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Meta 的生意比腾讯更好

用户头像
时光投资-Edward
 · 北京  

(文字整理来自小宇宙播客:时光的礼物,略有增删)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对比生意的标准,投资领域有一句话流传甚广:长长的坡,厚厚的雪。投资就像是滚雪球的过程。

长长的坡,代表的是一家企业的生命周期足够长,赚钱的时间足够长或者市场规模空间足够大;而厚厚的雪,指的是公司的股东回报足够高,体现在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上,直白点说就是长期的净利润率足够高。

为什么我说 Meta 的生意比腾讯更好?

1 滚雪球的坡,Meta腾讯更长

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都是通信工具+社交网络,Meta 是 WhatsApp(通信工具)+Facebook/Instagram(社交网络),腾讯是微信/QQ(通信工具)+朋友圈、视频号(社交网络)。

但核心的不同在于,Meta 是全球性的业务,而腾讯只在汉文化圈以内。从网络的大小和增长空间来讲,全球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人手一台手机的,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数据,个人设备接入互联网人数达 47 亿,占比 58%,也就是说 42 亿人目前还没有个人设备接入互联网。但是国内现在没有手机的人已经非常少,我国网民 10 亿,互联网已经达到 78% 的普及率。Meta 的用户增长空间显然要比腾讯大。

再看看具体的变现方式。Meta 的变现方式只有一种,98% 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也就是说,Meta 是赚千千万万小企业的钱。

腾讯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游戏、广告和金融,其中游戏占比接近 50%,是赚个人的钱。

赚企业的钱,和个人的钱有什么区别?答案是付费动力不同,天花板也不同。企业投广告的动力很强,是投资,只要持续赚钱,投的广告费会越来越多。但个人在游戏方面的花钱是消费,终归是有限的,因为这笔钱花出去,用户的收入并不会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全球移动广告有 10000 亿美金的规模,但是移动游戏只有大约 2000 亿美金的规模。

再看一些更实际的例子,美股科技 10 大巨头里面,苹果GoogleMeta亚马逊的广告规模都非常大,其中鲜有游戏巨头的身影(苹果内购有点勉强)。

中概科技巨头里面,腾讯阿里小米拼多多美团等都有巨量的广告业务,而只有腾讯、网易的游戏收入规模足够大。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大才能鱼大。

那天我分享了一句,纯广告的商业模式比腾讯这种广告、游戏、金融混合的更好,结果被很多人喷。

2 Meta腾讯的雪更厚

我们分开看两个数据,一个是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另外一个是净利润率。这两个数据基本上代表了雪的厚度。

Meta 在 2025 年近一两个季度投资资本回报率,达到创纪录的 31%。而腾讯的投资资本回报率在 15% 左右。

这个投资资本回报率,就是企业投入资本创造出利润的效率。

我们再看看两家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Meta 的毛利率为 82%,腾讯为 57%,Meta 的净利率为 39%,腾讯的净利润率为 30%。

不管从哪个数据看,Meta 的数据都是完爆腾讯

3 投资的隐含条件是政策的稳定性

过去几年,腾讯遭遇游戏版号停发、金融监管等较大的政策风险,从法律的健全程度和政策的稳定程度来说,我觉得这方面 Meta 遇到的挑战依然是比腾讯更小的。

Meta 虽然也有反垄断的风险,但整体上也就是罚点款了事。

不过,我觉得这一点要动态去看,这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论。

4 觉得腾讯Meta 强的人问题出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腾讯Meta 生意模式好的理由是,微信的网络效应比 FacebookInstagram 更强。这么对比并不合理。

要和微信对比的应该是 WhatsApp,这是通信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对比,你不能拿着通信工具的网络效应和社交网络的网络效应去比。因为通信工具的网络效应强于社交网络。

用户对 WhatsApp 的依赖程度,其实并不比微信低太多。很多人会拿着 WhatsApp 在北美的欢迎程度远低于苹果的 imessage 和 Facebook 家的 messager 说事。

这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WhatsApp 的主要市场并不在美国,而是在印度、巴西和印尼,WhatsApp 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为 84%、90% 和 93%。这是绝对的统治地位。

这恰恰说明一件事,通信工具的网络效应一旦形成,很难被颠覆。北美用户的手机中 iPhone 市场份额非常高,以美国为例,65% 的用户使用 iPhone。

所以 WhatsApp 作为后来者,很难颠覆北美用户已经成熟的通信网络。但是发展中国家的 iPhone 比例非常低,imessage 根本渗透不进去,这个时候 WhatsApp 的出现就统一了市场,即便后面 iPhone 的渗透率巨大提升,现有的 WhatsApp 通信网络已经很难被颠覆了。

不过,Meta 有一点确实不如腾讯,就是在单一地区对用户的掌控度。因为腾讯通过微信一款产品把通信工具和社交网络整合在一起了。但是 Meta 却分布在WhatsApp 和FacebookInstagram 这三个产品,且分布在多个地区。

这就必然导致,用户对单款产品的依赖度上,微信产品远超 Meta 的三个产品。

还有不少人,用小程序、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的综合服务来想证明腾讯比 Meta 更厉害。

我个人认为这个思路,恰恰说明了腾讯在主营业务上面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腾讯想继续实现增长,就只能横向地去扩展更多的业务类型,而不是像 Meta 一样,专注做广告一件事来完成更有机的增长。

如果再考虑到腾讯的金融监管、游戏监管,那腾讯的变现方式更加不如 Meta 了,广告就是天然监管风险较低的变现方式。

5 写在最后

本文只是在对比生意模式的好坏,并没有对比当下两家公司谁的投资价值更高,每家公司的投资价值都在动态变化之中,非常好的生意,买贵了也会亏大钱。比如 774 港币买入腾讯,4 年之后依然没有回本。

注:以上提及股票和观点仅为写作需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腾讯控股(00700)$ $Meta(META)$ @今日话题