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汽车产业智能化领域又一次备受关注的跨界合作。
10月8日,汽车智能化领军企业博泰车联网科技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泰车联”)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公司与
人工智能巨头商汤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上的深度融合,同步锚定投资,联合布局人形机器人、舱驾一体等前沿领域。这无疑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入“AI 驱动”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以擎感大模型为驱动内核,构建“芯云一体”下一代智能座舱系统
在智能座舱逐步由功能集成向情感化、个性化演进的关键阶段,博泰作为融合硬件工程化与车规级集成能力的AI平台企业,致力于提供从底层软件到云端服务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基于国内开源模型架构和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博泰正在为座舱领域定制和训练“擎感大模型”服务,构建完整技术闭环,率先在行业内打造平台级智能体(Platform-level AI Agent),集成数字娱乐、本地服务、通讯协作、出行导航等多类Agent能力,实现从功能堆叠到场景化智能服务的本质跨越。
在算力架构方面,双方将共建高性能服务器集群,结合AIDC基础设施构建坚实算力底座。基于此,从四个关键体验维度实现突破:界面交互贴合用户认知习惯,主动关怀可预判潜在需求,个性化互动精准匹配用户画像,场景智能适配多元驾驶情境。
在交互层面,深度融合多模态智能交互能力至座舱系统,实现高精度3D手势识别与视线追踪等先进交互方式,并将其无缝联动空调、座椅、娱乐等车身功能,打造无感化、直觉化的人车交互新范式,重塑智能座舱体验标准。
同时,双方将构建“端侧大模型”的高效协同机制:保障毫秒级实时响应,并持续迭代进化,形成“芯云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真正达成AI能力与汽车场景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落地。
以领先汽车科技为关键驱动,构建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新生态
人形机器人发展如火如荼,双方将深度融合核心优势、发起跨界突破,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前沿领域。
商汤将凭借其领先的视觉感知算法,为人形机器人构建“大脑”与“视觉系统”,使其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交互能力。博泰车联则将其在智能座舱领域积累的硬件设计、底层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模组集成及大规模量产经验,应用于机器人的“身体”和“神经网络”,确保其可靠性、安全性和工程化落地。
双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共同研发高灵活性、高智能水平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适配智慧座舱服务、车辆维护等多种场景。这一布局背后,是产业趋势的必然——汽车电子领域沉淀的技术与体系化能力,正是进军机器人赛道的独特竞争力;而具身智能赛道的潜在需求规模,将是汽车行业的数倍,汽车智能化供应商正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力量。正如行业预判:“智能座舱的终极时代,汽车不只是汽车”,马斯克Optimus重构机器人角色的思路,正与这一方向不谋而合。
以舱驾融合、车路协同为核心系统底座,开拓全球市场新格局
生态共建方面,双方将围绕舱驾一体、车路协同和海外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全栈解决方案。
舱驾一体方向,聚焦驾驶决策与座舱体验的深度融合,基于AIGC开发个性化场景功能,同时研发驾驶员状态监测、疲劳预警系统;车路协同领域,利用AI大模型实时分析V2X数据,优化交通信号与路径规划,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全球化层面,博泰依托多年来服务众多国际知名车企的深厚积累,结合商汤海外据点的本地化支持,双方将推动解决方案适配不同地区法规,加速中国技术的全球落地。
业内分析指出,此次合作超越传统企业联动,是“AI模型+汽车技术+机器人落地”的生态级布局。博泰车联与商汤科技的联手,不仅强化了各自在细分领域的技术能级,更开创了“汽车技术反哺具身智能”的新路径——当擎感大模型持续赋能座舱、人形机器人逐步落地,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AI+实体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