赫宣布将分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新丹纳赫,继续专注于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包含Cytiva, Beckman Coulter, Leica Microsystems等)。Veralto,由环境与应用解决方案部门组成(包含Hach, ChemTreat等)。

总体特点:此阶段丹纳赫的并购变得更大胆、更具战略性,通过“蛇吞象”式的大型并购彻底重塑自身。

具体成果:2021年,企业彻底转型为以生命科学和医学诊断为主的集团,毛利率超过60%。通过高端化,专注于医疗健康,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2、并购经验

循序渐进,逐步成长

从行业上,先从利基市场、传统行业开始,逐步过渡到科技领域、高端化领域;先利基,再科技。

从规模上,先中小规模开始,逐步过渡到大型收购。先小型,再大型。

从手段上,先收购,扩大规模,逐步改良;再到,专业化经营,甚至分拆。先大胆买,再果断拆。

足够耐心

丹纳赫,对收购的公司,一般长期持有,有足够的耐心:福禄克1998年并入,指导2016年被分拆到福迪威。哈希,1999年并入,2023年拆分到新上市公司Veralto,24年;齿科,一直表现不好,2019年被拆分为盈纬达,约9年。

DBS整合

通过DBS系统对收购来的“平庸”公司进行改造,提升其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证明DBS系统的威力。“练内功”

百日整合计划:稳定管理层、明确的价值创造目标、DBS工具。

文化融合计划:丹纳赫大学、内部提拔、成果导向的文化。

通过管理提升,不断创造优秀的财务数据。

3、并购启示

并购是手段,不是目的。

做产业,要有长期主义,不要想一口吃一个胖子。

战略清晰,要高瞻远瞩,也要脚踏实地。

文化、整合、管理,是并购必须要突破的坎。

书籍见:《丹纳赫模式》、《美的稳健增长法》

三、谁会成为这个丹纳赫

客观说,丹纳赫开局很普通:

1991年,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了,微软苹果已经上市,但当时的丹纳赫仍然是一个低端、手工工具上市公司,毛利率23%。

这与当前众多的市值50亿元以下的上市公司基本是同一起跑线,甚至更低。

20年,稳步并购,2011年,丹纳赫毛利率超过51%,也逐步锻炼了DBS一套方法论。

之后10年,成熟的丹纳赫发展更快!!

此刻,不得不谈到多元化的问题?

如果你的产业有前景,你不用多元化;

如果你的产业内卷、无出路,你不得不多元化;多元化不是想不想,谁都不想,但是要不要做的问题。

中国已经进入的存量时代,就像八十年代的美国(互联网犹如今天的AI),那一刻,一家叫丹纳赫的企业逐步起步,多年后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

此刻,中国的丹纳赫已经在行动了,期待能成为你的帮手。

上市公司收购需求》。我们定位为助手,期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