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小结

用户头像
心随山水
 · 广东  

前三个季度的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结构分化。可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港股方面,虽仍受海外流动性与地缘政治的些许困扰,但其估值洼地的魅力与部分龙头公司无与伦比的性价比,吸引着内地等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港股通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突破了一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恒生指数强势上涨,从年初的20059.95低位一路攀升,三季度末收于26855.56,涨幅33.88%。A股方面,在“新质生产力”的宏大叙事下,新科技与高端制造板块如火如荼,而部分传统行业则在复苏的春风中感受着料峭寒意。

一、投资收益情况

1. 历年收益率及对标沪深300指数情况:自2009年1月至2025年16年9个月间,累计收益率642.17%,年复合收益率12.71%。

2. 市场整体表现

1) 恒生指数,26855.56,+33.88%;

2) 上证指数,3882.78,+15.84%;

3) 沪深300指数,4640.69,+17.94%;

4) 上证B指,261.45,-2.22%;

5) 深证B指,1351.02,+11.38%。

3. 三季度末,账户创出年内新高,综合收益率:35.35%。其中,各市场收益如下:

1) 港股和A股收益率:51.11%,分别跑赢恒生指数15.76个百分点,上证指数35.27个百分点,沪深300指数33.17个百分点。

2) B股收益率:6.90%,跑赢上证B指9.12个百分点,落后深证B指4.48个百分点。

二、投资组合及各季度持股占比

我的投资组合有港股,A股和B股,行业相对分散,但房地产产业链占比高(拖累近几年业绩)。选股逻辑是:寻找基本面坚实、估值具有极高安全边际,且兼具一定向上弹性的公司。

三、操作回顾

1. 中国建材:距首次买入中国建材至今约十年,现在的持仓是2018年底第三次买入的,这期间坐了两轮过山车,至今持仓仍浮亏31.60%。中国建材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双降态势,公司在3月份提出和实施以4.03港元/股的价格回购8.42亿股计划,并完成注销。我申报接受要约,部分成交,随后在4.27港元/股和5.61港元/股的价位再卖出部分股票,合计卖出约20%仓位,降低了个股占用资金。后续,继续观察行业和公司各项指标的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2. 联邦制药:自2022年2月建仓,持股已超三年。2024年,卖出50%仓位。今年一季度,陆续卖出30%仓位。三季度公司发布配股公告后,再卖出10%仓位。今年3月,联邦制药与诺和诺德订立独家许可协议,获得2亿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达18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诺和诺德作为全球减肥药领域龙头,选择与联邦制药合作,表明对联邦制药创新能力的认可,有助于提升联邦制药国际市场的声誉。保留10%底仓,期末账面浮盈232.30%。期望陪伴联邦制药从原料药药企逐步向创新药企转型。

3. 商汤-W:2022年10月开始建仓,是组合中最具想象力的“奇兵”。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不及预期,亮点是生成式AI业务连续两年3位数增长,占集团收入的比例亦由2023年的34.8%进一步提升至63.7%;净亏损同比收窄33.7%,亏损收窄幅度优于中期报告的21%;现金储备增至127.5亿元,较2023年显著提升,为后续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支撑;五个生态企业完成融资;高管以1.49港元/股的价格增持1000万股。作为中国AI领域的先驱,其在大模型、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投入虽短期内难以盈利,但其技术壁垒与战略卡位至关重要。仓位基本不变,目前浮盈150.91%,耐心持有,陪伴一个可能改变时代的公司成长,静待其“奇”变为未来的“正”。

4. 远大医药:2023年12月开始建仓,年初至今涨幅85.67%,按去年制定的《主仓卖出计划》一季度卖出10%仓位,二季度继续卖出25%,三季度再卖出15%。保留接近于零成本的50%仓位。公司今年中期的创新和壁垒产品销售收入占比51%,核药版块增长106%。多年的耕耘,公司成功跻身为创新药企。

5. 港股通非银ETF:通过此ETF,一键配置了港股的保险与券商龙头,既分享了港股估值修复的可能红利,又分散了单个非银个股的风险。

6. 创设“三海一星”红利小组合:买入中远海控(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航运企业)、中国海油(国内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海天国际(注塑机行业龙头)和卫星化学(国内领先的轻烃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组成“三海一星”红利小组合。这个小组合,预计每年能带来5%左右的股息,在市场波动时,能为整个组合提供坚实的支撑。

7. B股组合:执行股息复投策略。近几年,组合的整体股息率均在5%以上,今年收到分红整体股息率为5.39%。收到美元股息买入金桥B,收到港币股息买入粤高速B。B股组合每年可以安心地收到不低的股息,有利于打持久战,耐心等待拆迁。就如苏威孚B一样,今年股息率超10%,现已启动转H股程序,成功的话,后续会有其他B股公司跟进。

8. 短线操作:进行中远海控H、京东健康微盟集团春立医疗中化化肥恒生医药ETF港股通汽车ETF海螺水泥八支股票和ETF短线交易。结果是六支盈利,两支亏损出局,胜率75%。收益率最高是京东健康,盈利37.04%。中化化肥则亏损5.58%。短线操作整体给账户增加约1.47%的利润。

四、经验教训和学习感悟

1. 投资是一场修行,心态和情绪的管理至关重要。在市场上涨时,不能贪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锁定利润;在市场下跌时,不能恐惧,要冷静分析市场形势,寻找投资机会。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能有效地避免受市场情绪的左右。

2. 耐心是最大的复利。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最快的速度不是冲刺,而是匀速前进而不停止。我组合中多只股票的持有周期较长,没有被短期的市场噪音所干扰。真正的价值发现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耐心的守候。

3. 不追逐市场热点。我的多数持仓,并非市场当红的“明星”,甚至在某些阶段是备受冷落的“弃子”。但投资的美往往存在于市场的盲点之中。在众人贪婪时恐惧,在众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老先生的格言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4. 均衡配置是控制回撤的法宝。在组合中配置一部分高股息资产,能有效平滑组合波动,改善持有体验。今年新创设的“三海一星”红利小组合,加上原来以收息为主的B股组合,高股息股票占总仓位达35%,使整个投资组合更加稳健。它们的存在,让我在市场的风浪中得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更从容地应对市场波动。

5. 守正出奇。“正”是由高股息、低估值的公司构成,它让我在凶险的股海中得以生存,敢于在市场波动中持仓;“奇”是由具备巨大成长潜力和技术变革能力的公司构成,它让我能够超越市场,获取超额收益。无正不立,无奇不胜。

五、计划

1. 前三季度,通过组合结构调整夯实了攻守平衡的基础。未来,将重点抓住AI技术商业化落地(商汤)与央企市值管理新规落地机遇(中国建材华侨城),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收益曲线平稳上行。

2. 结合三季报对现有组合进行动态评估。对于涨幅较大、已接近内在价值的品种,会考虑适度兑现。对于估值仍处洼地的标的,会坚定持有甚至增持。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找新的“奇兵”。

最后,祝各位球友国庆中秋双节快乐,账户长虹!

$中国建材(03323)$ $商汤-W(00020)$ $华侨城A(SZ000069)$

@今日话题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小结#

#A股9月收官!创业板创近三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