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生曾经问了我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海哥,为啥其他老师都买房买车了,就你还租着房子,骑着小毛驴,如此的穷酸?”
这个学生问的问题,的确是事实,我没房没车,对比我的工资水平,他有所奇怪,的确很正常。
但其实我在27岁的时候,就存到了一百万,在同龄人还算不错,那个时候我完全有能力在杭州出一套普通房的首付,房贷相比我的工资,没啥大的压力。
并且海哥绝不抽烟喝酒,也不买华为系的产品,不给自己买昂贵奢侈品,我认为这里面蕴含了各种税。
原因就是海哥的消费习惯是考虑“快乐代价比”,海哥更追求健康,追求自由,追求悠闲,而不是追求面子,追求攀比。
同样海哥每个月没少花,比如我每个月花钱请小助理帮我处理工作上的事,打扫房间都是请阿姨,洗鞋都是送到洗衣店。
这种消费习惯,让海哥没房没车,但是也让海哥变得无比的悠闲,我可以天天在雪球扣字,因为租房工作通勤五分钟,我每周工作三到四天从不加班,我可以养了大几十盆花,我可以天天出门运动,我可以一年出门旅游七八次。
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一切消费,一切选择,都是需要比较,需要考虑“快乐代价比”,你可以为了一个房子一个安稳的家去买房子,然后拼命工作,也可以和海哥一样租房住,然后悠闲懒散,关键你要知道你的选择,带来的快乐有多少,付出代价有多少,不要盲目,不要从众,做到跟随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