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胜天半子_
 · 浙江  

重视AI电商——最快落地且形成利润的AI应用方向之一相关梳理

AI正在彻底改变全球电商行业,从个性化推荐到供应链优化,从视觉搜索到反欺诈系统。

OpenAI:正寻求进一步开发电商功能,以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该公司计划从通过ChatGPT平台直接完成的在线产品销售中抽成。

目前,OpenAI已在ChatGPT上展示产品,并提供跳转到在线零售商的链接选项。它还在4月份宣布与支付公司Shopify达成合作。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现在的目标是将结账系统集成到ChatGPT中,从而确保用户在平台内完成交易。以这种方式接收并履行订单的商家将向OpenAI支付佣金。

阿里巴巴:打造1688 AI版APP,系阿里首个AI导购类产品,该产品利用AI,可帮助商家更高效地对接源头供应商和商品资源。

此前阿里及淘系其他业务均是将 AI 融入既有产品中,因此这款产品成为阿里首个独立的 AI 导购类 APP。

光大证券分析称,利用稳定币的相关技术与平台,能够更高效的帮助买卖双方达成跨境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蚂蚁集团数据显示,通过Alipay+接入港元稳定币,东南亚电商订单支付耗时从72小时缩至180秒,2025年Q2交易量激增300%。

据网经社测算,稳定币可规避3%-5%汇率波动损失;百度财经测算,稳定币使跨境资金周转效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政策面与各地方持续扶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此前,商务部推动165个综试区建设,海关则优化“9710”“9810”监管代码。深圳规划3年投入12亿元补贴海外仓;杭州天猫国际数字清关时效缩至72小时。

得益于上述政策的加持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进,2023-2025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38万亿元增至2.71万亿元,占外贸比重提升至6.2%。

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稳定币在跨境电商当中的渗透率或将突破15%,B2B领域占比超60%。瑞银判定RWA(实体资产代币化)将与稳定币融合,2027年跨境贸易稳定币结算规模将达3.8万亿美元。

Adobe Analytics最新调研显示,39%的美国消费者正依赖AI完成购物决策——从产品研究、个性化推荐到折扣搜索,AI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智能购物顾问"。而DHL 2025年报告更指出,81%的消费者对虚拟试穿、语音搜索等AI功能充满期待,预示着沉浸式购物体验或将成为AI应用下阶段发展目标。

这场变革远不止于技术迭代。当AI逐步接管选品推荐、客服响应、物流优化等核心环节,跨境电商的竞争维度升级为算法效率与体验创新的全方位较量。在此背景下,提前布局AI生态的跨境企业,正在打开新一轮增长通道。

1.体验模拟:从“货不对版”到“所见即所得”

一键换装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背后是博主通过拍摄与精细剪辑达到类似于虚拟换装的效果。但是在电商领域,虚拟换装已经走向现实。例如亚马逊于2023年推出的Diffuse to Choose技术,通过用户上传自拍照并选择商品,即可实现虚拟试衣。

类似的体验还有家居平台Wayfair的3D Room,通过该服务,消费者可以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他们想要放置家具的空间,然后从Wayfair的产品列表中选择想要放置的产品,再进行比例调整,就可以看到商品是否适合这一空间。

2.购物决策:简化消费者决策流程

购物助手的另一个方面是决策建议作用。例如亚马逊Rufus,消费者可以咨询商品、折扣和购买建议等问题。在2025年的Prime Day,亚马逊更是将其作为主打购物工具,结合兴趣和购物指南等AI功能,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体验。

一些平台的AI工具还会主动给消费者一些个性化推荐,例如沃尔玛“每日健康信号”基于用户购物史生成健康饮食方案,让消费者得到有效的购物指导。

为了缩短决策链条,平台在AI功能上做了两个方向的升级。

第一,浓缩海量信息,例如亚马逊测试推出语音摘要功能,内容涵盖产品核心功能、客户评价以及相关网络信息,用户点击APP上“听取重点”按钮,即可收听这些简短的音频摘要。

第二,智能搜索Wayfair等平台都支持图像搜索,以及拍照找同款,高效精准匹配消费者的需求。这两种能力都可以缩短用户查找产品需要的时间。


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商变革已经被所有人重点关注

人工智能(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零售和电子商务行业,有望提升几乎所有行业的效率、客户体验并促进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创建新内容(文本、图像、设计等)的人工智能)和代理式人工智能(自主决策系统或代理(包括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助手))如今正与传统的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一起应用于电商行业。2024年的全球零售行业调查发现,42%的零售商(以及64% 的大型零售商)已经在使用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近一半的零售商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成为市场差异化因素。

仅生成式人工智能一项,零售业每年就能创造2400亿至3900亿美元的价值。亚马逊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已宣布将“全力投入”人工智能,并将在2025年将生成式和代理式工具嵌入到整个工作流程中 。问题不再是人工智能能否助力零售业而是如何将其最佳地部署到各个领域,电商作为最容易部署人工智能的零售领域,人工智能必将对电商行业带来颠覆式的变革。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人工智能对电商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相关概念股:

$焦点科技(SZ002315)$ :通过 AI 外贸助手麦可 3.0 实现外贸运营自动化,深度利用垂直领域数据模型,帮助企业提升外贸业务效率,是 AI 电商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

$吉宏股份(SZ002803)$ :“AI+” 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已构建出由跨境社交电商、纸制快消品包装 “双轮驱动” 的独特商业模式。公司推出自研运营管理系统 “Giikin”,其 AIGC 应用广泛覆盖选品、素材生成、广告投放到客服售后等多项业务环节。同时,还推出了一站式服务 SaaS 平台 “吉喵云”,为供应商提供自动翻译、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功能。

$值得买(SZ300785)$ :建立垂直 AI 消费模型,提供精准的智能营销推荐服务,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物决策,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高效的营销渠道。

易点天下(301171):开发 AIGC 数字营销创作平台,提供从文本到广告创意图文及视频的智能生成工具,帮助电商企业更高效地创作营销内容,提升营销效果。

因赛集团(300781):因赛AI已上线"电商营销"和"SOCceR说可策划案"两个智能体,预计将于近期上线“视频营销”智能体。

青木科技(301110):一站式电商服务商,AI赋能品牌全渠道运营(如库存管理、营销投放)。

凯淳股份(301001):公司已经实现了生成式AI在多个场景的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生成式文字内容、创意图片设计、编程辅助、AGENT智能代理、数据处理等。这些应用场景具体体现为:一句话提炼产品核心卖点、设计适用于多种场景的创意图像、运营商品AI赋能、构建内部业务系统的问答ChatBot、以及智能助手、智能客服服务等,这些都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能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