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为何易出妖股?下一只轮到谁?

用户头像
识于微时
 · 山西  

股市疯长,动辄一年10倍股,我觉得我赚不到这个钱,还是适合找一些高确定的洼地中期布局。今天看看环保领域。这个领域很有意思,很多行业也已经卷出天际,今年业绩还是不行,但几乎每一家都在寻求转型,看点很多。

一、穷则思变,转型容易出故事

传统环保偏向于治理,大多需要政府给钱,这几年应收账款就让人头疼,行业只能自谋生路——资源化处理就成为市场新热点。如$惠城环保(SZ300779)$ ,之前一直不温不火,主营业务就是给炼油企业处理废催化剂。但2023年,突然宣布在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CPDCC)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能把废塑料制成高附加值的裂解气、裂解轻油等产品。股价从2022年7月的9.51元/股飙升到2025年7月的242.25元/股,3年飙升25倍,一下子打开了废塑料资源化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还踩上了国家“双碳”政策的风口,政策支持、市场潜力,概念一出,股价就飞了。

再就是$上纬新材(SH688585)$ ,因为智元机器人要约收购,可能转型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估值逻辑从环保化工材料切换至AI赛道,2025年7月9日到8月6日,17个交易日股价从7.78元飙升至110.48元,累计涨幅达1500%,成为年内A股首只“15倍牛股”。

二、小市值、高素质、高弹性

环保领域的股票大多都是小市值、高弹性。比如上纬新材流通盘较小,外部流通盘约15%,少量资金即可撬动股价暴涨。其股价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吸引了更多资金跟风买入,形成良性循环。

同兴环保去年股价最低11元左右,市值仅有13亿元,即便今年上涨了35%,市值也仅有26亿元。

还有深圳清华研究院孵化的$*ST清研(SZ301288)$ ,专注于污水处理,技术实力很强,由于市政水处理项目收入下降被st,股价今年最低跌破10元,市值触及10亿元,一个壳多少钱,他家这么牛的科研背景,高管都是科研人员,还有院士,关键是账上还趴着4个亿,与足够的资金支持研发或者投资。

另外还有金圆股份、中资再环、棕榈股份之类的,市值也都是50亿元上下,弹性也都很好。

三、长期资本和游资都有“锚点”

环保行业长期看有政策拖底,马上是“十五五”开局,各项环保要求只会加码。所以这类股票也一直在长期资本的采买名单中,既有政策托底,又有短期炒作机会。环保已经冷了几年,机构投资人的很少了,或者就是一些长期资本拿着不动,真正的旧玩家很少,一旦起势,抛压也小,容易形成连续性上涨。

那么下一只有潜力的股票有哪些呢?

转型概念、小市值、高弹性,资本青睐是环保股易妖的因素。

比如清研环境,几乎是我自选里面市值最低的,今年涨跌幅还是负值。去年年底提出“新合伙人计划”,其实就是做创投平台,目前收的几家公司概念好,进度也快。3月底说收购通海镍业,5月中就点火复工了,今年应该能看到贡献,营收问题大概率可以解决,摘帽只是时间问题。再就是最近一个看点,公司在自贡的油气田废水处置项目开始动工,40天就实现了封顶,感觉转型决心很大,效率也高,这块业绩大概明年下半年能开始兑现。

再就是新能源三废处理问题,这个肯定是“十五五”的重点,欧美对于新能源是否是环保能源一直有争议,其一就是对生产和运营中三废的处理问题,目前新能源已经结束跑马圈地,势必要向可持续发展,对应的环保要求只会更高、更全面,这也为相关行业带来机会。比如格林美、创业环保、浙富环保等。其中资源化绝对是个看点,也是长期方向,原来都是污染处理找政府或者企业要钱,现在是处理完再回收很多金属、资源、甚至热能,这块都是增值产品,概念好,成本低,空间还大。

另外,一些民生健康领域的环保需求爆发。今年的“铅中毒”事件就让重金属检测公司火了几天,微塑料和一些新污染问题对应的需求也会出来。比如之前血检就有人推荐聚光科技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