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王文2025.8.4在一个20余人场合的分享语音整理,感谢现场语音录制者与提供者。
一、演讲环节
就是你变成一个完全个人的爱好,不再变成一个习俗。你看老家的人很难戒烟,我对抽烟深恶痛绝,但这很难断。你知道在老家,这是个文化——你不抽烟不喝酒,就是个废人,格格不入,人家完全排斥你,你根本没法在当地生活下去。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化,就是一夫一妻制,也会变化。体现在投资上,我们得多投一点药,少搞一点酒,这是我们与时俱进的一部分。你的问题我算回答完了。
你看现在基金的加权股息率……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很专业,但我其实没怎么算,我认为现在的股息率大概在3%到4%左右吧,比以前下降很多。这里有两个因素推动:第一是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结构调整。我经常讲,现在组合是牛市模式。比如以前我们只有煤炭、原油、券商,都是7倍估值,那我问你买什么?分红看煤炭最高,原油也挺好,券商低,但我们的结论是买券商——因为它增速高,利润增速快,每个季度都是好消息。我们永远不会被静态的东西束缚,要与时俱进。
你看我互联网的问题。我当时买腾讯的时候,腾讯的分红率只有1个点,今年还是1个点,但那时1个点对应300块,今年1个点对应500块——业绩涨了嘛。我们当时分红是1个点,但回购将近5个点,加起来有6个点。我们不能被具体数据束缚,否则很可能错失机会,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你们看到昨天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报告,他做了50亿美元(还是30亿美元?忘了)的减值,就是亨利食品。去年减了30亿,今年又减,相当于亏了80亿,还不知道减完没减完。为什么?因为他过去认为吃的东西护城河深,消费稳定,结果世事无常。
我觉得中国人佛学的智慧是最高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停下来,不要以为什么东西能守得住、保得住,包括分红。你看很多股票,业绩跌30%,明天分红自然就下去了。
是吧?不要被这个数字束缚。我们在股票市场上要做什么?我们的资金——不管大家的钱是怎么来的,工资也好、其他也好——要把资金配置在最有生产力、最有竞争力、最代表人类未来的资产上。不要让我们的东西停下来。因为一切价值来源于消费者喜欢。只有消费者喜欢,最后才会形成这些公司的收入;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这些利润最后变成了所谓的分红、变成了ETF。所以一切的根在哪里?消费者喜欢,老百姓喜欢。
我记得以前我也说过价值投资,我说你们去看看佛法怎么说的。佛法讲:“若令众生欢喜,即令诸佛欢喜。”如果你能让众生欢喜,诸佛就欢喜——我觉得这是至高的智慧。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以前不怎么喜欢上网,对新科技比较麻木。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上网,他经常跟我嘚瑟,说:“你看,我免费用腾讯多少年,没花过钱,所以这公司不值钱。”他觉得他占了便宜。但你反过来想:正因为你占了便宜、没花钱,说明这公司太有价值了。
王文:我觉得这两种方向都太极端了。我们日斗的做法,是保持一个比较宽的能力圈——因为我们要不断学习。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公司,市场最终一定会给它好结果。但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 你要比较。一比较就痛苦——人生的痛苦来自比较,可不比较又不行,因为比较让你清醒,让你真正发现什么是价值。
很多人问我:“王文,你怎么做切换的?”我就说:因为比较。你不比较不行,得学习,得把能力圈拓宽。我们也在寻找新方向。其实我觉得没那么难。
我常说,像巴菲特这种伟人,他是伟人,但不是完人。你看他跟盖茨关系那么好——要是我,我就买5%的盖茨股票;万一错了,亏一半卖掉,也就亏2.5%。可要是买了50%,心就乱了。不买呢,又总觉得“哎呀,我的喜诗糖果比这好多了”。这其实是一种傲慢。我根本不关心喜诗糖果好不好,我们现在说的是微软好不好。但人都有傲慢,越有成绩越傲慢,人性如此。
可假如你真买了5%的微软,你是不是得研究、得学?这不难看。最牛逼的公司,最后都变成消费品。
所以,我们的投资要寻找那些真正能为人类、为他人创造财富的公司。也许他现在没找你收钱,但他真的很值钱。我们必须反过来想这个问题。
我做股票这么多年,经常在不同行业之间切换。我有一帮朋友专门买低估值,绝不碰腾讯和茅台,结果错失了茅台的大机会。他们主要买分红几个点的,天天算这东西。有没有用?有用,熊市时特别有用。但如果天天算,恐怕是因小失大,没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有些东西不是算出来的。
还有一些人,说要追逐未来,买成长股、科技股,从来不看估值……
微软最后就变成——我今天卖了多少个软件、一个软件多少钱,减掉成本,多简单!比喜诗糖果还简单。糖果一年就圣诞节火一阵,微软可天天收钱。巴菲特后来吸取教训买了苹果,可要是当年他肯买微软——哪怕只买10%,微软现在4万亿美金,10%就是4000亿!当年才几百亿市值,对巴菲特来说小菜一碟。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做投资一定要永远与时俱进。
再说消费,我们原来以为茅台是最好的消费品,后来我发现中国最牛逼的消费品是腾讯。你喝茅台,一周一次就不得了;可腾讯呢?早上睁眼先摸手机,看微信;晚上不睡觉刷视频号、看美女跳舞,还得用微信支付花钱——这才是真正的“入口”。
我还买过一只澳门的股票,起初有道德压力。后来我去实地一看,这比劝人喝酒“善良”多了:你去澳门,带一万块钱,输赢就那一万;还能吃好、住好,体验金碧辉煌,普通人日常多无聊啊,这一下像换了个世界。相比三杯茅台——酒精可是一级致癌物,喝醉了不把人安全送回家还可能出事——点到为止就好。
后来我就认定,在澳门“小赌怡情”比劝人喝白酒还健康,于是这块道德负担就放下了。你细想,这种差别其实很微妙;我们及时把它补进去,结果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而且我相信以后会更好——人本来就有这需求。
你不能把所有人都逼成“七条龙”(苦行僧)。要是人人都只吃大米饭,经济就塌了。旅游、娱乐,是人的正常需求;人生苦短,不能用清教徒标准要求大众,这不合理。只要能给人带来愉快、丰富,就有价值。所以我说,很多判断得靠你去比较、去研究。
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能力圈往外拓。我互联网这块的布局,就是反反复复见人请教——人都好为人师,你只要“好为人徒”,就赢了。股票会上吃饭,大家都抢着给我荐股,很少有人问“王总你为什么这么看”。去年我看好的方向,没人信;涨 50% 以后才有人来问“还能不能买”。所以,肯当徒弟,就能不断切换行业。
行业最重要——“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行业像大潮,人很渺小。潮起时,四个包工头都牛得不行;潮落时,前十大房地产公司一个都没少,全完蛋。
所以,一定要把“行业”放在最前面。个人再厉害,也只是大潮里的一滴水;行业才是那道潮。它是个低频世界——好光景几年,坏光景几年,很多人转头就忘了。只要你坚持学习,你就比同行多一条护城河。
回到无风险利率,我认为现在已经低很多了。
二、问答环节
提问者:香港不少人一直把钱放在银行。刚才你也提到腾讯,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下?
王文:不能推荐个股。任何公开推荐,都是对日斗持有人的不尊重。我们拿的是投资人的钱,对他们负有信托责任;哪怕是我自己的钱,在公司决策的优先序里也排在基金之后。我要调仓,一定先动基金持仓,再问朋友——这就是职业精神。
不过汇丰这件事,我可以讲讲它的价值。大家爱问“这是不是好消息”,其实“好消息”往往意味着“下一个坏消息已经在路上”。但反过来,有些看似利空的公司,未来可能依旧非常好。
就是我们会看到,有些行业为什么好?因为它没有替代。你看金融这个行业很有意思——全世界这些银行,100年前跟现在没什么区别。汇丰银行叫“上海·香港汇丰银行”,它是从上海迁过去的,民国时候就这样。牛吧?市值涨了很多。
所以这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机会——你要看到这些牛×、伟大的企业,在困难的时候重新开始上升。
所以我才说,我们为什么要看好银行股?全世界都一样:全世界的银行业,特别是金融业,都是少数人的行业。大部分人根本进不了这个门;你好不容易成立个小公司,一个金融危机就把你灭掉了,剩下的在那里吃肉的,全是大公司。
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投资人,就是要能够在这里边分一杯羹。
我认为现在银行股很有投资价值。很简单,港股我看都是5倍、6倍市盈率,明摆着有价值。
再一个,现在银行利差已经缩了大概150个BP,我觉得这不会是常态;下一轮经济好起来,利差会重新走阔,银行利润还会增加。银行其实是一个蛮好的生意。
当然,我们现在这个位置会不会买?我们也会考虑,但我很认可它的价值,不觉得像很多人喊“银行要倒了”。我们其实在银行里也赚过钱。
但任何股票都这样:你觉得它挺好,它先跌10%,你买进去,又熬半年,你不一定拿得住。
提问者:当年那个重仓什么时候完成?
王文:其实已经好多年前了,我们一开始就搞了。那时觉得便宜,初生牛犊,大家都觉得“这么便宜”。那种情况以后也许还会有。
王文:我们肯定是从“924”之后——大概从不到10%的仓位,一路干到现在四五十。“924”确立了这轮牛市。
因为金融行业其实核心就两个点:一个是坏账。我们认为坏账已经基本出清了,对吧?金融业最怕的就是坏账。坏账一旦出清,牛市又确立,所以就要转过来。
提问者:王总,我问一下:日斗近几年平均仓位大概多少?
王文:110。
提问者:还有10个点杠杆,对吧?
王文:对。
提问者:低于50%的日子大概有多少天?
王文:没有。
提问者:一直满仓?
王文:对,我们一直是满仓加清仓——满仓就代表比较谨慎,哈哈。
提问者:公司是新开的吗?
王文:还是老结构,但老户基本都满了。你看,我们前面200个户已经买光了,后面又开了100个户,现在也差不多满了。很多老客户想买也进不来,因为200个名额就用完了。我们其实不想要太多基金,嫌麻烦,但他们硬要投,200个户就满了。
提问者:....因为听不清楚,所以略了?
王文:我知道,但这就叫“程序合法”。是他们的问题。第一,我们也没办法;第二,每个人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貌。再一个,我们其实也明白,随便他们吧,我们并不在乎。因为从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
说心里话,我们的持有人要把资金拿去做别的用途,我也没办法。但对我们自己,我们是举家相投——很多持有人并不是刻意把钱放这儿,而是有事就自然放在我们这儿。所以对他们,我们肯定要负责。但他们的账户谁都能看得到。
我在第一创业的账户做了十几年,你问他们谁跟着我账户发财了?也没有。所以第一创业之所以是我们第一个代销渠道,是因为我太太一直在那儿,这么多年赚了多少倍——200倍肯定有。但你说有没有人跟着发大财?我真不知道,公司里好像也没有。
老胡、老张他们都是多年朋友,都拍大腿后悔,“哎呀我的天”。但他们一般不说,因为一旦说了,他们也有法律压力。
当然,也有些年轻人可能说了,别人也不一定信。如果第一创业的董事长出来说,估计有人信,但董事长也不能老干这事。
王文:我还是看好铜和铝,未来空间很大。我指的是金属,主要是从电网角度看。中国的电网已经把全世界甩开,国外差太远了,他们迟早也要全面电气化。
你看我们去日本,电线还乱七八糟;不电气化,长远看原油、煤炭一定会用完。全面电气化——太阳能、风电——这是人类不可逆的大趋势。金属会越来越稀缺,不可能便宜。
对,还有朋友……那我就最后总结一下吧。
大家注意:我仍然维持原来的看法——现在依旧是一轮“很大的牛市”的初期。但它一定是“结构性牛市”。
我上周末把今年跟朋友去调研的那些公司又看了一遍,全都涨了好几倍,已经很贵。这说明A股里大量东西是贵的。未来也会如此。
钱流到了哪儿?
第一,游资;第二,量化基金。
量化原来在300、500里做不出超额,就全挤到1000、2000,把小股票炒到60倍、120倍,一天两天就翻上去。
所以,我们手上的股票依然便宜。为什么便宜?
一是量化、游资、做庄的合力把小票炒飞;二是大众不喜欢我们这类资产。
从长期看,不关心底层资产都是邪路,最后一定吃亏。
反过来,对我们这种投资方式来说,多少钱都不够——最近又看到一批很便宜的公司,因为大家不喜欢,正好给我们创造了超额收益的机会。
这一轮行情会很长,起码延续几年。
9月份美股肯定降息。川普喊要降250 bp,现在4.2%,降到1% 多,谁还囤美元?美元资产会大量回流人民币市场,这是大机会。
国内也一样——现在干啥都不行,投资过剩,资金只能不断往股市流,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行情会在反复中上涨。
我们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回馈持有人。
牛市中期也不容易,拿住股票很难。很多人中途下车、换来换去,最终把一轮牛市浪费掉。
王文:其实一轮牛市,最重要的是:底部要拿得多,中间要拿得住,到高位还能卖得掉——这三步缺一不可。
我们算是有经验的投资人,处理这轮牛市应该会比大多数人好一些。
未来还有很大空间,我感觉起码还有一两倍的空间。现在仍是很好的入市时间。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